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录》是一部记述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岁时风俗的经典著作。作者顾禄(字铁卿),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江苏吴县人。顾禄二十五岁时母亲亡故,他在家中守孝,平日里常与父老乡亲闲谈吴地风俗,经年累月,所见所闻,都留心记录,遂积攒成书,命名为《清嘉录》,书名取自陆机《吴趋行》的诗句:“土风清且嘉”。该书以节令民谚为题,按月份顺序,分条记述地方风土人情,大量征引古今地志、诗文、经史资料,娓娓详备,堪称中国民间岁时节令的百科书。
《清嘉录》是历史上*部系统记述江南地区岁时风俗的经典著作。作者顾禄,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江苏吴县人,与父老乡亲闲谈吴地风俗,经年累月,所见所闻,都留心记录,积攒成书,命名为《清嘉录》,书名取自陆机《吴趋行》的诗句:“土风清且嘉”。该书按月份顺序,分条记述风土人情,大量征引古今地志、诗文、经史资料,娓娓详备,堪称中国节日岁时节令的百科全书,记录丰富别致的民间生活。
冬至。
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立春日,宰执亲王近臣入贺。”吴自牧《梦粱录》云:“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盖立春贺节,本为下之行礼于上,无答拜之理。《昆新合志》云立春日绅士亦贺节,余则否。
【译文】
立春这一天叫春朝,士人百姓都互相庆贺,称为“拜春”。这一天要用面粉团成丸子,祭祀神仙,供奉祖先。这一仪式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正月初一,而与冬至的相当。
三伏天
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天”。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茶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土人剪纸为方圆六八角灯,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诸式,或以鸭卵空其中,粘五色楮彩画成鱼,穴孔纳萤,谓之“萤火虫灯”,供小儿嬉玩。浴堂亦暂停爨火。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面肆添卖半汤大面,日未午,已散市。早晚卖者,则有臊子面,以猪肉切成小方块为浇头,又谓之卤子肉面。配以黄鳝丝,俗呼“鳝鸳鸯”。沈钦道《吴门杂咏》诗云:“流苏斗帐不通光,绣枕牙筒放息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
案:周遵道《豹隐纪谈》:“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夏至后九日为炎燠之候,相传有‘夏至未来莫道热’之谚。”又陆泳《吴下田家志》夏至后一说云:“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汉·郊祀志》:“六月伏日,周时无,至此乃有之。”(此非《郊祀志》正文,而系师古注引孟康语)师古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阴阳书》云:“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何逊诗:“愿以三伏天,催促九秋换。”
【译文】
以前有夏九九的说法,没有传下来,现在已不时兴了。但从夏至那一天起,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个庚日叫末伏,这就是所说的“三伏天”。好施舍的人家,会在门前赠送各种养生疗疾的药物,广结茶友。街巷中叫卖的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都是爽口的食物。日常用品有蒲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等,沿街挑担售卖这些货物的人络绎不绝。本地人还会用纸剪成方形、圆形、六角或八角的灯笼,以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等样式,或者把鸭蛋掏空,壳上贴上用五彩画了鱼儿的彩画,从蛋壳的小孔里放入萤火虫,叫“萤火虫灯”,供小孩子玩耍。澡堂也暂停烧火。茶坊用金银花和菊花做成饮品,叫作“双花”。面馆里增添了半汤大面,时间还没到正午时分,集市就已经散了。早市和晚市卖的,有臊子面,把猪肉切成小方块作为浇头,又叫卤子肉面。再配上黄鳝丝,叫作“鳝鸳鸯”。沈钦道《吴门杂咏》诗:“流苏斗帐不通光,绣枕牙筒放息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
梅水
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徐士《吴中竹枝词》云:“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案:长、元、吴《志》皆载:“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瓮中,水味经年不变。”又《昆新合志》云:“人于初交霉时,备缸瓮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
【译文】
人们在梅雨天里,用事先准备下的水缸瓦瓮储存雨水,以供烹茶时用。这样的雨水叫“梅水”。徐士《吴中竹枝词》诗: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养叫哥哥
秋深,笼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藏怀中,或饲以丹砂,则过冬不僵。笼刳干葫芦为之,金镶玉盖,雕刻精致。虫自北来,熏风乍拂,已千筐百筥,集于吴城矣。郭麐《咏蝈蝈琐窗寒》词云:“络纬蹄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算未应输与,金盆蟋蟀,枕函清夜。窗罅。见低亚。簇几叶瓜华,露亭水榭。胡卢样小,若个探怀堪讶。笑虫虫,自解呼名,物微不用添《尔雅》。便蛇医,分与丹砂,总露蝉同哑。”
案:《瓶花斋集》云:“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者,京师人呼为‘蝈蝈儿’,南人谓之‘叫哥哥’,喜捕养之。食丝瓜花及瓜练。音声与促织相似,而清越过之,露下凄声彻夜,酸楚异常,俗耳为之一清。”韩宝筌《咏叫哥哥》诗云:“少小怜为客,关山万里过。樊笼甘我素,口舌让人多。北望空回首,南音孰倚歌。世途行不得,何苦叫哥哥。”
【译文】
