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章的《文体形式论》是我国部基于形式美学的理念与方法研究此类问题的学术著作。本研究认定文体是语言的小筑,因此也是文学的形式存在,将其作为形式展开美学研究属于题中之意。于是,本研究针对晚近以来出现的新文类、新现象与新问题,阐发了文体作为形式存在的美学表征。
★中国是一个“文体论大国”。在古代,文体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五四新文学以后,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下,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文体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关于文体研究方面的丛书更为少见。本套丛书梳理千年文脉,汲取古代文学传统精华,立足于现当代文本分析,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具有开放意识与现代精神。“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是一套既具开创性、原创性、探索性,又有重大理论价值的丛书。它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的文体研究,增强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提升中国当代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文化自信。——林非,著名散文理论家,原中国散文学会会长、鲁迅研究会会长★文体研究,既是古老的课题,也是崭新的学术领域。它的优长在于可以避免文学研究的空疏,让文学落到实处,回归到文学自身.o因为文体是语言的存在体,是文学直观的审美表现,也是作家心智的外化形式。所以,文学的进步往往表现为文体的进步,文学的革命离不开文体的变革。本丛书抓住了文体研究这一根本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我国现当代文学在文体方面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前瞻性和学术探索精神。本丛书的出版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希望它能成为新时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口。——孙绍振,著名散文理论家,原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文体形式论/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写作是人类的思想和感情外化为符号的活动。既然是“外化”,就要有精神外化后的物质载体,即写作的载体。从“结绳记事”开始,人类把“事”记录在“绳”上,“绳”实际上就成了“事”的载体。此后,龟壳、兽皮、岩石、陶皿、竹简、布帛等原始质料,都曾经是人类写作的载体。由于这类原始载体十分笨重,不便于写作及其传播,所以,直至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写作才有了*适宜的载体。纸张的轻便性和印刷术的快速复制使写作变得十分便利,使作品有可能广为传播。所谓“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文明史”,指的就是上述以原始载体和纸质载体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史,其中,纸质载体则是记录和传承人类文明之*适宜、*稳定和*主要的载体。网络写作的载体不仅不是龟壳、兽皮等原始质料,也不是传统的纸质印刷,而是刻录在磁盘上的电子数据。无论是写作的原始载体还是纸质载体,都是一种可视、可感、可触摸的物体。作者在纸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读者在阅读白纸黑字的过程中心旌摇荡、浮想联翩,所面对的文本载体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不需要假借什么中介而直接面对的真实存在。然而网络写作的电子载体则不然,作者和读者所面对的电脑屏幕只是它的外在(显示)形式,它的真正载体是磁盘上的电子数据,而磁盘上的电子数据并不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觉,必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电子程序)才能显示出来。这一系列复杂的电子程序“中介”,实际上就是网络写作所面对的“虚拟世界”。写作活动中的作者、读者、文本、现实等,正是在这个由电子数据所构造的世界中被虚拟化了,他们可视、可感、可触摸的真实性被电子数据所构造的世界遮蔽了。于是,人们对于纸质写作(特别是作者和文本),总有一种“追问真实”的愿望和情结,这就是经久不衰的“考据学”;而对于网络写作(包括作者和文本),“考其真伪”则大可不必。这是因为,网络文本及其作者已被电子世界虚拟化了,“虚拟性”本身就是网络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电子载体决定了网络写作的虚拟性,没有虚拟便没有网络写作。正是这种虚拟性,才使网络写作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正是网络的虚拟性,才使网络写作不可能获得现实的名利回报。总之,虚拟性是网络写作的重要特征。原始写作和纸质写作之所以能够记载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因为它的载体具有恒久性。无论是原始载体还是纸质载体,被铭刻或记载下来的文字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恒久性,除非着意改动或载体腐朽否则不会变化或丢失。原始载体和纸质载体的文字即使变化或丢失,人们总能设法使其复原或重新面世,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传统写作所具有的“追问真实”的情结。网络文本就不同了,它随时都有可能被人修改得面目全非,或被网络管理员删除得无影无踪,或被某种病毒席卷而去,然后通过E-mail扩散到四面八方,以至于说不定在另外的网站或陌生人的信箱里发现你的写作文本的踪影或变种。网络文本就是这样漂移不定,是一种随时可能改变面貌或时隐时现的“怪物”。因此,它当然也就不可能具有原始文本和纸质文本的“传世”价值和“文明载体”功能,传统文本的“传世”价值和“文明载.体”功能在网络文本中不复存在。重要的是,电子文本的这种漂移性使网络写作成为一种即时的“快餐文化”,历史的深度被网络写作的即时性消解了、平面化了。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网络写作也有可能写出具有历史深度的作品,问题是即使出现了这类作品,它也不可能在网上永久地保存,除非将其下载到软盘或光盘上,或者通过打印机将其转化为纸质载体。但是,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要论述的“网络写作”的范围,从网上下载或被纸质载体转化后的文本已经不是网络文本了。……
赵宪章,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历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主要从事形式美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著有《文艺学方法通论》《西方形式美学》《文体与图像》等。
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之一,全书共分10个篇章,主要介绍了李欧梵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看法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二十世...
