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不断卖花声,十月绯桃照眼明。浪说扬州风景好,春光不及五羊城。清末这段竹枝词言犹未尽。其实,广州的“春光”更在于二千多年传承中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生活斑影、仁人志士。这本《羊城后视镜》,恰恰就给你勾勒几笔历史的近景——闹市中的茶楼,小街里的凉茶铺,树阴下的烧鹅屋,马路旁的炭画室,还有婚俗、发式、天光墟、仪仗店等,哪样不散发出浓浓的南国气息?同饮一江水,同沐一天风的人,在南粤大地建起的广裕祠、石室圣心堂、大钟楼、爱群大厦、中山纪念堂、北京路群体建筑、体育馆,厚重的大墙内一段段深沉的历史典故,颇费踌躇;石湾陶瓷、南海渔歌、广东音乐、南派电影,一件件极品蕴涵着各擅胜长的趣闻逸事,紧扣人心;而中国的名流商衍鎏、商承祚、马思聪、吕文成、刘传,以及现在的钱万里、刘泽棉、卢珏、王琛等等,都是在历史舞台上巧思如泉的先辈,他们的奋进足迹,激励来者。作为广州的年轻一代,对此虽未必熟悉,但都会感到一见如故吧?
资料翔实,语言牛动,《羊城后视镜》许多事例是作者多方实地采访而获得的,你想更真切地了解羊城,翻开**页吧,读完保准你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四时不断卖花声,十月绯桃照眼明。浪说扬州风景好,春光不及五羊城。”这段清末这段竹枝词说的就是羊城广州;然而词中言犹未尽,广州的“春光”更在于二千多年传承中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生活斑影、仁人志士:闹市中的茶楼,小街里的凉茶铺,树阴下的烧鹅屋,马路旁的炭画室;还有婚俗、发式、天光墟、仪仗店;石湾陶瓷、南海渔歌、广东音乐、南派电影;中国的名流商衍鎏、商承祚、马思聪、吕文成、刘传等等等等……本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书中许多事例是作者多方实地采访而获得的,假如你想更真切地了解羊城,本书将是你*好的选择!
摆在我书桌上的是一大叠即将出版的书稿。这本取名为《羊城后视镜》的特写集,是《羊城晚报》副刊部两位主任编辑杨柳、吴绿星的作品,林林总总,共有49篇。其中有的我过去读过,有一些印象。而这次我较集中地把这些特写都读了一遍,感到它们很具特色,同时也觉得两位记者采写中别有一种追求,很是难得。
广州是一个古老而又始终充满活力的城市。它是中国*古老的名城之一。就有文字的历史来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周夷王时的“楚庭”,就是建在越秀山脚下*早的城池,而后逐步演变成为南武城、任嚣城、赵佗城。随着南粤地区的不断开发和大海的逐渐远移,广州的名字也在一千年前出现了。而由于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降临越秀山的美丽传说,“羊城”、“穗城”的美名,广为传播。城市如人,在本名之外,往往还有别称,而“羊城”这个雅号,依我看,可以说是其中*为优美、响亮的一个。这个按历史地位可与西欧的罗马媲美的古老城市,是中外关系史上居于前列的东方名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几千年的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清风明月,电闪雷鸣,期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该是多么丰富和充满神秘色彩啊!挖掘这些文化宝藏,揭开迷雾和神秘面纱,就不仅是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同时也成了有心的新闻工作者向往的事业。《羊城后视镜》收进的不少特写,是对这种新的报道样式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弘扬本土历史文化,于今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很自然地要从追本溯源、深挖细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做起。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代又一代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山川河谷上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地奋斗过来的,其中充满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真实的历史事实,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历史的大舞台,就是这样一幕又一幕地出演着历史风云的悲喜剧,《羊城后视镜》所收集的特写,其笔锋所向,就是在挖掘广州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并非单纯作文史介绍,而是以记者的眼光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通过对诸多历史、文化、风情、胜迹掌故的描绘,深情地挖掘羊城文化铸造、性格发展中的故事、人物,展示广州人精神生活中的亮点,弘扬他们兼容务实、开拓进取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作者的探索不是随意的,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其思考的背景,写作的意图,并且具有一定的见解的;而其采访、写作的实践,又加深了对传承岭南文化重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我想,这正是两位记者这些年来为什么一直坚持采写此类特写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采写这样的文字,是件苦差事,“吃力”还不一定“讨好”。