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求忠实地、客观地叙说巴金不懈奋进的一生,特别是他在思想和创作方面探索、追求的历程;以所能掌握的全部材料为根基,不取巧,不自以为是。作者爱巴金、敬巴金,但他避免用一己的感情去择取事实,以个人的好恶去剪载历史。他的写法也许拘谨,但执著于材料也颇艰苦。他有自知之明:我笨拙的笔,写不好这位世纪老人,时代良知。作者这样对自己说:我所写的巴老,也是一种认识,一种观照,一种理解,一种表现吧。
诞生于本世纪之处的巴金老人献身文学已有60多个春秋,他一生追求光明,辛勤写作,为中国与世界奉献了一千五百万余字的创作。他有金子般高贵的人格,他的作品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本书记叙了巴金从童年到暮年一生的经历,由知名巴金研究者李存光教授著。本书不仅详实地书写了巴金一生中的各种经历,还通过巴金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来佐证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巴金的思想形态等方面。
李存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巴金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巴金民主革命时期文学道路》《我心中的巴金》《〈家〉导读》《百年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巴金研究回眸》等,编有《巴金研究资料》《巴金谈人生》《世纪良知:巴金》《巴金:佚简新编》《巴金〈家〉、〈春〉、〈秋〉版本图录•研究索引》《巴金研究题录(1922-2009)》《巴金研究资料汇编(1922-1949年)》《巴金研究资料汇编(1950-1976年)》等以及《拾荒与拓荒:马宗融文存》《现代回族文学文献初编》《“中国现代文学与韩国”资料丛书》(与金柄珉合主编)等。
《文本阐释的内与外》内容简介:◆风靡全网的国民教授戴建业,课程视频播放过亿,1000万网友点赞叫好。◆《人民日报》盛赞:红得有
(精)彭真年谱-(全5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平装任选,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彭真传》为套装全4册,《彭真年谱:1902-1997》为套装全5册★ 彭...
向天再借五百年-康熙新传 本书特色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孔子纪行 本书特色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书中,蔡志忠按照时间顺序,将孔...
底线-默多克与《泰晤士报》之争背后的新闻自由 本书特色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泰晤士报》主编亲述事件真相,真实呈现民主体制下的公正与舆论操纵。“...
《甘地自传》的传主甘地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
记刘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翔实地追述刘伯承军事生涯的专著。1946年,作者李普作为中国人民第二野战军随军记者,曾随刘邓大军贴身采访两年,得以近距离观察、...
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壹 本书特色 四十余幅珍贵照片,百万余字季老长文,首次完整展示一代大师的风雨人生。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壹 内容简介 我的童年:贫穷而拮据的生...
季羡林的世纪人生 本书特色 是一个典型的“杂家”,在他七十多年的漫长学术生涯中,涉足多个研究领域,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
《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修订版)》内容简介:1995年,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
重新发现胡适 本书特色 《重新发现胡适》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重新发现胡适 内容简介 《重新发现胡适》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胡适研...
他是美国有线电视业的[成吉思汗];他是信息时代未被称颂过的最伟大的商业巨人之一美国有线电视业教父,一个真正的商业奇才约翰・
名人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三部“英雄传记”的合集,由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
回忆司徒美堂-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回忆司徒美堂》一书曾于1988年5月以《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之名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本书特色 苏轼曾言:王安石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
《浮世万象》作者孙曜东,近代上海是世界城市史上的特例,政治格局、经济特点、社会结构、文化风格,都戛戛独造,自成一体,不能
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 本书特色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的10年,是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艰难曲折斗争的10年...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大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具争议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后,梁启超曾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李鸿章...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2卷 本书特色2012年是郭沫若诞辰120周年,本年鉴专设了“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一栏,收录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大会和在乐山召开的国际...
傅雷的最后17年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废墟上,仍能隐约听到他情纯的声音,家书与家国思想的芦苇脆弱而优美,令人伤杯,让心明净。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以劫难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