风云(第二部):15 本书特色 《风云》是香港漫画宗师马荣成的代表作,该漫画集武侠、科幻、神话于一身, 为香港漫画销量之冠。更先后改编为小说、电影、游戏、电视,...
内心活动-文学评论集 内容简介在《内心活动》中,不管是写到塞缪尔·贝克特、罗伯特·穆齐尔或索尔·贝娄,库切都给自己一个任务,就是审视哲学家胡塞尔所称的“欧洲人文...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市场与贸易 目录 目录一星罗棋布的集市1市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市邑、墟集、草市2市镇来历与名称溯源3市镇大发展分布不平衡4综合市镇众物...
《游戏设计:筑梦之路·万物肇始》内容简介:《游戏设计——筑梦之路·万物肇始》为“网易游戏学院?游戏研发入门系列丛书”中的系列
这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
布尔加科夫(1891~1940)Bulgakov,MikhailAfanasievich俄罗斯作家。1891年5月14日生于基辅一知识分子家庭,1940年3月1...
比较诗话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论比较诗话学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价值;诗话;诗话学;东方诗话与儒家文化;东方诗话与佛教文化;阿拉伯诗学与伊斯兰教文化;东方诗...
《现代画家》(1843-1960)是一部杰出的艺术评论作品,它的面世引起了艺术界、学术界强烈的轰动。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从文艺复兴到
20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949-2000)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949-2000):文学卷》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
かつて北の魔物を総べていたブラッドは、60年前の寺院による魔物狩りで、洞窟の中に封印されていた。そして、「この世で一番純粋
穿越神秘的陕西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从北京到保定;穿越直隶;越过山西的长城;苍凉大地;前往太原;尧舜之国;成吉思汗兵败之地等。穿越神秘的陕西 作者简介 弗朗...
《如彗星划过夜空》内容简介:《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
先秦两汉文学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部断代文学史,是在对过去比较长期的中国文学史教学的认识的基础上写成的。我讲授中国文学史始于一九五四年,先是在外系如教育、历...
鲁迅学术经典全集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部小说史专著,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被蔡元培称...
大将和海狗子两个小海碰子的碰海生活是艰辛而又危险的,同时也是自由、快乐、令人神往的。当他们回到岸上,回到城里,他们的家庭
“什、什么?你就是新来的狱警……?”一瞬间,鬼尚忽然明白了什么。“难不成……把我送进绝翅馆里的家伙是你!?”雅人抿唇微笑
《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经学、儒学、特别是研究《诗经》学与礼文化的热潮中,江林博士的《(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是一部独特的...
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 本书特色 克默德的机智妙语和旁征博引令人印象深刻、心满意足……它讨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和文学文化,据我所知,比其他任何著述更细微,更敏...
五号屠场 本书特色 所有这些信息之间没有任何特殊关联,但作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裁剪下来,这样,当你同时看到所有这一切时,它们会产生一种美丽的、出人意料的、深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