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者朱光潜写作的。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可以是受信人,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者朱光潜写作的。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可以是受信人,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等等。字里行间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一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之所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尝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les Verne: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和《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Defoe:Robinson Crusoe),大仲马的《三剑侠》(A.Dumas:Three 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Wonder Book and Tangle Wood 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Fairy 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Life of Nelson),房龙的《人类故事》(Van loon:The Story of 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喜欢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喜欢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喜欢《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喜欢济慈(Keats)、雪莱(Shelly)、柯勒律治(C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Hamlet),《李尔王》(King Lear)和《奥赛罗》(O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Faust),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Turgenef)的《新土地》(Virgin Soil)和《父与子》(Fathers and Childre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Crime and 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Madame Bo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究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绝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吧?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
你的朋友,光潜。
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哲学家、美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李泽厚
朱光潜的著作,“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如“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入宝山,你决不会空手回去的。
——作家朱自清
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观点启发了我,而且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我非常有帮助,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潜的书去看,我建议他们读一读。
——诗人余光中
朱光潜(1897.9.19—1986.3.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也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此外,还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等作品。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启蒙课堂-1-3年级适用-漫画美绘-注音版 本书特色 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佳辅导书。内容丰富,检索方便,需要什么素材能马上锁定目标。词、句...
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RossGregoryDouthat),生于1979年,美国保守主义作家、博客家。他是《大西洋月刊》的高级编辑、《国家
走进教育数学-走进教育数学 本书特色 《走进教育数学》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教育数学改造数学使之更适宜于教学和学习,是教育数学为自己提出的任务。把学数学比作...
本土化视域中的近代西部地区办学取向研究-融入式与互摄式办学之比较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引入了西方教育,而西方教育如何适应本土实际,如何创新教育模式成为办学成败...
数学试卷分析方法 本书特色 本书的读者群为中小学教师。 试卷分析包括“试卷质量分析”和“测验成绩分析”两大部分。进行试卷分析所依据的测量理论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会...
马上说日语口语大全·白金版:会中文就能说的日语入门书(中日双语双速) 本书特色 《马上说日语口语大全 会中文就能说的日语入门书 白金版》全书包括15个口语话题,...
高等数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高等工业院校高等数学(基础部分)课程通常讲授的内容:解析几何、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其中也有一...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 本书特色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还有什么能比有效地择取信息更为重要 而在有效地择取信息方面,又有什么能比直接聆听富有创新成...
《柳永词选》内容简介:柳永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词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也是北宋词坛成就的作者之一。宋词之有柳永,若唐诗之有
运筹学习题集-(第5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学习掌握运筹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辅助教材,也是教师备课、学生自学运筹学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常备参考资料。本书分为习题、习...
小学卷-新语文家庭读本-最受班主任推崇的课外读物-03-最佳小学生课外读本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和精神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要想学...
伊恩·肖,利物浦大学埃及考古学讲师。目前在参与上埃及片麻岩采矿区贝尔艾尔阿瑟的田野考古。著有《牛津埃及史》(2000)、《古埃及材料与技术》(2000)、以及《...
GMAT 作文高分突破 内容简介 本书对GMAT作文的开头、结尾、正文展开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将作文题进行系统的分类,针对不同类的作文给出相应的结构模板。这样考生...
GMAT阅读精解 本书特色 本书的结构力求完整、独立,可以脱离考试复习使用。本书中的文章,每三篇为一组,共21组。其中1-15各套题要求在30分钟内做完,但这个...
新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词典 本书特色 《新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词典》:注重实用:[短语]+[搭配]举一反三:[联想记忆]构词法/派生词/合成词融会贯通:[要点]...
《曲线与曲面的微分几何》是曲线和曲面局部微分几何学和整体几何学的一本引论,是大学微分几何课程的经典教材。它的内容和取材均
《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稿是《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第二辑之一种,是一部涉及中国古
宋词-中国文化长廊中的又一明珠 本书特色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
中学生笑翻的幽默故事-珍藏版 本书特色 省登宇编选的《中学生笑翻的幽默故事》内容介绍:听说你又要考研了,你总是一会儿一个想法。上次,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我...
您好漫画:三十六计:Thirty-six stratagems 本书特色 《三十六计》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