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本书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 大16开精装,布面书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中国书法家协会重点学术课题研究项目
★ 祁小春教授对于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做了系统、概括的阐释,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新的研究方法,将书法史研究与古籍版本研究联系起来,使后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艺术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
★ 著名书法家刘恒和日本书法研究学家杉村邦彦作序
★ 历代古籍中所见的序跋题赞等,往往都是邀请当时的名家撰文并书写,而这些人的书迹又可以通过书籍而保存下来
★ 古籍版刻书迹的书写者身份还包括各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画家等,版刻书迹是书写者水平较高的,也是他们自己较为满意的代表之
在现存的版刻古籍中藴含着丰富的书迹资料,其中凡是古籍中手写上板的书迹都可称作「版刻书迹」。版刻书迹的数据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在宋元明清各时期书籍中使用的字体,与现今出版物的印刷字体不同,通常用手写体或手写体演化的刻书字体。特别是古籍中常见的附于卷前卷后的序跋题赞和歌等,其字体大部分是手写体,这些书迹多出自当时的名人或书家之手,而依靠古籍得以保存了下来。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本书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
名家点评
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经验,小春先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仅受过古籍版本方面的学术训练,还曾对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做过系统调查,同时更是国内专门研究版刻书法的拓荒者。正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本书所提出的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则便显得具有指导性,高屋建瓴,视野开阔。
——刘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古籍板刻中去发现和寻找书法史新资料这一想法,在中国似未见还有第二人,所以我说祁君是首倡者,应不为过。祁君之所以能有如此发现,应该与他曾亲自整理研究过大量古籍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又是书法史研究者,因而才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考察。于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就这样诞生了!
——杉村邦彦
書法史研究的新視角(代序)
對於書法史研究來説,除了研究方法的正確、得法之外,研究對象的選擇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而書法史研究中*主要的對象或依據,就是歷代書家留下的書跡。在照相印刷技術問世以前,書法的複製傳播*常用的手段是鐫刻。説到鐫刻,以前研究者主要關注於碑版和法帖,如今祁小春教授的《古籍版刻書跡例説》又爲我們展示了一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領域——古籍版刻中的書法。
從宋代開始,雕版印刷術普遍應用,雕刻書籍所使用的字形體勢,始終與書法藝術有着密切的聯繫。今天大家都習慣於把雕刻書版所用的字體稱爲「宋體字」,其實宋體字的*初源頭正是來自於唐代楷書名家歐陽詢、顔真卿等人的書法風格。另外,隨著雕版印刷業的繁榮,鐫刻技法及所用字體不斷豐富,將書寫者的手跡直接刻版印刷的做法也很快被普遍采用。這種現象不僅進一步擴展了書法藝術的傳播手段,同時也使得許多没有或極少有真跡流傳於世的書家、文人的書法面貌,借助雕版書籍而保存下來。然而由於中國古籍的研究是一項專門的學問,需要專業的知識、經驗及學術素養,所以大多數書法史研究者對這一領域鮮有涉及。
祁小春先生大學畢業後曾從事古籍整理研究的工作,在版本目録學上有扎實的基礎;又因工作需要,曾遍訪各大圖書館的古籍收藏,見識豐富。同時他還師從名家學習書法篆刻并從事書法史的研究,對搜集歷代名家的書跡資料十分留心。正是由於如此的學術基礎和背景,使他能夠將書法史研究與古籍版本研究結合起來,利用中國歷代古籍中保存下來的書跡資料,爲自己的書法史研究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二十年前,正在日本留學、工作的小春先生曾出版了日文著作《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以圖版爲主,收録了大量宋元明清的版刻書法資料。而在該書篇幅不多的研究文字中,則討論了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目的、方法,以及與版本目録學和書法史學的關係,并對歷代版刻書法做了概括論述,可以説已經初步確立了作者版刻書法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今的中文版《古籍版刻書跡例説》,圖版資料大大充實、豐富,研究文字則更爲完整、全面,特别是增加了大量對具體書籍版本、所刻書跡及作者的考證與解説,與前書相比,學術含量顯著增加,是一部更爲成熟和系統的研究成果。
在我看來,本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作者對於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意義與方法做了系統、概括的闡釋。前面説過,這一領域的研究,需要專門的知識、素養及經驗,小春先生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他不僅受過古籍版本方面的學術訓練,還曾對國内各大圖書館收藏的善本古籍做過系統調查,同時更是國内專門研究版刻書法的拓荒者。正因爲擁有這些優勢,本書所提出的版刻書法研究的對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則便顯得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高屋建瓴,視野開闊。其次,本書收録的大量宋元明清版刻書跡資料,爲書法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觀察角度,開拓了視野,啓發了新的研究方法。古籍中的版刻書跡如果單獨來看,雖然有拾遺補闕的價值,但通常是個體的、零星的,而一旦將這些資料集中起來做全面考察,便可以發現這其實是一座書法「寶庫」。除了其中埋藏著許多不爲人知的書家、文人書跡,往往能令人有意外收穫之外,版刻書跡還與書法史上的碑刻、摹拓、刻帖等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繫,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研究,可以大大補充有關書法史特别是書法複製傳播方式的認知。再次,對版刻書法的研究,還將書法史研究與古籍版本研究聯繫起來。書法史與古籍版本這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由於書法藝術的連接,各自都得到了拓展、補充和豐富,從而使後人對於傳統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藝術能夠有進一步的瞭解和感受。
