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是研究两晋南北朝史的*基本参考书之一, 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 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 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 ; 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 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
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钱穆钱穆的头脑太迂腐,迂腐得自成一家,这种现象,并无师承,因为钱穆的老师吕思勉却前进得多。老师前进、学生落伍,这真是怪事!——李敖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严耕望(吕思勉)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谭其骧一位文史底蕴深厚、服膺顾炎武治学精神而又深受西方近代史观影响的史学大师。———刘学照
**章?总?论 1
第二章?晋初情势 10
**节?政俗之敝 10
第二节?戎狄之患 18
第三节?封建之制 28
第三章?西晋乱亡 33
**节?齐献王争立 33
第二节?八王之乱(上) 40
第三节?八王之乱(下) 49
第四节?洛阳沦陷 58
第五节?长安倾覆 66
第六节?巴氐据蜀 73
第七节?张氏据河西 82
第八节?鲜卑之兴 84
第九节?荆扬丧乱 93
第四章?东晋初年形势 105
**节?元帝东渡 105
第二节?北方陷没 107
第三节?东晋初年内乱 126
第四节?成、康、穆间朝局 141
第五章?东晋中叶形势(上) 147
**节?刘、石兴亡 147
第二节?后赵盛衰 155
第三节?冉闵诛胡 164
第四节?庾氏经营北方 173
第五节?桓温灭蜀 178
第六节?殷浩、桓温北伐 182
第七节?桓温废立 198
第六章?东晋中叶形势(下) 203
**节?秦灭前燕 203
第二节?秦平凉州、仇池 207
第三节?秦平铁弗氏、拓跋氏 211
第四节?肥水之战 219
第五节?后燕、后秦之兴 226
第六节?秦、凉分裂 236
第七节?拓跋氏再兴 247
第八节?后燕分裂灭亡 253
第九节?秦、夏相攻 264
第七章?东晋末叶形势 270
**节?道子乱政 270
第二节?孙恩之乱 278
第三节?桓玄篡逆 281
第四节?宋武平南燕 291
第五节?宋武平卢循、谯纵 295
第六节?宋武翦除异己 300
第七节?宋武暂平关中 305
第八节?魏并北方 315
第八章?宋初南北情势 330
**节?宋初内衅 330
第二节?拓跋氏坐大(上) 340
第三节?拓跋氏坐大(下) 348
第四节?宋初与魏兵衅 355
第五节?义民抗魏(上) 360
第六节?义民抗魏(下) 367
第七节?魏太武南寇 374
第九章?宋、齐兴亡 386
**节?元凶弑逆 386
第二节?孝武世诸王之祸 390
第三节?前废帝之败 398
第四节?子勋败亡 410
第五节?宋失淮北 416
第六节?明帝诛戮宗室大臣 426
第七节?宋治盛衰 431
第八节?后废帝之败 434
第九节?齐高篡宋 443
第十章?齐、梁兴亡 449
**节?齐武、文惠猜忌杀戮 449
第二节?郁林王之败 454
第三节?明帝诛翦高、武子孙 461
第四节?齐治盛衰 467
第五节?东昏时内外叛乱 472
第六节?梁武代齐 480
第十一章?元魏盛衰 493
**节?冯后专朝 493
第二节?孝文迁洛 501
第三节?齐魏兵争 511
第四节?梁初与魏战争 517
第十二章?元魏乱亡 532
**节?魏政荒乱(上) 532
第二节?魏政荒乱(下) 542
第三节?北方丧乱 548
第四节?尔朱荣入洛 560
第五节?梁武政治废弛 566
第六节?梁纳元颢 577
第七节?孝庄帝杀尔朱荣 585
第八节?齐神武起兵 593
第九节?魏分东西 602
第十节?东西魏争战 611
第十三章?梁、陈兴亡 617
**节?侯景乱梁(上) 617
第二节?侯景乱梁(中) 624
第三节?侯景乱梁(下) 632
第四节?江陵之变 641
第五节?陈武帝却齐师 654
第六节?陈平内乱(上) 662
第七节?陈平内乱(中) 668
第八节?陈平内乱(下) 674
第十四章?周、齐兴亡 682
**节?齐篡东魏 682
第二节?文宣淫暴 690
第三节?孝昭、武成篡夺 701
第四节?武成、后主荒淫 709
第五节?周篡西魏 724
第六节?周、齐兵事 730
第七节?陈取淮南 735
第八节?周灭北齐 738
第九节?陈失淮南 746
第十五章?南北统一 750
**节?隋文帝代周 750
第二节?陈后主荒淫 763
第三节?隋并梁、陈 768
第十六章?晋、南北朝四裔情形 775
**节?东方诸国 775
第二节?南方诸异族之同化 789
第三节?林邑建国 808
第四节?海南诸国 815
第五节?海道交通 825
第六节?北方诸异族之同化 835
第七节?羌、浑诸国 842
第八节?西域诸国 854
第九节?柔然、突厥兴亡 874
第十节?东北诸国 882
第十七章?晋、南北朝社会组织 888
**节?昏?制 888
第二节?族?制 909
第三节?户口增减 923
第四节?人民移徙 935
第五节?各地方风气 943
第十八章?晋、南北朝社会等级 955
**节?门阀之制(上) 955
第二节?门阀之制(下) 971
第三节?豪右、游侠 991
第四节?奴、客、部曲、门生 997
第十九章?晋、南北朝人民生计 1012
**节?物价、工赀、赀产 1012
第二节?豪贵侈靡 1031
第三节?地权不均情形 1041
第四节?侈靡之禁 1051
第五节?借贷、振施 1055
第二十章?晋、南北朝实业 1062
**节?农?业 1062
第二节?工?业 1073
第三节?商?业 1079
第四节?钱?币(上) 1088
第五节?钱?币(下) 1098
