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罗姆与表姐阿丽莎自小青梅竹马,偷偷地彼此爱恋着,他们的爱情也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他们以全部的纯真与热情,一心只想为对方而变成更好的人。但爱得愈深,愈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不完美,尤其是当阿丽莎目睹了母亲与他人私奔、妹妹过着平淡而又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生活后,而愈加不能忍受任何阻碍通往完美爱德的崎岖,她甚至将自己的存在看作杰罗姆穿越“窄门”、接近上帝的障碍。于是她转向迷狂的宗教信仰,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选择了逃离,*终孤独死去……
窄门:达到幸福的爱情之路
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作品
“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马振骋译作
导读:何种幸福,怎样完美?/ 罗岗 1
一
我在这里叙述的故事,别人可以做成一部书,在我则是全身心投入的生活经历,我的道德观念也受到重大挫折。因而我只是把我的回忆草草写下,有的段落支离破碎,也不求助于任何虚构去补缀拼凑;我说出这些往事,原不指望有多少乐趣,任何矫揉造作的努力更会把仅剩的乐趣一扫而光。
我丧父时还不到十二岁。母亲在父亲行医的勒阿弗尔市里再也没有什么眷恋,决定搬到巴黎去住,她认为我在那里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业。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租了一套小公寓,阿斯布尔顿小姐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弗洛拉·阿斯布尔顿小姐没有家,起初是母亲的教师,后来是她的伴侣,不久成了她的朋友。这两个妇女都是面容温和凄恻,我随同她们一起生活,她们在我的回忆中总是像穿着丧服似的。有一天,我想,已离父亲过世很长一段时间了,母亲用了一条玫瑰红缎带换下晨帽上的那条黑缎带。
“哦!妈妈!”我惊呼,“你用这个颜色难看极 了!”
第二天,她又缀上了一条黑缎带。
我的体质向来孱弱。妈妈和阿斯布尔顿小姐时时刻刻操心的,就是防止我别累着了,这份操心没有使我变成懒汉,这是因为我实在喜欢学习。刚入初夏,她们两人一致认为是我到乡下去的时候了,我在城里脸无血色;将近六月中,我们前往勒阿弗尔附近的封格斯马尔,每年夏天布科兰舅舅在那里接待我们。
布科兰一家住的是一幢白色三层楼房子,跟上两个世纪的许多乡村房屋很相像;四周一座花园,不很大,也不很漂亮,与诺曼底的其他许多花园也没有明显的差别。房子朝东对着花园前面,开了二十来扇大窗子。后墙也有那么多扇窗子,两侧没有。窗上都是小玻璃格,有的是不久前新换的,在发黑发绿的老玻璃格子中间显得很刺眼。有几块玻璃上有瑕疵,被亲戚们叫作“砂眼”;通过砂眼看出来的树弯弯扭扭;邮差经过砂眼前面会突然变成驼背。
长方形的花园四周有围墙,在房屋前面形成一块绿荫覆盖的大草坪,绕着草坪是一条沙砾路。这边的墙头砌得矮了下去,可以看到包围花园的农庄院子,按照当地的做法,一条山毛榉道路作为院子的边界。
房屋背面朝西,花园布局更为舒展,南面贴墙的果树前是一条鲜花盛开的小径,有一排葡萄牙月桂树和其他树做的厚屏障,挡住了海风。沿北面的墙边另有一条小径,伸入树枝下面不见了。我的表姐妹称它为“暗道”,一过黄昏都不愿意冒险再往里面钻。这两条小径都通往菜园,菜园是花园的延伸,不处在同一平面上,要走下几级台阶。然后,菜园尽头的墙上开有一扇小暗门,墙外是矮树林,山毛榉道路的左右两侧都可以到达那里。从西面的台阶,目光越过连接高原的灌木,欣赏到满山遍野的庄稼。离此不远的地平线上,一座小村庄的教堂,黄昏风静时,有的房屋冒出袅袅炊烟。
夏季,每个晴天的晚上,我们在饭后到“下花园”去。从小暗门出去,坐到路边的一条长椅子上,在这里乡野景色几乎一览无遗;舅父、母亲和阿斯布尔顿小姐坐在一座废弃的泥灰岩矿的茅草棚顶旁边;眼前的小山谷里雾气弥漫,远处的树林上空夕阳余晖。然后我们又到已经昏暗的花园角落里停留一会。我们回去,在客厅里见到舅妈,她几乎从不跟我们出去……对我们孩子来说,晚间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我们在各自的房间里经常还看书,过后会听到做父母的上楼的声音。
我们白天的时间不是在花园里过,就是在“学习室”里过,那是舅舅的办公室,里面放了几张课桌。表弟罗贝尔和我并排坐着做功课;在我们后面是朱丽叶和阿丽莎。阿丽莎比我大两岁,朱丽叶比我小一岁;罗贝尔在我们四人中年龄*小。