小春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説道,本著的體例偏重於介紹,許多具體問題都有待於今後的個案研究。可見他還將對版刻書法做持續、深入的研究,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期待。我相信,這部著作面世後,一定會引起書法史研究者的關注,也會有同道者加入版刻書跡研究中來。隨著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現,本書的引領、倡導意義將會越來越凸顯出來。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劉 恒
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及经验,小春先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仅受过古籍版本方面的学术训练,还曾对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善本古籍做过系统调查,同时更是国内专门研究版刻书法的拓荒者。正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本书所提出的版刻书法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等基本原则便显得具有指导性,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刘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古籍板刻中去发现和寻找书法史新资料这一想法,在中国似未见还有第二人,所以我说祁君是首倡者,应不为过。祁君之所以能有如此发现,应该与他曾亲自整理研究过大量古籍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又是书法史研究者,因而才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考察。于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就这样诞生了!——杉村邦彦
祁小春,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9-2002年历任立命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讲师,2002-2007年任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专任讲师、助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书法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史论研究(尤以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王羲之研究见长)。著有《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日文版、《古籍版刻書跡例說 》、《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等。
张旭古诗四帖-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读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
中华书法千问-慧海拾珠 本书特色 《中华书法千问》由王永鸿、周成华主编,本书内容分为书法纵览、书法名家、篆书名篇、隶书名作、草书佳作、楷书精品和行书名篇七部分,...
Word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并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业内人士分析:大约80%的用户只使用了约20%的软件功能,排版软件只作为打字软件在用。这是因为使用者...
磨石口传说 本书特色 磨石口,作为历史上曾经的古镇隘口、驼铃古道、古老香道、古老村落和寺庙云集之地,融合了多种文化,因而杨金凤编著的《磨石口传说》所涉及的内容十...
正反篆刻常用字典 本书特色 本册为《正反篆刻常用字典》,是从历代著名篆刻大家的经典作品中,精选出2000多个常用文字的篆刻范本,并按原迹整理影印,高保真呈现篆刻...
《有琴一张(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有琴一张》2022全新修订版,收录了资先生过去五年所写最新与钢琴生活相关的文章。本书实际
小宝贝涂色:水果 本书特色 专业老师绘画,幼儿专家审定。全书分类科学,图画形象可爱、颜色鲜艳,通过对照涂色,不但能提高小宝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能促进手眼协调发...
《在空间的密林中》收录了作者在过去的若干年内对于当代建筑问题特别是“中国建筑”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属于连续的个人经历和思
中国碑帖精典 内容简介 本书收选了中国古代著名碑帖精品17种,其中楷书7种,行书6种,草书4种,本书力求*佳版本,释文和简介文字,力求简明、准确。以满足广大书法...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最充分、最微妙、最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中多处谈到了寂寞和孤独者以及舍弃自我的献身。这些起
IransfirstcommercialfilmexhibitorviewedfilminGreatBritainin1897;threeyearslater,...
图说毛泽东雕像 本书特色 踏遍大江南北拍摄雕像领袖,追寻历史遗迹百姓情感依旧,弹指百年过去再看谁更风流,红色江山万里岁月如歌永久!《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
Throughaseriesofclosereadingsoftwomajorfiguresofthemodernmovement,AdolfLoosandLe...
《影评范文精选》内容简介: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猛,方兴未艾。事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需要培养。除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
插花清供 本书特色 《插花清供》、《尚古说香》、《茶禅一味》、《雅墨清赏》四本书分别介绍中国传统文人焚香、品茶、插花、挂画四般“闲事”,亦可称之为“闲雅四书”。...
西泠印社:特殊印材鉴赏专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特殊印材鉴赏专辑”之第14辑,该书是一本以印材研究为中心的一个学术专辑。书中广泛收集了古贤的特殊印材创作作品和今人...
绘画构图教程-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程 本书特色 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程素描基础教程速写训练教程绘画色彩教程绘画透视教程绘画构图教程美术创作教程美术创作教程人体造型解...
米芾苕溪诗卷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精选本底,全文放大,通篇译文,无缺字本。全貌崭新,修补残损缺失之处。成为初学入门者**之经典丛帖。中国书法...
西方建筑简史-拱的艺术 本书特色 《西方建筑简史:拱的艺术》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世界:建筑石块、史前建筑:巨石时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出现、埃及:为了死亡的建筑...
神策军碑 本书特色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碑石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崔铉撰碑文,柳公权楷书书写,徐方平篆额。神策军,唐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