第二十一章?晋、南北朝人民生活 1110
**节?饮?食 1110
第二节?仓储、漕运、籴粜 1121
第三节?衣?服 1130
第四节?宫?室 1146
第五节?葬?埋 1163
第六节?交?通 1180
第二十二章?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1200
**节?政?体 1200
第二节?封?建 1205
第三节?官?制 1209
第四节?选?举 1228
第五节?赋?税 1252
第六节?兵?制 1274
第七节?刑?法 1289
第二十三章?晋、南北朝学术 1317
**节?学?校 1317
第二节?文?字 1342
第三节?儒玄诸子之学(上) 1354
第四节?儒玄诸子之学(下) 1363
第五节?史?学 1378
第六节?文学美术 1402
第七节?自然科学 1416
第八节?经?籍 1429
第二十四章?晋、南北朝宗教 1448
**节?旧有诸迷信 1448
第二节?佛教流通 1471
第三节?道教建立1501
**节?政俗之敝晋武帝以荒淫怠惰、遗患后嗣名,然帝在历代君主中,实尚未为大恶。所不幸者,则以仅足守成之才,而当开创之世耳。盖晋之王业,虽若成于宣、景、文三朝,然其所就者,实仅篡窃之事,至于后汉以来,政治、风俗之积弊,百端待理者,实皆萃于武帝之初。此其艰巨,较诸阴谋篡窃,殆百倍过之。虽以明睿之姿,躬雄毅之略,犹未必其克济,况如武帝,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承前世之积敝,而因受恶名,亦可哀矣。 武帝尝诏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泰始四年(268年)。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泰始五年(269年)。临听讼观录囚徒;泰始四年(268年)、五年(269年)。守令有政绩及清称者,赐之以谷;王宏,夏谡,刘霄,梁柳。见《纪》泰始五年(269年)、咸宁元年(275年)。诏刺史、二千石纠秽浊,举公清;令内外群臣举清能,拔寒素;太康九年(288年)。又屡诏举人才;可见其非无意于为治。又尝增吏俸;泰始三年(267年)。班律令;泰始四年(268年)。平吴后即定户调式;罢军役;去州郡兵;则亦有意于更制垂后。然是时之所急者,非立法,乃行政;非文诰之频繁,乃督责之峻切;而帝于此,实*阙焉。伐吴之议,羊祜、杜预屡陈之,张华赞之,贾充始终沮遏,而帝仍以充总统诸军。孙晧降,充未之知,方以吴未可平,抗表请班师,谓“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虽要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其表与告捷同至。见《晋书·秦秀传》。王浑与王濬争功,诏责濬不受浑节度。濬言:“前被诏书,令浑、濬等皆受充节度,无令臣别受浑节度之文。当受浑节度之诏,以十二日起洛阳,濬十五日日中至秣陵,暮乃被符。”诏文及发至日时,无可诬罔之理,而帝皆漫无别白,为之下者,不亦难乎?帝当篡位之初,即开直言之路,置谏官以掌之。见《纪》泰始元年(265年)。以皇甫陶、傅玄共掌谏职。玄复历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刘毅亦尝为司隶。然毅终以峭直不至公辅。其所纠弹者,亦不能尽法惩治。刘颂言:“泰始之初,陛下践阼,其所服乘,皆先代功臣之胤,法宽有由,积之在素,异于汉、魏之先,未可一旦直绳御下。”此或亦出于不得已。然颂又言:“为政矫世,自宜渐出公涂。张正威断,日迁就肃;譬由行舟,虽不横截迅流,渐靡而往,终得其济。”此诚当日之急务也。朋党之弊,蠹政伤民,所恃在上者有以烛其隐,折其机,乃能破私交而彰公法。杜预论伐吴之计曰:“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此武帝之宽所不当宽者也,而严所不当严,其弊尤大。愍怀太子之废也,阎缵舆棺上书,以理其冤,不省。及皇太孙立,缵复上疏曰:“昔汉武既信奸谗,危害太子,复用望气之言,欲尽诛诏狱中囚。邴吉以皇孙在焉,闭门拒命。后遂拥护皇孙,督罚乳母,卒至成人,立为孝宣皇帝。历观古人,虽不避死,亦由世教,宽以成节。吉虽距诏书,事在于忠,故宥而不责。自晋兴以来,用法太严。迟速之间,辄至诛斩。一身伏法,犹可强为,今世之诛,动辄灭门。昔吕后临朝,肆意无道。周昌相赵,三召其王,而昌不遣,先征昌入,乃后召王。此由汉制本宽,得使为快。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复敢杀身成义者哉?此法宜改,可使经远。又汉初废赵王张敖,其臣贯高谋弑高祖,高祖不诛,以昭臣道。田叔、孟舒十人为奴,髡钳随王,隐亲侍养,故令平安。向使晋法,得容为义:东宫之臣,得如周昌,固护太子;得如邴吉,距诏不坐,伏死谏争,则圣意必变,太子以安;如田叔、孟舒,侍从不罪者,则隐亲左右,奸凶毒药,无缘得设,太子不夭也。臣每责东宫臣故无侍从者,后闻颇有于道路望车拜辞,而有司收付洛阳狱,奏科其罪,然臣故莫从,良有以也。又本置三率,盛其兵马,所以宿卫防虞。而使者卒至,莫有谨严覆请审者,此由恐畏灭族”云云。此过严之弊也。过宽之弊,由于武帝之纵弛,过严之弊,则其所由来者远矣。《晋书·阮籍传》言:“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是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当时如籍者,盖不少矣。《易》曰:“栋挠之凶,不可以有辅也。”宣王之诛戮名士,不几于自戕其辅佐乎?
吕思勉(1884—1957) 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字诚之,江苏常州人,15 岁入县学,20 岁自学古史典籍;早年执教于常州学堂,负笈从学的就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后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吕思勉读书广博,治学严谨,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蔚为一代史学宗师,代表著作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断代四史,及《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等。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作者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的机缘成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挚友。本书通
