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传记——昆德拉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移居法国。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代有影响力和想象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难以承受的存在之轻》《玩笑》《生活在别处》《缓慢》等。鉴于这位作家人生经历的资料较少,本稿只能勾勒出他隐约的人生轨迹,而将更多的笔墨关注作家极为重要的部分——先用捷克语,后用法语从事的创作。
★ 他是百万国际畅销书作家,被《华盛顿时报》誉为的在世作家。
★ 他把是生活划为谁也不能闯入的禁区,始终顽固的躲在作品背后。
★ 本书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为主线,借助相应一手采访资料,竭力勾勒传者的人生轨迹,揭秘这位神秘而的作家移民法国的前因后果。
写米兰·昆德拉传,是件艰难而又冒险的事。甚至是件不太可能的事。这涉及昆德拉的基本姿态:把自己的私生活划为谁也不能闯入的禁区,始终顽固地躲在作品背后。
已经不仅仅是低调的问题了。世上低调的作家其实很多,原因也各不相同。比如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比如罗马尼亚作家埃米尔·齐奥朗;比如今日移居澳大利亚的小说家约翰·马克思韦尔·库切。
希姆博尔斯卡从不参加任何文学聚会和诗歌朗诵会。她回避正式场合,却很乐意和不多的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着鲱鱼,喝着伏特加,谈论一些日常话题。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只接受过一两次采访。平时,除了钓鱼和收集旧明信片,就是写诗,不慌不忙地写,一年也就写十来首。作品虽然不多,但用有关评论家的话说,“几乎每首都是精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只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记者见面会,就又销声匿迹了。她是个把宁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诗人。在宁静中生活,在宁静中写作。诗作也有一种宁静的力量。外在的宁静和内心的宁静,你在她的诗歌中都能感到。宁静成为她诗歌的源泉和力量,也成为她个人空间的保障和乐趣。
齐奥朗生前曾为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尽量隐姓埋名,尽量不抛头露面,尽量默默无闻地生活。”他是个厌世者,一个悲观主义者,极端鄙视声誉,一直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始终将自己置于“句子的中央”。在孤独中,思想不停地运转。他的大量箴言和警句就这样产生。有趣的是,这么一个厌世者晚年竟向一场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张开了双臂。更为有趣的是,**鄙视声誉的他还是在身后获得了显赫的国际声誉,仿佛应了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位作家无话可说时,荣誉为他戴上桂冠。荣誉赞美尸体。”
库切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后,异常平静,只是轻轻说了一句:“这完全是个意外。我都不知道宣布获奖的事。”他的反应同他以往的表现完全吻合,一点都不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平时为人处世就很低调,喜欢独处,尽量避免抛头露面,极少同媒体接触,至多通过电子邮件回答记者或读者的一些问题。甚至都不愿前去领英语世界十分看重的布克奖。这种低调需要严格的自律。库切恰恰是能够严格自律的人。他不抽烟,不沾酒,常年坚持长跑,还是个素食主义者。平时绝对不苟言笑。他的同事透露,和他共事的几十年里,只见他笑过一回。库切在生活中极有可能很古怪,很呆板,毫无情趣,但他并不是厌世者,也不回避自己的隐私。其实,他的《少年》和《青春》等小说就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他的《耻辱》《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等代表作中也到处可以看到他本人的影子。他是个典型的让作品说话的作家。他的低调更多的和他的性格、他的成长背景、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 以上几位作家的低调似乎还在人们可以理解的尺度之内。昆德拉的某些举止言行,由于极端,就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藏匿自己的私生活,决不向任何人提供详细的个人生平材料,也决不允许任何人谈论他的个人生活,还以毫无商量的口气宣称:“我从不把小说看作一种自白形式。我讨厌轻率。在生活中反对轻率,在艺术中也一样。我的生活是我的秘密,与任何人无关。”
一九八五年春天,昆德拉获得了以色列*重要的文学奖——耶路撒冷奖。昆德拉欣然接受并发表了题为《小说与欧洲》的答谢词。借此机会,一位俄裔美国女作家想采访一下昆德拉。有人善意地提醒她:苏联入侵后,昆德拉对所有的俄国人都有所警惕,难以信任。倔强的女作家没有退缩。她往昆德拉的巴黎寓所打电话,提出采访请求。果然,昆德拉的语调极为冷淡。没想到,女作家随后提到的一件事帮了她的忙。她告诉昆德拉她的祖父名叫里奥尼德·安德列耶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小说家和戏剧家。这种特殊的家庭氛围让她本人也走向了文学。这时,僵局被打破了。昆德拉说他年轻时读过这位作家的作品,对他相当钦佩。采访日期就这样确定。但没过几天,女作家意外地收到了昆德拉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我必须提醒你我的坏脾气。我不能谈自己,不能谈我的生活和我的心理状态。在此方面,我的谨慎几乎达到了病态的地步。对此我毫无办法。倘若你觉得可以接受,我愿意谈文学。”如此一来,他彻底掌握了主动,将原定的采访变成了对话。