深秋的时候,在笼子里养蝈蝈,民间称“叫哥哥”,听它的叫声为乐。如果把蝈蝈放在怀里,用丹砂喂养,那么过一个冬天蝈蝈也不会死。有的蝈笼做得很讲究,用剖开的干葫芦来做,笼子上镶嵌金玉,精雕细琢。蝈蝈是从北方捉来的,秋风刚起,就已经有成百上千运到吴城的街市上。郭麐在《咏蝈蝈琐窗寒》一词中写道:“络纬蹄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算未应输与,金盆蟋蟀,枕函清夜。窗罅。见低亚。簇几叶瓜华,露亭水榭。胡卢样小,若个探怀堪讶。笑虫虫,自解呼名,物微不用添《尔雅》。便蛇医,分与丹砂,总露蝉同哑。”
……
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署茶磨山人,苏州吴县人,其生卒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大约生活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顾禄能诗善画,才华出众,著有《清嘉录》《桐桥倚棹录》《雕虫集》《晚香吟》《羽族棋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描述苏州岁时风俗的《清嘉录》。
白发生黑丝-冯至散文随笔选集 内容简介 “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柳鸣九说。据责任...
《吸猫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家人养的一群猫的故事,暖心、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
未死的沙威(梁晓声随笔) 本书特色 没有人道主义原则的人文主义,其实什么主义也不配是。人道主义,文学或可*后固守的一种立场。若连这一种起码的处于底线之上的立场都...
郁达夫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对个人的思想、生活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
广岛·冲绳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1964)和《冲绳札记》(1970),汇集了作家六十年代初数访广岛的所见、所思和对冲绳历史性的思考...
2008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目录 散文诗话耿林莽散文诗独语:朽木·土城梦影及其他许淇散文诗大海·草原及其他王剑冰散文诗人生档案勾引与抗拒赫尔辛基的斜阳(外四章)信...
应知天命集 本书特色 《应知天命集》收入的大多是南京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的论文集,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大多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过。本书是王彬彬的当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内容...
论生命之短暂-英汉双语 内容简介 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
幸而还有梅花糕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主要描绘江南风物,江南地方吃食及文化传承的书。文字清雅隽永,字句间娓娓道来,阿婆茶,家乡米酒,梅花糕,腌笃鲜,垛田芋头,遍地的...
被放逐的诗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潜在写作”文丛中的一册,辑录的是北京诗人在文革时期的作品,此处的北京是广义的北京,即指大多来自北京的知青诗人...
夏季走过山间 本书特色 自然美文的典范,深受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崇,影响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掌控方向的力作。 让我们在“山之王国的约翰”带领下,在高山流水间,...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签名手稿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集结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等*重要的代表作,是阅读...
《穿透财报,发现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解读了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亚马逊、字母表和元宇宙公司过去10年甚
鲁迅作品--狂人日记 本书特色 鲁迅著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鲁迅写的非常好的小说集。一声来自铁屋中的呐喊,一本国人自省必读的教科...
周国平经典作品随感系列--碎句与短章(蓝) 内容简介 大学里都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在新书《碎句与短章》中,周国平老师对平常生...
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活着是为了说故事 本书特色 百年孤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巅峰杰作,中文版全球首次授权!根据马尔克斯指定版本翻译,未做任何...
诗经选评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有着久远的传统。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就出现了一部经当地乐师之手收集、编辑起来的诗集——《诗三百篇》,也就是被后世儒家学者的尊称的《...
花凋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谜一样的作家,既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着近乎浪漫的悲剧情感;她既悲天悯人,但时时刻刻又能洞见芸芸众生之可怜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时享受万...
阿城,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当农工。1979年回北京,曾在...
简默卷-身上有锈 本书特色 山东作家队伍人才济济,新人佳作层出不穷,一批作品荣获全国重要文学奖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文学鲁军”成为新时期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