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全球史的视角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纵向叙述并横向比较,具有全球史的视野,使读者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清晰认识同时段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提供了对历史重新认识和解读的另一途径。
1.相较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本书更注重地域的全面性和时间的一致性
2.补充了大量西亚、中亚和西亚的信息,通过全景式展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立体且相互衔接的历史画面。
3.语言精练但内容完整,信息量大
4.每章配有历史年表,提炼重点史实
美国当代著名全球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说,在过去的4000多年中,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东端发展起来一个独特的、自治的社会。尽管当葡萄牙人1514年出现在东南海面上时,中国人开始了与西方的频繁交往,但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对欧洲和欧洲人一无所知”。直到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才使之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今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在这一背景下,在这个全球史真正形成的时代,如何用宏观的视野了解中华文明的过去,尤其用中国人的角度、中国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去了解过去世界各种文明的兴衰起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是我们*好的老师,人类的现在是什么,只有过去才能告诉你。因为,历史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问答交谈”
张禹先生的著作正是这样一本恰逢其时、我们所需要的书。更值得敬佩的是,张禹先生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工作者,而是历史的业余爱好者。读过这本近40万字的沉甸甸的历史著作,我在其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现不揣浅陋,提供给读者诸君。
**,本书具有博大的宏观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全景图。近代以来,从宏观角度研究世界历史,一直是黑格尔、马克思、斯宾格勒、汤因比等著名学者孜孜不倦所做的工作。当代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其所著的《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一书中,把英国学者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而视之,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时代,前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是思辨的历史体系的*后一部代表性著作,后者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用全球观点并囊括全球文明进行编写世界史的代表性著作。显然,从本书的谋篇布局来看,是沿着当代全球史的编写思路进行的,是一种全景式展示性的著作,不仅视野庞大,而且所不同的是,本书所采取的文明视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仅加入了中国历史的大量内容,而且还囊括了大量南亚、中亚、西亚甚至南美洲文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站在东方角度看世界的历史全景图。
第二,本书具有总体历史的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断面图。现代的法国年鉴学派被称为是总体历史学派的开创者。当代西方的思辨史学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如何创造历史而在于人们如何书写历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当代人对过去的理解。英国学者科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为“事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见却是不受拘束的”,因为历史中被注入了历史学家的思想。年鉴学派不仅注重历史的选择和意义,而且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这种意义的方法。在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看来,历史运动有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在表层,是属于短时段的事件史;在中层,是以较慢速率变动的局势史;在深层,是以世纪量度的长时段的结构史。这就是构成历史速率三种基本单位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分别代表了结构的变化、周期性的波动和短时段的“事件”。而从本书的谋篇布局来看,我从中不仅似乎找到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子,而且作者更为大胆,以千年的变化为结构单位,分别以文明的晨曦、国家的兴起、春秋的烽火、帝国的荣耀、陆地与海洋和殖民的世界六个断面单位,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大的切面,同时以“事件”相串,以千年寄语和千年历史纵横的方式进行总结,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整体性。
第三,本书具有比较的视野,是一部世界历史的相互联系图。本书几乎涉及了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所有大的文明体系。全球史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把人类的历史分为古代文明时期(前3500年到前1000年)、古典文明时期(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时期(公元500年到1500年)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而本书不仅在所有的历史时段都有对当时文明的总结,而且把所有文明体系直接放在一起进行描述,甚至直接地进行对比研究,让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当时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古代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国家的兴起部分,有“少康中兴与古巴比伦王朝称雄两河”的文章;在本书的春秋的烽火部分,有“盘庚迁殷与犹太人出逃埃及的世界”;在古典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帝国的荣耀部分,有“大秦的统一与后亚历山大帝国时代”;在中世纪文明时期,也就是本书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有“蒙元帝国的衰亡与奥斯曼帝国崛起”,等等。我们发现,本书所有的描述都是中外同时进行的,这无疑加深了我们对世界相互联系的认知。
