《德意志皇帝史》是吉塞布莱希特集40年功力,采考上百种原始资料写成的巨著,叙述了从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9世纪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历史,用通俗的情调和艺术的笔法,将千年德意志的悲欢离合展现在人们面前。本书主要叙述了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0世纪末的历史,讲述了在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悲惨境地、民族大迁徙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歌颂了德意志民族崇尚自由、渴望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心声。塞布莱希特是个极富天才的讲故事者,全书文笔优美,简洁精炼,如果读者捧起该书,就*不忍释卷。
★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
★ 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再现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史、进取史;
★ 国内首部关于神圣罗马帝国早中期历史的译作,原汁原味呈现,中世纪历史爱好者必读书。
**篇导论
分散的德意志民族
法兰克王朝的统一
1. 早期的德意志民族
随着对早期德意志民族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已经知道,*早的德意志民族所生活的区域南起茂林密布的哈尔茨山脉(它现在是德国的南北分界线),北至德国北海及波罗的海之滨。海洋在北面隔绝了在语言和习俗上曾极为相似的德意志民族和斯堪的纳维亚各部族。而在南方的美因河及内卡河一带,如波美拉尼亚,当时还是风俗习性完全不同的凯尔特人的地盘。在西边,与德意志人毗邻的同样是凯尔特民族,在那里,宽阔的莱茵河将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隔在了对岸。而在东面,德意志民族的势力范围则延伸到了更远的维斯瓦河畔,那里的一部分斯拉夫人与德意志民族划界而居,另一部分则成了他们的侍从。
德意志各族所生活的地方,就是这样一片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区域。这里有绿树丛生的山脉,有富饶的山地和平缓的山谷,有水源丰富的断层地带和泥泞的沼泽,也有贫瘠的山冈和连松树都无法生长的荒原,更有肥美的农田和碧绿的草场。但总的来说,这片土地并非天助神佑的沃土,只有通过辛勤而持久的劳作才能收获丰富的物产。虽然几个世纪以来,各部族辛勤耕耘,使这片土地越发富饶秀丽,但“有付出才有回报”的规律仍未改变。不论这片土地是否冥冥中已被定下太多命数,它始终养育着一群威武、坚强、正直的人,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但同时又完全忠诚地依恋着故土,如同对待自己的信仰和父辈们的习俗。
*初的德意志各宗族是分裂的,正如这片土地一样。每个宗族都只处理自己的事务,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宗族间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敌友间转换;没有外在的联合统一,就不能使他们从内在感受到,德意志宗族间的亲缘关系相比其他毗邻而居的民族更为紧密。即便他们从同样的祖辈那里听着相同的传说,即便他们清楚彼此在体形、气质、精神、语言和习俗上的相似,也从来没有过这样一条纽带,能将他们连接到一起;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能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直到近一个世纪才出现了“德意志人”(Deutsche)这个由他们共同的语言而来的名称。所以,狭义上的德国人在*早的那些时代是不存在的,是通过种种机缘,德意志民族才渐渐以国家的形式成为一个整体,与欧洲其他民族分离开来。在此之前,只存在以“今天攻城、明天略池”的方式扩张的德意志各支系,他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过着封闭的生活,各自为营。
从早期历史中虽然流传下来许多宗族的名称,但其中的大多数早已失去了原意,还有一些也只是表明了某一宗族的居住地而已。当我们细数这些支系宗族时,会发现在德意志民族中确也存在过邦国,但这些国家形态与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国家相比,既没有如此之大的地域范围,也没有强制的国家权力。促使那些宗族联合起来的往往是私人利益,而这些利益本来也是那些享有人身自由又有定居权利的男性的囊中之物,其他那些没有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人只能通过履行集体的义务和权利间接分得一些。这种合作社中的自由人为防御外敌联合起来,对各自的家眷财务互为担保,这就是联合的唯一目的,而宪法也完全是为了抗外安内而存在的。
