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作者自己的方式叙说了中国京剧的历史。出发点就是记录一些生动与快乐, 一些“玩着的”艺术实践。希望读它时能够兴味盎然。写它, 主要是依据个人后半生的经历, 努力追溯以前的事情, 有些是书上讲的, 很多则是演员们说的。力求小中见大 —— 从诸多小史去显现正史。
本书从京剧的发源讲起,一路谈到行当的诞生、科班的情况、旦行的崛起,再到解放后戏曲所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我们从中除了看到京剧的历史轮廓,还看到诸多光彩照人的名字,以及他们令人唏嘘的人生起伏。这本书对于已经喜爱京剧的人可以是一个饭后的余兴消遣,对于那些不太了解京剧的人,这也是一本极为易读的、好的入门读物。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
自首辑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一直居于各大网店图书畅销榜。《文言浅说》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协会推选“2015中国好书”,为28种“2015中国好书”之一;《国文趣味》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学诗浅说》入选凤凰网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十佳好书”,入围《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提名;《中国政治二千年》入选百道好书榜。
目前已出版21种。
**辑
《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 编)
《书法指南》(俞剑华 著)
《国学概论讲话》(谭正璧 著)
《国文趣味》(姜建邦 编著)
《中国人文小史》(叶鋆生 著)
《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著)
《中国政治二千年》(张纯明 著)
《学诗浅说》(瞿蜕园 周紫宜 著)
《人间词话讲疏》(许文雨 编著)
《曾国藩治学方法》(胡哲敷 著)
第二辑
《北平杂记》(齐如山 著)
《东坡小品》(陈迩冬 郭隽杰 选注)
《古代风俗诗画》(孙民选注 王弘力插图)
《日本文明小史》(【美】布赖恩 著健者 译)
《文言浅说》(瞿蜕园 周紫宜 著)
《犹太民族史》(【英】布拉恩著 倪秀章 译)
《怎样学习〈说文解字〉》(章季涛 著)
《古汉语入门》(蒋绍愚 李新建 著)
《中国京剧小史》(徐城北 著)
《中国庭院记》(叶广度 著)
第三辑
《尺牍丛话》(郑逸梅 著)
自序1
程砚秋唱腔婉转
程砚秋的唱法独出心裁,与众多旦行的大路唱法都不一样。程砚秋个人经历也不一般,他吃苦实在太多,成就也就不一般了。程砚秋比梅兰芳年轻10岁,幼年家贫,吃苦很多。从这一点看,对他学戏就很不利,尤其是青年时期嗓子倒得很苦(男性演员在十二三岁时的变声,称为倒嗓),形成一种很难再唱旦角的鬼音。后来,梨园内外普遍认为“祖师爷没赏你戏饭”,劝他不要再当演员,不妨改行为别的旦角梳头或场面上学一种乐器。程砚秋没有听从这些劝告,后来得到前辈王瑶卿的辅导,终于练出一条低回婉转的嗓子,他自己艰苦练声,终于练出一种新腔。北京观众还算对得起他,依然买他的票,承认他唱的叫“新腔”。这么着听了将近十年,人们看法才改变了,承认他唱的是“程腔”。
初,程砚秋拜师梅兰芳,成为梅兰芳弟子群中的普通一员。等程砚秋渐渐成名,他开始走如同老师梅兰芳一样的艺术之路:编适合自己的剧本,辅导自己的同台演员,从仅能唱“程腔”发展到社会上承认有了“程派”。他的路走得比梅兰芳还急,但大体上是成功的,他更找到从政治上与文化上支持自己的人。他开始广收徒弟,开始“程派”的流传,并且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几次与梅兰芳唱的对台戏。**次在北京前门外,是偶然碰上了,结果各唱各的,打个平手。第二次在上海,打的时间很长,并且此起彼伏,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梅兰芳在“中国”,程砚秋在“天蟾”,双方阵容齐整,剧目也很硬。双方都客满,但“天蟾”的座位远多于“中国”。两边的老板是一个,他乐于看到这个局面,打得越厉害越好。第三次在50年代,依然在上海,程砚秋正在唱戏,但营业不佳,这时梅兰芳率领自己的戏班从武汉转向了上海。如果再遇上,程砚秋这边就必定惨败了。周总理及时发现,派人把梅兰芳拉开,请他慢一点到上海,让程砚秋唱完一期得以离开。从30年代以后,梅派与程派成为京剧旦行中*重要的两个流派。从40年代开始,梅、程之间就不断打对台,有时是无形中碰出来的,有时甚至是政治上的权势人物(如蒋夫人宋美龄)给“提倡”出来的。既然遇到这种情况,双方也只能沉着应对。头一次遇到,双方或许还有些不适应;等再度相逢,两边就从容应对,甚至谋求那不无审美意义上的自由了。梅程对垒已经成为梨园的一桩美谈。
程砚秋唱旦角,但性格豪爽,喜欢喝黄酒,吃饭上也少节制,这让他付出了代价:四大名旦中他本来*年轻,结果反倒**个辞世。程砚秋去世得太早了,作为中学生的我,四大名旦中我唯一没看过的是他程砚秋的戏,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憾事。程宅离我父母家很近,我母亲访问他之后三天,他就带着学生王吟秋到我家回访。我母亲在机关,我也上学,唯独便宜了我家老保姆。晚上她一再回忆程先生:“那个胖啊,几乎坐进沙发就再站不起来,要不是他那学生站在对面使劲拉他……”老保姆是河北三河县人,在北京服务了一辈子,有幸接触到梨园两大名人:头一个是他程砚秋,第二个时间就晚了——是我到京剧院上班后,有一天袁世海打电话找我,是老保姆接的,她这个兴奋啊,从屋子冲到院子里:“徐城北!接电话!是袁世海找你!”