“头一个允许记者随意复制他的言论的作家罪该万死!”这句咒语出自昆德拉之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采访的憎恨。他有三条理由:**,采访者只提他感兴趣的问题,而不是你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在你的回答中,他只采用对他胃口的部分。第三,他将你的回答转化成他的语言,他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任意篡改你的回答。昆德拉想到了采访**可怕的后果:人们,甚至包括**严谨的学者都会将它当作被采访者的言论加以引用。因此,他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做出决定:不再接受采访。
果然,除却由他本人同意并附有版权的几次对话,近二十年来,昆德拉一直对新闻界不理不睬。此外,他还不参与公众聚会和庆典,不参加任何学术或社会活动,不上电视,不让人拍照。P3-6
高兴,诗人、翻译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曾以作家、翻译家、外交官和访问学者身份游历欧美数十个国家。出版《罗马尼亚文学简史》《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主要译著有《凡高》《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等,2012年由他主编的“蓝色东欧”辑东欧文学丛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
竞雄女侠传:秋瑾 本书特色 诗与剑之才女,血与火之人生!秋瑾是中国近代**位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女革命家。本书参考和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中日两国人士的诗文、日记、书...
平视姚明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讲述姚明nba征战8年的趣闻轶事。谁是*著名的“姚黑”?姚明眼中的三个好友是谁?姚明与麦迪为何只是“同事"?收购上海男篮姚明为何留下...
《全球贸易保护史》内容简介:本书从航海大发现开始讲述全球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聚焦于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韩国、墨
曾国藩家训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地注释、翻译、评析。曾国藩...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让
陈独秀传论 内容简介 陈独秀的一生,据他自己划分的段落:康党一乱党共产党。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轨迹。甲午战争的惨败,促陈独秀关心国事;在乡试的考棚里,目击“...
《从定位到传播》内容简介:从品牌定位(Why)到产品打造(How),再到社群运营(What),本书致力于让读者全面了解商业运营,拥有
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 本书特色 约翰·罗斯金,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其著作《留给这个后来者》曾对甘地产生过影响。他先...
不时髦的村上春树 本书特色 王光波编著的《不时髦的村上春树》是一本关于村上春树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祭奠青春的书。从这一点来说,本书的书名恐怕得改成《村上和我们的...
隋炀帝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优美的文笔对隋炀帝杨广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上的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是一部不...
华盛顿传 本书特色 和华盛顿的其他传记相比,本书无意为这位在独立战争中和制宪会议上,两次蒂造美国的伟大人物,两涂抹一层神话色彩。作者对华盛顿做了*大胆、*贴切人...
乔冠华传-红色外交家的悲喜人生 本书特色 资深传记作家、独立学者罗银胜著有《顾准传》、《杨绛传》、《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等代表作,由文化艺术出版...
起点 本书特色 朱启钤(1872~1964年),字桂辛,贵州紫江人,著名实业家,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
张东荪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张东荪一生“以哲学兴趣为主,而又不能忘情于政治”,其活动和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哲学领域,故本卷除收录了1911年到194...
司马迁论稿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诸子散文、史传散文发展到汉朝,达到了顶峰,这个顶峰的代表就是司马迁。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散文家。屈原的辞赋、司...
林语堂自传 目录 林语堂自传弁言/3**章 少之时/4第二章 乡村的基督教/9第三章 在学校的生活/13第四章 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18第五章 宗教/20第六...
绝代风华 本书特色 本书生动再现了十位影响几代人时尚和优雅之风的女性偶像。即使在今天,她们仍然是美丽和魅力的典范。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代表时尚历史的十位女性的珍贵照...
我本楚狂人-熊召政研究文选-(上下册) 本书特色 《熊召政研究文选:我本楚狂人(套装上下册)》收入熊召政研究的论文集选。 《熊召政研究文选:我本楚狂人(套装上下...
认识夏鼐-为《夏鼐日记》为中心 本书特色 此书可读性很强,兼有准学术性,且是对中国考古学泰斗夏鼐先生的一生的解读,让人对夏鼐的一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认识夏鼐...
人鬼之间-沈醉回忆录 本书特色 《沈醉回忆录:人鬼之间》:一个军统特务的懊悔录一个忏悔灵魂,血淋淋的自白。150万的畅销记录等待刷新。人鬼之间-沈醉回忆录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