由此发展而来的德意志宪法的**要义就是,只有全体人民才能决定他们的贫富苦乐,而凡是被涉及其中的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在朔月或望月之类的特定时间,地区联盟内的自由男性会举行集会,一方面为了检阅兵力,另一方面为了对民众间的诸多事宜进行商讨或审判。众人都携带着武器到场,司祭首先宣告集会的神圣和平,任何扰乱审判的行径都将严惩不贷。接着进行类似抓阄的仪式,以获悉诸神是否应允此次集会。司祭若是认为结果尚佳,便会命令众人肃静、集会商议开始。接着诸侯们便按其年龄、宗族贵贱、战绩功勋及思辨口才的高下依次发言。但他们所言还只是建议,不能被视为命令。诸侯们的发言要是不得民心,听众就会报以嘘声;如果发言受到欢迎,听众就会敲击小矛作为回应。小矛是德意志人当时的主要武器,敲击小矛的声响可以算是当时人们能想到的*动人的掌声了。在这样的集会上,人们会决定与邻邦是战是和,也会选举出诸侯,他们要负责掌管邦国内的部分领土、下属区域和臣民,并同时作为军队统领和法庭判官。他们会审理千奇百怪的起诉,但只有叛国投敌和过分的贪得无厌才能判处死刑,因为这些对联盟有着直接的危害,而且人们相信这些行为会引起神怒,只有将罪人处死,神怒方可平息。这些集会上还会举行纳新仪式,通过赠予盾牌和长矛,将年轻小伙纳入宗族同盟中来。同盟如果确定小伙子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武器,就会由诸侯、其父亲或是家中某位男性亲属将矛与盾授予他。作为无上的男性荣耀的象征,虽然此时他还没有个人财产,也无权决定财产分配,但自此,男孩从自家的狭窄生活圈中走出来,进入宗族同盟生活中去了。
正如地区联盟召开集会商议决定公共事务一样,下属区域及其下的百人组也会定时定点集会议事。这样的小型集会召开得越频繁,就蕴含着越多民众生活的活力。这些场合当然也少不了自由人的身影,因为这与他们富足安康的生活休戚相关。这里是每个人捍卫自己权利、自由和尊严的地方,因为无论是破坏和平还是忤逆自由人、侵害其财产之类的事件,所有判决和个人的权利都会在这里得到讨论。对这些罪行的处罚由联盟在诸侯的领导下决定。*早用牛马抵偿,其后改用金钱偿还,一部分偿还给受害者或其亲友,另一部分支付给联盟。若有杀人罪行,被害者亲友获得的赔偿称被杀赔偿金(Wergeld),数额取决于被害者的身份。支付完赔偿金罪行就算是被抵偿了,凶手通过这种方式重新买回了对自己的保护和地区联盟的和平。只有那些屡教不改者,才会被剥夺一切保护和权利,流放出去自生自灭。
毗邻的地带, 无论是村庄还是独家农户, 也以相似的方式结成村社(Markgenossenschaft)。他们召开集会只商议自己村社中的事务,对全体民众的生活没有影响。
曾一度牢不可破的家族纽带,由于国家的统一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紧密了,但仍旧相当牢固。当家族成员中有人被杀害,家族仍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向谋杀犯报以血仇。但是,家族成员们常常会无视地区联盟的判决,拒绝接受被杀赔偿金而要求犯人血债血偿。就这样,仇恨往往会滋生出新的仇恨、恶行会催生出新的恶行,无止境的冤冤相报使得两家世代兵戎相见,直到一方灭门才算了结。如果将家族权利也看作更高层面的国家权益的一部分,那么家庭权利的确对一切社会生活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此时的家庭仍由家庭成员作为代表,维护其权益,并对其负责。若家中成员被杀,他们便收取被杀赔偿金,战争时家庭成员们在军队中并肩作战,正如他们在和平时往往毗邻而居那样。此外,地区联盟还涉及更低层面的家庭权利。当时的德意志男性,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还享有完全的独立,这也是他们要努力保卫不受侵犯的。在他自己的一方天地间,他就是国王,他拥有妻子和孩子,正如国王拥有臣子和仆役,对他们享有不容置疑的*高权威;在他的家中只存在他一人的意志,除了信仰与习俗之外便没有什么能限制他的了。这也正体现出优秀的传统习俗比法律更具影响力。一旦新妇踏进了由丈夫的意志掌管的家庭,她就会被告知,从今往后,她的一切,不论痛苦喜悦,不论劳苦危难,不论困境死亡,她都将与他分享承担。甚至是德意志人眼中*为崇高的东西,从战争中获得的荣耀与声名,也有妻子的一份。缔结婚姻时,男方会向女方赠送公牛、装上笼头的马匹、长矛和盾牌作为聘礼,而女方也用武器回礼。这些礼物都被视作圣物,而这样的赠予不仅是为这桩婚姻祈福,更是为整个家庭祈福。德意志人认为女性是具有神性的,他们相信女子的话语可以启示未来,没有什么比女子的赞誉更受重视了,而女子的呼喊便是对战士*热切的激励。因此,在家庭中虽然由男性意志主导,但女主人更多是站在男主人身边共同治家,而不是单纯侍奉男主人。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结同样是紧密而神圣的。而这一纽带越是紧密神圣,父母晚年时便越可享天伦之乐。父亲的严词厉令和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子女来说都是神圣的。而这一纽带越是紧密神圣,父母晚年时便越可享天伦之乐。父亲的严词厉令和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子女来说都是神圣的准则。他们对待家中的仆役是温和而较为人性化的。这些仆役或是在家中侍奉,或是为了抵偿农役和捐税而来,填补一些剩下的农作岗位,他们在农田边也有自己的住所。出身决定了各个农庄中雇农与其主人的关系,也确保他们的生活,比起法律能够起到的保障作用也毫不逊色,对雇农的体罚也少有出现。除此之外,他们的权利与那些被主人释放的以及自由但没有私人土地、交租耕种某位农庄主土地的人没有太大区别。要是想让地区联盟也来保护这些人的身体发肤和自由权利不受侵害,那么农庄主才是他们实际上的保护人。因为只有农庄主才能代表他们在地区联盟中发言,而农庄主的意志和号令是他们无法逃避的。