徐城北(1942—),重庆人。研究京剧文化和京城文化的知名学者和作家。已出版各类著作近百部,主要作品有《老字号春秋》、《品戏斋夜话》、《京剧与中国文化》、《中国京剧小史》和《梅兰芳三部曲》等。
(精)实用书法工具书:篆刻字典 内容简介 《实用书法工具书:篆刻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实用书法工具书:篆刻字...
宣和书谱 内容简介 《宣和书谱》马历代书法作品评汇编。未着撰者。《宣和书谱》二十卷。关于其撰者旧有二说:一说马宋代蔡京、蔡卞、米芾所撰,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城市,开门 本书特色 当深圳的市民从电视中看到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消息时,多半都会觉得这是发生在遥远国度里一群艺术家的小范围活动,跟自己的生活无关。但深圳双年展真...
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中的电影银幕 内容简介 出现在**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是一场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电...
立体构成 本书特色 由周雅铭、秦扬和黄俊编著的《立体构成》是“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教材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立体构成的形态概论、造型...
卖报小郎君,起点超人气话题作者。文笔过硬,融梗能力强,文风诙谐风趣,剧情铺垫到位,叙事节奏令人舒适,擅于塑造饱满鲜活的人物。
北魏墓志铭放大系列:元晔墓志铭 本书特色 《北魏墓志铭放大系列:元晔墓志铭》魏碑书法风格的出现与演化,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北魏墓志当为魏碑书艺之完美体现者。墓志...
陶寺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为陶寺遗址1978~1985年发掘报告。这一阶段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陶寺遗址的范围,明确了陶寺文
孙明远,2008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澳门理工大学艺术及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日两国的平面设计、活字字体史。2004年至今,在中国、日本...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曾获第35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三等奖★ 本书为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勾...
王羲之原寸复制高清大图-书法名品精选-七 本书特色 欣赏更加全面清晰,临摹尤为精准便捷,装裱即是精美书作。全面领略千古书圣,出神入化的笔法,妍美流便的字法,萧散...
《企鹅、凤梨与穿山甲》内容简介:想知道人们第一次见到长颈鹿、鳄鱼、企鹅的情景,第一品尝凤梨、芒果、荔枝的感受,第一次与澳洲
俗话说衣、食、住生活三要素”,唯物主义社会科学予以理论化,而有进一步地阐述:“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
《新湘菜集锦》内容简介:《新湘菜集锦》从原材料归类入手,将湘菜分为畜肉类、水产类、禽蛋类、素菜类,共采录湘菜300多例,既有经
《应急演练实施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应急演练实施指南,是以导调过程为主线的,是对于演练组织方如何组织应急演练的方法与手段
苏轼黄州寒食帖 本书特色 ★ 12开函套精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苏轼黄州寒食帖》,《寒食帖》系墨迹素笺本,纵十八点九厘米,横三十四点二厘米,行书十七行...
平面设计实用技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教材)C304 目录 认识CoreDRAW 12CoreDRAW 12工作环境CoreDRAW 12的基本命...
拍电影是一回事,剪辑电影又是另一回事。《电影剪辑:电影人和影迷必须了解的大师剪辑技巧(图文版)》正是你“必读”的剪辑备忘录
楷隶行集居宅联 本书特色 《楷隶行集对联》按照内容分为迎春、婚喜、福寿、丰收、居宅、喻理六册,每册列举楷书、隶书、行书三种常用书体。对联的文字部分选自本社图书《...
《亚马逊跨境电商服装零售运营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服装类目出发,梳理了亚马逊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要点,提供了更具实操性的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