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起名《中国民权哲学》,是要表示,它既是关于中国的,也是中国的。在内容上,它旨在叙述中国文化和社会场境里的权利理论,一方面,把中国发生的事情用权利话语加以理解和分析,另一方面,从中国的文化立场和经验视角打量当代流行的西方权利理论,予以必要的重述、修正或挑战。在立意上,它是写给中国读者看的,旨在勉力为解决好民权这个防治恶行、固本兴邦的大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智识资源。至于称“民权哲学”,乃是因为本书仅仅以民权或公法意义上的权利问题为重心,还算不上覆盖面很广的一般意义上的权利哲学,尽管本书也用了不少的篇幅讨论权利哲学的一般问题。
编写这本书,有农民工拉车爬坡时步履维艰的痛沉,也有建筑师精心绘制蓝图时踌躇满志的愉悦。1991年底写完《人权概念起源》,几乎用尽了我自1982年从教以来的积累。1992年,《人权概念起源》出版后,我一度认为,自己对权利的思考再也跳不出这本书的框框了,于是,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接地气”,作社会调查,既为研究权利问题积累素材,也想为老百姓论证一些权利,争取一些权利,并由之彰显或实现或许因过久岑居于思想逻辑的象牙塔而可能萎缩变态的心性。从1993年初到1994年秋,从东北辽阳到中原洛阳再到百睡景洪;一共走了近二十个村落。访谈攒下的不少一手资料,虽然至今大多数还未整理和使用,但它们给了我很好的感觉,或者说,让我找到了感觉。
在乡村行走,与乡民接触和交谈,的确使我这个自幼长于农村但离去甚久的人受到极大的震撼,并增添了一往无前的力量。在中国,“农村”既是个地域概念,又是个政治概念。“农民”既是职业身份,又是政策身份。农村和农民是国家*坚实的基础和根本。无论是从人口的比例,还是从苦难的程度,我们都可以说,中国*重要的公民权利,当是乡民的权利;中国*重要的人权,当是农人的人权。我觉得,正是与城乡二元格局相适应的明显不平等的特殊身份,使乡下人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和城里人很不相同,并拥有不同于西方工业化过程的特殊经验。随着乡村改革的深入,乡民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这预示着,倘若重新厘清权利义务关系,通过理性的制度设计,把利益保护转化为权利保护,把发家致富、安定祥和的生活意愿凝聚为民主决策、尊重权利、依法办事的政治意愿,乡村就不仅是大规模经济改革的策源地,而且还会成为实质性政治改革的策源地。正如我在《乡民公法权利的生成》一文开篇所说;这个思路,把我从对农人权利现状的记录和叙述,拉回到对社会成员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公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般原理的思考。
其间,1993年10月至11月,我**次出国,周游德意志、英吉利,四十多天一口气跑了三十多个机构和大学。欧洲传统文明的震撼力激发了我对故乡故土的不无痛楚的眷恋与热爱。一路上,寻觅《人权概念起源》描述过的一些早期权利文本和见证权利斗争历史的著名机构和建筑,亲睹我在书里分析的自古希腊罗马以来逐渐发育出人权思想的逻辑结构并率先完成近代权利革命的斯土斯民,观赏在我和朋友们正翻译着的伯尔曼《法律与革命》里数次出现的莱茵河仍静静流淌,凝视书中提到的与罗马法、教会法、日耳曼法和中世纪新兴城市法有干系的若干古堡、市镇历经沧桑却依然留存,造访我和友人正在翻译的人权哲学著作的作者米尔恩这位苏格兰瞽衰老人,以及面对倒塌未久的柏林墙的断垣残壁,会见当起“倒爷”的前东德驻华大使……所有这些,都对我反省和调整自己正着迷的学术研究有着某些至少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无论在中国的贫困乡村,还是在欧洲的繁华都市,每每从我心底油然涌起的冲动,就是“想做事”。
那段时间里,我思考较多的问题是,既然我们已经同意关于权利是现代法制的“核心”或“基础”的预设,已经同意中国自古以来政治动乱、法治不昌的祸根在于治人者有权、治于人者无权的解释,还同意在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后,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能够享受*广泛的民主、*真实的权利,那么;在权利观念空前兴盛的*近一百多年里,尤其是辛亥革命“立宪”、“共和”以后,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在面对强权的时候还是那么束手无策、虚弱无助?他们怎样才能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里真正享有公法意义上的权利?……
此书为作者近十年来研究权利问题的主要成果。与作者早期的权利研究不同,该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国文化场境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权利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从民权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夏勇,字同人,生于湖北荆州。1978年考入法律本科,1982年开始从事学术和教育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
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以三国时期的斗争历史为背景,以军事情报问题为主线,从情报人物和情报战例两方面入手研究三国情报史,...
汉代考选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文献资料,论述了汉代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官吏选任考核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史、官制史、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
谍影重重-超值金版 本书特色 “兵者,诡道也”,孙子的思想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永远充斥着智谋和诡计之间的较量。 间谍是战争中的秘密武器,是...
戴维·M·格兰斯美国陆军退役上校,被誉为西方研究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表现的首席专家,世界上最重要的苏联军事权威之一。毕业于
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本书特色 《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国际政治前沿译从。马基雅维利以来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目录 致谢导论...
中国民族概论 内容简介 该书主编宋蜀华教授是中国民族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副主编陈克进教授是本中心兼职教授。主要撰...
国民党研究:国民党研究 国民党研究续集 国民党臭史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的25种意识 本书特色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前提。《从政提醒: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的25种意识...
美国对华中长期战略研究 本书特色 《美国对华中长期战略研究》共分为四篇。**编是国内决策层次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美国政府和智库以及决策机制对美国对华战略的影响。第...
《漏斗胸与鸡胸百问百答》内容简介:漏斗胸和鸡胸是临床上发病率的两种胸壁畸形,可引起患者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本书详细介绍了漏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
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报-对话(2009-2010) 内容简介 为迎接《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周年,特推出《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
本书反映了西方国家关系理论中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大战略理论问题上的争论。书中的观点反映在两个维度。一是将大战略的
宋代试论与文学 内容简介 简介“论”的概念的发展变化,促进了论体文的特征突出,从而走向独立,进士试论的确立对宋代“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诗赋地位的此...
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 内容简介 《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商代继统法新探、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就秦汉奴隶制...
潜伏在中国-中日战争的幕后间谍 本书特色 近代以来,日本步步为营,派遣间谍,利用各界构建的间谍网络搜集中国各方面的情报,并汇编成资料集,以供日本军政界人士参考,...
河北雄安新区别解读 本书特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连日来,雄安新区成为社会关注的“暴风眼”,吸引了各个群...
论法国 内容简介 《论法国》是约瑟夫·德·迈斯特(1753~1821)伯爵的代表作,写于督政府时期的1796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僧侣和贵族等级受到冲...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 本书特色 刘学斌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从社会性、普遍性角度重新界定了公共性,将其拓展为一个有更广适用范围的概...
号角-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VIII 本书特色 制服徽章不单单纷繁复杂、精妙绝伦,更能让我们透过它们去进一步读懂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制服徽章是历史的一个载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