这里除了敬业精神、学养、思考和想像能力外,还真得具备考古人员那种锲而不舍、埋头苦干、耐心细致、甘于寂寞的精神。要到现场去,要耐心寻访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丝线索的每个人,要不放过可能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现场环境和物证;而在掌握了可靠的资料之后,又要拿出文彩笔墨,钩沉探秘,精心写作,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地加以描绘。要做到引人入胜,避免枯燥沉闷的叙述。对此,我感到两位作者所作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他们在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不时生发一点感慨,发表一点议论。只要能做到恰到好处,往往能成为点睛之笔。
正因为这样,当我读着这一篇篇特写时,有如翻开厚厚一本岭南民俗、风情、经济、文化的生动画卷,各种故事、人物异彩纷呈,特色浓郁,加上文中配以大量岭南本土历史文化的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令人增加形象、直观的感受。往日的“新闻照片”也就继续发挥其作用,“旧鲜”变新鲜,使人增加了现场感。
由于作者的苦心经营,《羊城后视镜》中的不少篇章具有吸引人的力量。通过他们的探秘追踪,抽丝剥茧,那些随着岁月流逝而变得模糊起来甚至被湮没了的物事,变得清晰亮丽,光彩照人。从化钱岗古村落中宋代陆秀夫后人的宗祠——广裕祠,为什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奖**名?广州**码头——天字码头怎么修建,林则徐、孙中山当年到达和往来天字码头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全国唯一的花岗岩哥特式建筑圣心堂——石室是怎么修建起来,又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黄金宝地“财厅前”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发生了多少牵动人心的风云变幻?著名的粤海关大钟楼的钟声是怎么“哑”了又重获新声?经典的电影《羊城暗哨》是怎么拍摄成功的?新中国**支轻音乐队“岭南轻音乐队”是怎么诞生,又是历经怎么样的坎坷以至夭折,部分成员被分配到殡仪馆当送葬乐手的?1962年陈毅在广州越秀宾馆向知识分子行“脱帽礼”的情景是怎样的?今天全城飘香的玉兰花是怎么从贵人的庭园广栽到大马路边的?名酱园致美斋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承担了什么“绝密任务”?这些数不尽的精彩往事,各以它本身的故事,吸i1着我阅读下去。还有关于广州人的饮茶、当街喝凉茶、吃烧鹅、吃螃蟹、女子梳头打扮的变化、婚俗变迁、种桃花、春节花市、醒狮店、瓷相店,等等,都有一串串的故事,有淋漓尽致的描绘。
再说,这些特写中所涉及的各界人物很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外,像充满改革创新精神和创作了大批优秀乐曲的广东音乐大家吕文成;持“独乐莫如众乐”,热心护宝、献宝的商承祚,“南筝”领头人陈安华;还有音乐大师马思聪,石湾陶艺大师刘传、刘泽棉;摄影大师钱万里,等等,也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展显了一幅幅美好的心灵世界。特写中还写了周恩来、邓中夏、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写了省、市领导人陶铸、陈郁、朱光、林西,老导演王为一、卢珏,老作家陈残云、华嘉,老演员冯喆、狄梵,老园林工作者韦国荣、刘焰骏,老音乐工作者黄锦培、罗九香、梁建志、李拔群,老干部陈恭、陈超,以及摄影发烧友“木棉陈”等等,他们都为开发、铸造羊城文化和美化花城而辛勤耕耘,两位记者在特写中记录了他们的劳作和心血,正是情理中事。
以上是我在读罢《羊城后视镜》后的一些感想,拉拉杂杂,一吐为快。我赞赏杨柳、吴绿星的敬业精神,赞赏他们对新闻采写所作的探索,以及对图片的着意搜集和精心安排。这些都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我历来对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人怀有敬意,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两位记者报道了羊城历史文化的沧桑岁月和嬗变发展,使人们从变化中看到时代在前进,岁月在更新。不变,就会落伍;变,才能创新,才有希望,这就是与时俱进。但有一点又是不可移越、不能变的,这就是不论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奋发向上,走向真善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充满信心,相信美丽的羊城明天会更好!