中国历史图谱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研究成果,以时间为主线,横向以图的形式在有时间刻度的横坐标上铺展开来,纵向以年为单位对历史事件加以描述。...
《中国城乡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内容简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新时期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的落
明月斋史学文选 本书特色 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历史总有许多说不完的话题,这本史学文选就与大家一同探讨历史中的其人其事...
民国那些范儿 本书特色 大师已经远去,但是他们成了国人心中的典范和象征。他们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节、风度、胸襟、学识、言行、情趣、面貌、习性和礼仪等,处处带有“民...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本书特色 故事化的文本阅读,多样化的图片表现形成,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更替朝代的治乱兴衰,一个个古老文明的精彩瞬...
迟到的文明 本书特色 固守传统,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必然走入死胡同。文明与野蛮永无止息的争斗,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每...
尚书治要-尧舜禹夏商周君臣论治图传 本书特色 《尚书》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早的史书,为上古二帝三王时代君臣言政论治的记录。《尚书治要》是根据《尚书正义》的前人注疏...
现代世界史(上,下) 本书特色 《现代世界史》(套装上下册)世界现代史领域的殿堂及学术教科书全世界几代学人透过他的眼睛看历史1987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所有时...
《戴敦邦手录红楼梦诗词集》内容简介:八旬中国国画大师手录《红楼梦》诗词曲赋 一本汉字化的《红楼梦》画册 《戴敦邦手录红楼梦诗
西夏史稿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西夏王国的形成;与北宋、辽鼎立的前期西夏王国;西夏的社会形态等。西夏史稿 目录 **章 西夏王国的形成一 生息在祖国西北地区的...
《我时刻准备着:艾森豪威尔传》;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53至
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 本书特色 * 语言通俗、轻松有趣,内容丰富、考据扎实* 以信史的眼光、人文的视野,剖析官本位文化* 著名历史作家、一级作家、央视“百家讲...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内容简介:华为的强大毋庸置疑,而一个企业的强大与否不在于它的收入高低,也不在于它是不是世界500强,而在于
三联精选新订人文地理随笔 本书特色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为读者解析有趣的文化地理现象,带领读者打开“地理思维”,体验将历史、天文、军事、社会现象、知人察事等...
《机器意识: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机器意识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主要围绕意识机器实现这个出发点,依
《艺术设计概论》内容简介:本书针对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和学生认知规律等方面而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要讲述
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章, 具体内容包括: 斯基泰人的起源、构成与分布 ; 迁移与开拓: 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 ; 中介与经营:...
《极简沟通》内容简介:本书通过1套场景应用系统,2个化繁为简的秘诀,3个原创工具,4种价值创造途径,帮助你通过沟通影响他人,解
中国工人运动图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印★ 一部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光辉战斗历程的学术著作★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