第四,本书具有独特的编排体例,严谨的历史考证,内容浓缩、图文并茂,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全球史著作。与所有的历史著作不同,本书既不是国别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线性的历史排列,而是以“事件”串起来的世界史。本书用40多篇文章,数百件重大事件,将世界历史有机地串在了一起,从而既实现了对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又使每篇文章都能够单独成篇,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考证严密、史实全面、叙事有序、富有思想。而且,本书的每篇文章在保持高强度信息量的同时,也在追求言简意赅,不着废话,达到历史的高度浓缩。另外,为进一步方便读者阅读,在每篇文章中,作者还标注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和直观地阅读。
第五,本书具有独特的中国视野,是一部中国人看待全球文明发展的路线图,这也是本书的*大特色。我们说本书是一部东方人看待全球的世界全景图,尤其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全景图,这其中的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于本书的历史发展线索,是以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主线进行的;二是本书是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在阐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完成的;三是本书是以中国人的天下观、文化观、历史观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例如对远古大洪水的描述,对世界奇迹的评论,对农业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民族文明的理解,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人理解世界,也可以帮助世界理解中国。
当然,本书也有瑕疵。例如本书前重后轻,在描述古代世界时用笔较多,而在描述近代以后的世界时则着墨较少。再如本书信息集中,言简意赅,但也因此导致阅读时少了轻松感。当然瑕不掩瑜,本书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相信所有读过此书的人,一定会对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刘笑盈历史学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教授、博导,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2016年10月于北京定福庄
张禹,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现就职于威海市财政局,高级农艺师。倾20年之力撰写此书,从历史学科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历史,描绘历史。
《闪击英雄》内容简介:在这本战争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
四川画像砖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将四川画像砖视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以及在西部地区的演变发展情况的深入探讨,展示其在巴蜀文化体系研究中...
岩井茂树的《中国近代财政史研究》的第一部分,即“财政结构的集中与分散”,是以清代的财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明确了正额
史记白话本-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张大可,当代历史学者,《史记》研究界翘楚,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本书是他对《史记》的白话本翻译...
中国考古 内容简介 5000年的历史使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考古上拥有极大的资源,而这些都要等我们去发现!本书讲述了已被发掘出的珍贵物品及发掘的地理位置。中国...
1926-1937-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 本书特色 乡村运动的成败,*终取决于乡村内在机制的建立。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所发动的乡村建设运...
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考索-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节选 本书是作者35年研究成果的精选集,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已出版的三种学术作...
中国东北民族史 本书特色《中国东北民族史(套装共3册)》介绍东北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金毓黻《东北通史》和傅斯年《东北史纲》中对东北民族史的内容...
辽金军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辽朝军制稿,金朝军制两大部分,内容包括:辽朝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系统、辽军的征集和编组、从中央辅政勃极烈制到元帅府和枢密院、军区...
一代女皇武则天-漫说中国历史-27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部...
杜蒙(LouisDumont,1911-1998)法國人類學家。1949年起研究印度,發表《南印度某次卡斯特》(Unesous-castedelIndeduSu...
清史论丛:2009年号 本书特色 《清史论丛》坚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办刊方针,以促进清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凡是对有关清史的某一问题确有认真研究,哪怕这种...
一言难尽(1912—1949民国映画) 本书特色 该书独辟蹊径,绕开目前图书市场上纷纷扬扬的正史野史等大部头著作,精心挑选民国时期报刊杂志等当时人物文章,以民国...
中国方志文献汇编-全两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
池孟彬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
赤木崇敏(アカギタカトシ)1976年生まれ。現在、四国学院大学文学部准教授。主な業績に、「唐代前半期の地方文書行政―トゥルフ
《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内容简介:秦始皇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的秘诀是他那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为了打造一个万世一系的大秦帝
三国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
考古中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纪 内容简介 七十多年前一个漆黑的雨夜,四川广汉月亮湾农民燕道诚一家,悄然撬开了水沟沿边的一块大石板。随着一堆玉石器显露于世,古蜀...
在过去十多年中,资本主义全球化伴随着对文明身份的重新强调,再一次把经久不衰的文明和历史议题凸显出来。《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