吴绿星(笔名:鲁陆、老鹿),生于贺州,祖籍广东惠州。1980年始到羊城晚报工作,大部分时间在综合副刊部,曾任副刊部副主任。现为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业余时间也摆弄一下笔墨,1985年,与画家卢延光合作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一百帝王图》、《中国一百神仙图》,广获赞誉,1995年由香港亚太图书有限公司翻译成英文版在世界各地发行。1986年为新世纪出版社编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获优秀读物奖;1988年在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日常实用口才》一书,获中国图书金钥匙奖等等。此外,1989年与人合作创作的十六集电视剧《江夏女盗》,在全国播映。
从2001年起,采写广州题材文章。想的是为振兴岭南文化敲几声边鼓,尽一份老报人的微薄之力。目录
《濮仲谦传》内容简介: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濮仲谦,明清时期的雕刻家,他擅长浅刻与毛雕的竹刻技术,文人
《红头发的N》内容简介:致敬《绿山墙的安妮》、献给每一个大孩子、引发200万人强烈共鸣、在韩国畅销超10万册的治愈系插画书。每个
海 本书特色 本书系由陈子善、蔡翔主编,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作品中攫取精华篇目,按主题分为:《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
《知道点世界文学》内容简介:英国诗歌的奠基者是谁?为什么巴尔扎克号称文学界的拿破仑?为什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爱在拉萨 本书特色 援藏干部作为和平年代*可爱的人,本书以马新明、孙伶伶六年援藏经历为主线,记述了这对博士夫妻心存家国情怀奉献边疆的奋斗历程;副线则以蒙太奇、意...
幸得诸君慰平生 本书特色 以为活着是为了收悉美。某公笑叹,什么是美?即“不知生活艰辛”。我点头,但转头还得给他补半句,“或佯作不知生活艰辛”。这本书就是这么个情...
《《亚太战争审判》全纪实》内容简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第一次以影像的形式全景式展示了同盟国在亚太地区对日本军队战争暴行
《中华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这是以纯白话的通俗语言,从现代人的角度撰写的一部通史性的著作。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到历经荣辱兴
爱眉小札 本书特色 徐志摩先生是一个多情的诗人,他把恋爱生活看做生命中*重要的部分,而他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女士的恋爱事件,更是文坛上所熟知的韵事。他们在未...
鲁迅全集(十六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
智慧.烛照世界的灵光-智慧博客-第5辑 本书特色 《智慧,烛照世界的灵光》是由文心出版社出版的。阅读《智慧博客》。就是品味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心态;就是品读社会...
黑暗的声音 本书特色 **人称书写从矿工到北漂再到《南方周末》记者的个人成长史记录矿难以外的矿工生命悲歌在地心的黑暗中用书写和阅读温暖自己守望浩瀚的人心,叩问无...
子恺随笔-(下) 本书特色 《缘缘堂丛书:子恺随笔(下)》以《缘缘堂随笔》为底本,另外增加了一些丰子恺其他的随笔性文章,是子恺对于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缘缘...
大历诗略笺释辑评 内容简介 一、本书采用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居安乐玩之堂初刻本为底本。二、《大历诗略》收录三十二位诗人的五百二十六首诗歌,此次予以全部整理,以期...
白落梅-陈迹·清欢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隐世才女白落梅继 林徽因、张爱玲、三毛的“传记三部曲”之后,首度转型书写传统文化;以唯美文笔,写尽世间风雅之物, 诠释风雅...
《诗人》内容简介:博尔赫斯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诗歌代表作,也是他获得世界声名之后出版的作品,严格来说是诗歌与散文的集合
《中诗英韵探胜(第2版)》内容简介:百年来,北京大学与中国的科学、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遥远的莫斯卡:棕皮手记:201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大地深处、米穷日寺、建水小记、峻巴村的打渔人、开始之地——玉溪记、过小日子的上海、黄山教堂、在...
苏轼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单独成册,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配以与诗词意...
朱自清散文集 本书特色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