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将公共性视为政治的一项普遍属性以及衡量政治文明的尺度。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能较多体现公共性的思想观念(包括但不限于公观念)可以被称为公共观念。其特色有:美好社会政治理想体现了明显的公共性;在国家治理上,强调对公共性原则如天道、民心的遵循;对可能破坏政治、国家公共性的权力及其人格化代表君主,依据公共性原则即道义进行制约;在国家公共性的实现上,主要依靠圣明的君主以及习圣学、守正道;有强烈使命感和献身精神的士人群体。其局限也很明显:社会政治理想的空想性过强;国家治理所依据的有公共性意义的原则科学性不够。其贯彻也主要靠统治者的自觉;以道义对损害公共性的行为进行制约的力度、效度不好,且制度化不够;圣君难有,士人处于依附性合作地位,且文化人格有缺陷,无法完成其公共性使命。
刘学斌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从社会性、普遍性角度重新界定了公共性,将其拓展为一个有更广适用范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存在丰富的公共性内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也存在着公共观念,进而从集中体现、施政原则、制约机制、社会依托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公共观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局限性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
不仅社会生活需要和谐,政治生活也需要和谐。政治和谐指政治领域中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对政治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政治学理论看来,政治的产生与人们之间利益分化,社会严重分裂,社会矛盾、冲突剧烈有密切关系。政治就是要控制社会矛盾、冲突的程度,使之不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生存。同时,政治也是处理人们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的一种方式。所以,政治既是矛盾和冲突的产物,又是处理、控制矛盾和冲突的方式。这决定了政治领域中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要实现政治和谐更困难,但也更有价值。政治的和谐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统治者都有好处。所以,社会和谐、政治和谐实际反映了人们的共同、普遍愿望,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因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利益、地位差别较大,彼此间关系的对抗性较强,政治和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民众,大多希望社会和政治的和谐,而不希望社会和政治陷入激烈的矛盾、冲突、对抗、纷争之中。因而,政治思想家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和政治状态一般是有序的,更是和谐的。
社会政治理想中突出强调和谐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墨家和法家对秩序更为注重。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一种突出的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追求社会和谐的和合文化。”“‘和’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贵和精神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一。”据称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充分认识到了和谐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在社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和谐的意义、对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追求和谐遂成为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文化追求的和谐是一种全面性的和谐:从每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到人我和谐,从社会和谐到政治和谐,从一国内部的和谐到万邦和谐,从人类社会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社会政治领域的和谐尤为重要。儒家很早就认识到和谐的价值,并将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儒家所主张的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社会和政治和谐等。可以说,对和谐的追求贯穿于儒学,是儒学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儒家所主张的诸种和谐中,人自身的和谐是起点,社会和政治的和谐是目标、终点。
在个人修养上,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认为君子和小人在德性上有根本的不同,君子的特性是和,小人的特性是同。这实际指出了和与君子的高度关联性。不仅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在社会政治上,孔子也要求和。他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认为如果人们相处和睦就不会显得人少了。儒家经典《论语》中还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说这句话的是有子而非孔子,但该言论符合孔子的思路。这实际是强调以和的精神来处理社会政治关系。儒家认识到了,如果没有礼则社会、政治秩序就无法维持,而如果只讲礼,则社会等级间的关系可能过于紧张,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要强调和,以缓和矛盾和紧张关系。
……
刘学斌,男,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山西人氏,现居天津。先后求学于山西大学、南开大学,获管理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又于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研究人员,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期刊《政治思想史》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性平淡,好读书,喜思考,涉猎甚广,不为学科所限,然关注点始终如一,即文化传统、政治心态、政治行为、政治系统间的交互作用。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通过详细全面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展示出西班牙在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统治时
揭秘中国-I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别样的行业,别样的社会,别样的中国!“裁员顾问、金牌牵犬师、八宝山入殓师、五毛党、私人飞机顾问”,朋友侃侃而谈,你是否满头雾水...
汉江血-朝鲜战争全景纪实-II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的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从宏观角度展示了朝鲜战争的荣与辱,披露了...
《健康咖啡吧:慢病与生活》内容简介:本书根据老年人慢病特点,采用独特、轻松的“咖啡吧闲聊”方式,指导老年慢病患者正确管理自
美国研究丛书-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整体的角度考察美国学的学科成长、美国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和美国学界研究美国政治的主要方法论和发...
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 本书特色 殷世龙主编的《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军用标准的规定,系统阐述了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内...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是从西方当代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和学者*具代表性、*为深刻、影响*大的论述中精选出来的。所选文章...
宋代的家庭和法律 目录 前言总论何谓“唐宋变革”家庭篇族谱与社会科学研究论族谱选录人物的标准北宋吴越钱家婚宦论述从赵鼎《家训笔录》看南宋浙东的一个士大夫家族浅谈...
《非道德的政治》内容简介:◆为何政治经常是非道德的? ◆如果不能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理论的现实关怀性不仅会备受质疑,生而为人的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史料全编(1915-1923)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用内容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将中日“二十一条”交涉这一二十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系统全面的...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内容简介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黑道掘金术-解剖人性诡诈的潜规则 本书特色 赵鹏程所著的《黑道掘金术——解剖人性诡诈的潜规则》在写作过程中一直试图回避一件事,即不把黑社会的意识形态浪漫化,而只...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孤军捍淞沪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沈铁、黑马编*的这本《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
中国近代军系丛书奉军(单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后一个掌权者 土匪出身的一代枭雄“东北王”张作霖,两次直奉战争...
名机档案-中国航空博物馆馆藏名机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袁强主编的《名机档案:中国航空博物馆馆藏名机背后的故事》坚持历史的真实,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生动的文字,既注...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1上高会战上高飞虎旗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萧瑶编*的《上高飞虎旗(1941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
古来征战几人回:亲历滇缅抗战 内容简介 “为完成征服中国,要进行彻底作战和完全封锁中国”,日军入侵缅甸.试图切断滇缅公路,完成前后夹击中国。为保住生命通道,在l...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列国志-新版-内赠数据库体验卡 本书特色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部海湾南岸,是沿海及内陆地带七个酋长国的联邦制联合体,是...
英国航空母舰史-世界舰船 本书特色 海人社编著的《英国航空母舰史》是第71集,以大量富有魅力的照片,图文并茂地概述了英国海军从初创期由商船而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
迈克尔•G•罗斯金(Michael G. Roskin),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莱康明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教授。在政治科学和比较政治学领域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