我在这里叙述的不是我的*早的回忆,但是只有这些回忆与这个故事有关。我要说正是父亲去世的那年这个故事开始了。可能是丧事,也可能即使不是自己悲伤,至少是见到母亲悲伤,使我的情绪过分激动,也唤起我心中其他新感情:我过早地成熟了;那年我们又来到封格斯马尔时,朱丽叶和罗贝尔在我看来还稚气未脱;但是看到阿丽莎时,我突然明白我们两人都已不是孩子了。
是的,这是父亲过世的那年,我们到了不久,母亲跟阿斯布尔顿小姐的一次谈话使我记得那么清楚。母亲和她的朋友正在房间里说着话,我意外地闯了进去。她们在议论舅妈;母亲很生气,舅妈没有戴孝或者那么早就脱了孝。(说实在的,要比科兰舅妈穿黑色就像要母亲穿亮色,对我都是无法想象的。)据我记得,我们到的那天,吕西尔·布科兰穿一袭薄纱长袍。阿斯布尔顿小姐一向做人随和,竭力给母亲消气,怯生生地找理由:
“其实,白色也是服丧啊。”
“她披在肩上的那条红围巾,您也说是在服丧吗?弗洛拉,您真叫我光火!”妈妈大叫。
我只是在暑假那几个月里跟舅妈见面,无疑是夏天的酷热,使我看到她总是穿着单薄、大开领的紧身衣,舅妈这件袒胸露背的衬衣要比披在裸肩上的鲜艳围巾,更叫母亲义愤填膺。
吕西尔·布科兰长得很美。我保存着她的一张小画像,完全是她那时候的模样,按照她的习惯姿势侧身坐着,神气那么年轻,简直可以认为是她女儿的姐姐。她头斜靠在左手,一只小指头矫情地弯向嘴唇边上。浓密的鬈发半挂在后颈,由一只粗眼发网罩住。松松的黑丝绒颈饰上挂一枚意大利镶嵌画纹章,垂落在衬衣的开胸处,黑丝绒腰带上扎着一只飘动的大蝴蝶结,一顶宽边软草帽用带子系在椅背上,这一切更显出她的青春。右手下垂,抓了一部合拢的书。
吕西尔·布科兰是克里奥尔人[1]。她不是从来没见过,就是很早失去了父母。母亲后来跟我说,她是个弃儿或者是个孤儿;伏蒂埃牧师夫妇没有孩子,领养了她,离开马提尼克岛以后不久,也把她带到布科兰家定居的勒阿弗尔。伏蒂埃和布科兰两家常来常往;舅父那时在外国的一家银行供职,只是在三年以后,回到家来才遇到了小吕西尔;他迷上了她,立刻向她求婚,叫他的父母和我的母亲大为难过。吕西尔那时十六岁。这期间,伏蒂埃太太生过两个孩子,她开始为他们担忧,生怕受养女的影响,养女的性格变得一个月比一个月古怪:此外家庭收入也不富裕……这一切都是母亲对我说的,为了向我解释伏蒂埃一家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弟弟的求婚。此外根据我的猜测,年轻的吕西尔开始叫他们非常难堪。我了解勒阿弗尔社会,不难想象大家如何接待这个妖艳动人的少女。我过后不久认识到伏蒂埃牧师温和、谨慎又天真,不善于钩心斗角,面对罪恶束手无策——这位老好人后来被逼入了绝境。至于伏蒂埃太太,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她生下第四个孩子后在产褥期死去,这个孩子跟我年龄相近,后来也成了我的朋友。
吕西尔·布科兰很少参加我们的生活;她只是在中饭以后才走下楼来;她立刻躺在一张沙发上或者一只吊床上,伸直着身子挨到傍晚,再起身时也是懒洋洋的。她有时在没有一点汗气的前额上盖一块手绢,好像要吸掉上面的水分;手绢做工精致,散发香气,叫我闻了舒心提神,不像是花香,而是果子香;她有时从腰带里取出一面活动银盖小镜子,它跟其他杂件串在她的表链上。她照镜子,用一个指头碰碰嘴唇,沾一点口水,使眼角润湿。她经常拿了一部书,但这部书几乎总是合拢的,书页中夹着一片玳瑁书签。有人经过她身边,她的目光不会从梦境中转过来看你一眼。经常从她松弛或疲劳的手里,从沙发的扶手或裙子的褶裥,那块手绢,有时又是那部书,或一朵花,或那个书签,跌落到了地上。有一天我捡起那部书时——我要跟你们说的是一则童年回忆——看到这是诗集,面孔都红了起来。
晚餐后,吕西尔·布科兰不走近我们一家人围坐的桌子,但是坐到钢琴前,弹奏肖邦的缓慢的玛祖卡舞曲自得其乐;有时节拍戛然而止,她身子一动不动停在一个和弦 上……
[1]法国对安的列斯群岛等殖民地白人后裔的称呼。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巴黎。1891年匿名出版《凡尔德手册》,开始了写作生涯,一生创作小说、戏剧、游记、诗歌、日记、信函等各类体裁的作品百余种,代表作有小说《违背道德的人》《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日尼薇》《浪子回家》,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1947年,他凭《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译者简介: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萨巴蒂埃、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洛朗?戈伐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静默之声 本书特色 1)作者被《出版者周刊》评为“新生代之星”;2)被誉为温暖了美国、英国、瑞典、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波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
