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以整体性的视野阐述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着重总结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未来趋势,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力求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马克思主义在论战和研究中日益深化(1875-1895)》主要考察1875年到1895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此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构想,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以史学研究证实了社会形态理论,科学预测了资本主义垄断趋势,扩展了《资本论》视野,突出了唯物史观的辩证法向度。他们指导各国创立工人政党,反对机会主义,科学探索无产阶级斗争策略。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论战和研究中日益深化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马克思主义在论战和研究中日益深化(1875-1895)》:在区分民族和民族运动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性质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注重它们对待本民族内部封建反动势力的态度,认为凡是反对国内封建反动势力,把社会推向前进的民族和民族运动就是革命的民族和民族运动,凡是力图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先进的生产方式,甚至把社会拉向倒退的民族和民族运动就是反革命的民族和民族运动。1848年革命爆发时,德国、意大利、匈牙利、捷克等国家的资本主义虽然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制度的控制和国家割据局面。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是这些国家民族运动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大利民族运动是民族解放、国家统一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紧密结合,因为意大利的大工业还处于襁褓之中,资产阶级的毅力还没有受到它和有觉悟的现代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的破坏,而且由于意大利的分割状态仅仅是由于外来的奥地利的统治才存在下来,君主们又是在这种统治下把暴政推行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占有土地的大贵族和城市人民群众都站在资产阶级这一争取民族独立的先锋战士的一边。“为了使意大利不致因君主制而灭亡,首先就必须使意大利的君主制灭亡。”①在匈牙利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进程中,无产阶级人数较少且不够成熟,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中小贵族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要求挣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甚至在大贵族地主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赞成实行部分资产阶级改革。在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引导下,争取独立、自由,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相比之下,南方斯拉夫人、捷克人不仅试图在哈布斯堡王朝君主领导下来解决民族问题,极力维护和巩固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甚至采用历史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奴隶制末期的公社制。对此,恩格斯指出,捷克人、克伦地亚人、达尔马戚亚人等,都力图利用1848年的普遍混乱恢复他们在公元800年时的政治状况。过去一千年的历史应该已经告诉他们,这样开倒车是不行的。因为这是一个荒唐的、反历史的运动,“其目的无非是要使文明的西方屈服于野蛮的东方,城市屈服于乡村,商业、工业和文化屈服于斯拉夫农奴的原始农业。但在这种荒唐的理论之后,还站着俄罗斯帝国这一可怕的现实……在中欧,人所共知,俄罗斯的政策是用种种阴谋手段支持新式的泛斯拉夫主义体系,这个体系的发明*适合于它的目的。”②基于对两种民族运动性质的科学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对待两种民族运动的不同策略。他们坚决支持革命的民族运动,提出只要这个民族运动站在革命一边,不管代表革命的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坚决给予支持,并给这些民族运动以理论指导。针对德国的社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德国的民族运动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将全德国建立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他们坚决支持1848年捷克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布拉格起义》、《起义的民主性质》等文章中揭露哈布斯堡王朝对捷克人民的残酷镇压,肯定布拉格起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表达了对捷克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情和支持。他们在声援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一项声明中提出,要捍卫意大利争取独立的事业,要和奥地利在意大利以及在德国和波兰的专制统治誓死做斗争。马克思恩格斯还号召欧洲各国人民群众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团结起来掀起一场反对一切剥削阶级和压迫民族的斗争。他们认为,泛斯拉夫主义只不过是“有教养的阶层”、城市和大学、乐队和官吏的人为的产物,打着泛斯拉夫主义旗帜的沙俄是东欧各被压迫民族和所有欧洲人民*凶恶的敌人,参加泛斯拉夫民族运动的广大群众则是上当受骗的。解决欧洲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唯一可能的方法是支持大陆上的运动,同俄国政府殊死决战。对于反革命的民族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对。针对南方斯拉夫人和捷克人充当“俄国的鞭子”,为俄国利益服务的行为,恩格斯提出,要“对出卖革命的斯拉夫民族‘无情地进行殊死的斗争’,进行歼灭战,实行无情的恐怖主义——而这样做不是为了德国的利益,而是为了革命的利益。”……
《解读敦煌·法华经故事》根据贺世哲著《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由《解读敦煌》编辑部改编而成。此次出版的“解读敦煌”系
雪域梵宫布拉宫和大昭寺 内容简介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之上,为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初建于7世纪,是西藏现存大、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曾是西藏政教合一权利的...
逻辑 本书特色 本书所介绍的主要是逻辑中的演绎法,全书前两部分是对传统逻辑的介绍与批评,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个现代西方数理逻辑系统,第四部分则就关于逻辑系统的种种问...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本书特色 本书揭示的是隐藏在现实世界表象下的真实,让你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促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生活...
吕氏春秋-四季的演讲 内容简介 简介《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
《范畴篇解释篇》包含《范畴篇》和《解释篇》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工具书》一书中较短的两篇。《范畴篇》叙述了逻辑学理论,
陆修静-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陆修静(406~477),南朝宋道士。生于浙江湖州,谥号简寂先生。他生活在动乱的南朝刘宋时期,早年致力于天师道的研究,著成道书,整顿...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凡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本书特色 你经常心浮气躁吗?你在为功名利禄而发愁吗?你想追求平静而安宁的生活吗?你渴望升华到淡漠名利以至于超脱世外的境界吗?读《给大忙人看的...
《生活世界现象学》作者埃德蒙德·胡塞尔在西方现代哲学中是一位非常严肃而富有责任感的哲学家。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从刘氏晚年易箦时仍在修改的《人谱》切人,而统摄刘氏整体哲学理论思维逻辑...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震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
意识与意义-从胡塞尔到塞尔的科学的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意识与意义以及其关联是随着大脑的生长而增加,随着我们与外界的交往而改变。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意识和意义的观念...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本书特色 立意新颖、剑走偏锋,一语点中时下处世中的要害,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再加上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实话如...
《四书五经译注(套装全9册)》主要内容:为帮助现代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社曾积十年之功,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
朱光潜谈美 内容简介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
一生的资本 本书特色 年轻人想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需要自我磨炼,不断完善自己;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强化自己;需要看这本由奥里森·马登所*的《一生的资...
论智者 本书特色 由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智者及其哲学的批判,使得后世大都将智者看作为单一的派别或者是运动。本书作者借助自黑格尔以来对智者哲学的全新研究,指出...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以两宋为研究时段,比较深入地对两宋道教与政治之关系进行剖析,着重对两宋政权(君王及臣僚)与道教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 本书特色 《政治经济学》作者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译者李平沤先生是我馆资深译者,我国研究卢梭问题的专家。《政治经济学》是卢梭1755年发表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