威廉•吉赛布莱希特(1814—1889),作家、学者、兰克学派最杰出代表。师从兰克,被其称为“未来的伟大历史学家”。曾任慕尼黑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历史研究颇深,出版多种德国历史类著作,《德意志皇帝史》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早期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史料集-(六)-(英文影印版)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文献集》旨在为古典学的学生和学者提供原始史料汇编,其中收入了古典史领域的关键文献,并翻...
全隋文补遗 内容简介 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封建帝国。它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混乱局面,革除积弊,颇多创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 开皇十...
广源轮案-公理战胜:现代史上海外抗战著名公案-(中英双语版) 本书特色 中国书店对该书的发掘出版看似妙手偶得,实则蕴含必然条件。六十余年来我店始终秉承着北京古旧...
元明史料笔记---归潜志 内容简介 《归潜志》14卷。是刘祁在壬辰(1232)北还,以“归潜”称书室,因用为书名。卷一至卷六为金代人物传记,其中能诗文者占大多数...
《前端程序员面试笔试通关宝典》内容简介:本书深入解析企业面试与笔试真题,在解析过程中结合职业需求深入地融入并扩展了核心编程
巴黎高等法院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的作品,初版于1769年。本书以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历史为框架,紧紧围绕这段历史中法国王位传承和朝代...
国际名人看中国:深入中国1943-1945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的见闻 本书特色 二战期间,为了评估中国共产党对侵华日军的作战情况,美国军事观察组(也被称作&ldq...
太平天国史(全四册) 目录 太平天国史**册:太平天国史目录序一序二序二序四自序凡例**部分 序言 太平天国史卷一一 开宗明义的说明二 金田起义的前夜三 前期飞...
中国人向往民主政治,以戊戌变法为起点,已经超过百年,如果追溯到魏源、徐继畬等的时代,则不下一百五十年。其实,先驱有意使中
《少年巴比伦:珍藏纪念版》内容简介:本书是路内极富盛名的代表作品,读者一读再读,击中内心之作,二十岁时读是激情,三十岁时读
皇冠优化名题——高中语文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部结构为:知识网络:归纳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揭示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点完全剖析:解读考点,剖析考点,归纳方...
先生的课程 本书特色 我们的老师还有如此气节风骨吗?我们的学生还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吗?我们的课堂还能如此精彩吗?读懂先生的学养、风骨、胆识、气节。先生之风,山高...
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 本书特色 在冈田英弘看来,历史分别于公元前五世纪与公元前100年,诞生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而创造历史这项文化的是两位天才。...
黄带子 本书特色 四十集图式文学剧《黄带子》是叶曙光先生近作,在文体格式和艺术形式方面作了全新的创作尝试,提出了“图式文学剧”概念。 本...
《健康基因的开关》内容简介: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古老的机制,它可以消除有害物质,启动脂肪燃烧,并保护我们的细胞免于功能失调或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物联网介绍智能家居技术与应用。介绍了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发展起源,并按照物联网的层次关
《Python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Python基础入门讲起,到应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挖掘建
唐代扬州史考 内容简介 书共分为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唐代以前扬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唐代扬州大都督及大都督府长史编年、城区规模、农业、手工业、商业、道教、寺庙和...
三国志诵读本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编著的《三国志诵读本》正文前都有“内容导读”和“诵读指导”。“内容导读”包括对《三国志》的成书过程、作...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 本书特色 作者说:自1966年费正清(1907-1991)和本人开始为《剑桥中国史》拟订计划以来,已经过了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