《回响》内容简介:一桩凶杀案让女警察冉咚咚穷思竭虑,追查真相的她同时陷入了婚姻的迷局。小说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案件与情
《看不见的美国》内容简介:在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珍妮·拉斯卡斯问一个名叫斯密提的矿工:“人们对你们了解得这么少,你觉得
《呼啸山庄》内容简介:《呼啸山庄》(1847)被评论为以散文写成的诗作,主要讲述两位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之间舍生忘死的
《古龙文集·欢乐英雄(上下)》内容简介:脑子似乎少根筋的郭大路!有一肚子秘密的燕七!穷得一分钱都没 有,却仍然很好客的王动!
楼兰绘梦-2 本书特色 ★《寻找前世之旅》作者、青春小说作家Vivibear虐哭十万粉丝的唯美古言力作。★小说以楼兰少女那罗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那罗与楼兰两...
《敲响密室之门2》内容简介:本以为是密室杀人案,墙上却开了一个大洞,凶手的目的是什么? 年轻女性在公园被害,她佩戴的“不可能
返城年代-(上.下两册) 本书特色 自省与救赎:梁晓声知青文学终结篇中国政坛中坚力量——返城知青的精神缩影央视、btv同名电视剧即将隆重开播“上山下乡”的艰苦生...
《有顶天家族》内容简介:京都狸猫名门下鸭家族在功勋卓然的父亲下鸭总一郎意外身故后,留下了母亲和四个不成才的儿子。老大矢一郎
《神探四侠历险记(04):旅馆惊魂》内容简介:林薇儿的姑妈在一个小城里开着一家很大的旅馆,生意一直不错。这一天,神探四侠正在
《命运的长线》内容简介:“我”出生于二战结束那年,在东京九段的花街长大。母亲是一家叫做“八重”的料亭的老板娘。母亲与来店里
科玛 本书特色 在《科玛》中,比约德的文笔更加成熟,而她的作品在所有当代科幻中,也是耐读的。——美国《出版商周刊》《科玛》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但随着作者将故事的...
谋杀之石 本书特色 露易丝·佩妮(Louise Penny),加拿大侦探小说女王,1958年生于多伦多,曾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担任记者多年,2005年发表处女作“伽...
《恋人们的森林(森茉莉作品)》内容简介:“写作着的洛丽塔”森茉莉短篇小说集,内含四部短篇。其中《恋人们的森林》《枯叶寝床》
骄娇无双-(全三册) 本书特色 谢家十八,名满京华。世人眼中的天下**美男子,体弱多病,风华绝代。然而…她却知道他背负着的雄心壮志。黄帝之后,姬姓...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张天翼代表作--华威先生 本书特色 走了一天两晚。脚板起泡,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结成一块厚皮,和袜子死死贴住,袜子脱不下来。……身上满身虱子...
1号死亡 本书特色 本书是詹姆斯·帕特森“女子谋杀俱乐部”中的**部。情节离奇曲折,揭示了美国上流社会背后的阴暗、丑陋、变态一一俱现,骇人听闻。环环悬疑穿插其间...
那多-把你的命交给我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精神悬疑类作品精神病人和你,谁看到的才是世界真相?!用无可争议的证据,击碎我们的理性认知看透本质的可怕结局,是陷入癫狂!...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版)》内容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是一部举世闻名的纪实文学红色经典。本书真实记录了斯
宣统皇帝-(珍藏版) 内容简介 冕旒稚子已荒唐,傀儡衣冠更可伤。额手雄鸡唱彻后,神州从此无君王。——富察·鹤年先生作《清帝十二咏之十二·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