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讲述了黄惜时在小河边偶睹一女子之曼妙,心向往之,怅惘中登上去北平读大学的火车,竟巧遇白行素,相谈甚欢,抵京后继续追求不舍,上了同一所学校。北平的交游令惜时很快意识到金钱的威力,虚荣所至冒充大少,为漂亮的交际花米锦华挥霍无度,无视父亲的辛劳,不停要钱。黄父到北平探望,惜时嫌其老土,在米面前竟假作不识其父,后被米识破,愤而分手。父子亦断绝关系。惜时心中郁闷出门寻欢,竟染上梅毒,花光积蓄贫病交加,以至流落街头。深感愧恨难当,发愤做了徒步旅行家。
张恨水著的《似水流年》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现代性”强,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他对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
《似水流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回 秋水望穿采菱舟去 栏杆依遍拂面香来话说一年之中,*可爱的是春天的四五月和秋天的九十月,那个时候,都是不寒不热、起居合宜的日子。平常的人说到江南,都觉得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以春天为可爱。其实江南春天,又有一件可厌烦的事,便是雨天多似晴天,家居既闷,出游又有所不可。若是秋天呢?江南**是不像北方冷得那样快,第二是天高气爽,也没有连绵不断的风雨。在这时候,以近乎有水的地方,风景*好。在这《似水流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开幕的时候,便是江南一个水村,水村位在两个湖汊港里,港里的青芦长得有人样高,在绿色里面,带着一点儿焦黄,有些早开的芦花,由绿丛中伸出很长的直茎,迎风摇摆,这便暗示水边人家已是秋深了。青芦外面是水,有些近村的渔船直撑到芦叶里面去,一点儿船影也不看见,只有船上烧茶饭的柴烟,由芦里冒出来,或者船头上那根插船的篙子,伸人空际,会让人知道有船。这村里有一个少年叫黄惜时,他就*爱这芦里藏着渔船的生活,他原是一个中学毕业生,暑假期中,很想到北京去投考大学,无奈自暑假以前,京汉津浦两路就因为发生了军事交通断绝。他的父亲黄守义又不主张他走海道,因此耽误下来,还守在乡下。他自十六岁进中学而后,就不曾在家里经过三秋天气,现在乡居,由中秋又到了重阳,不断地发现家乡山水之美。这日,正是天晴,他带了几《似水流年/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一人到小船上去看,将书看得久了,未免有点儿倦意;偶然抬头,只见对岸芦丛上,零落不成行的几棵枫树,那叶子都红了一大半。湖上的西风吹了过去,将那满树的红叶都在半空里打战,灿烂飞舞。惜时看着很有趣味,便想把船撑过岸去,泊在那枫树下,去领略红叶的颜色。于是放下书本,站到船头,拔起篙子,一篙点在岸上,船就由青芦丛里倒退出来。船到港中间,水很深,篙子使用不大利落,放下了篙,正要扶起桨来,划过港去,只在这时,却听到青芦丛中有一阵笑语之声。原来湖的汊港多半是弯曲的。惜时泊船之处,又正在一个之字形的拐角地方,所以船在水中央,被芦洲挡住,却看不到上流的来船。惜时听那笑语声,分明是两个女子,同村子里虽然也有妇女们能够驾船的,然而这里是不出鱼的所在,只浮水面满铺着野菱角罢了。自己只管犹豫,船就让流水横过头去,在原地方流下七八丈路,赶忙拿起篙子,在船头上一拦,将船头横了过来。自己只顾撑自己的船,却忘了上流头已经有船下来,这里将船横过去,恰好上流头那只船横着双桨,顺流而下,两下一凑合,看看便要碰上。惜时一阵手忙脚乱,连忙将篙子一伸,点住了来船,同时,来船也有人拿了短桨,将这里的船也顶住,两船缓了势子,慢慢地靠拢。惜时这才有工夫看那船上的人,果然是两个妇女,一个将近四十岁,犹是乡中人打扮;一个却是剪发少女,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翻领的粉红短褂子,两袖露出圆藕似的胳膊。在这水面上,*是红色的衣服看着鲜明,这样一个时装女子,又是乡中向来不经见的,突然遇到,不由人不吃一惊。那个中年妇人在船艄上扶着桨。前面那个少女坐在浅舱里。面前两个竹篮盛满了两篮子鲜菱角,这不必说,是在湾子里采了菱角回来的了。那少女手上也拿了一支短桨,她抬起一只手来,笑嘻嘻地理着纷披到脸上的短发,掠到耳朵后头去。只在她这一抬手之时,那一弯玉臂格外地显着欲红还白,正和那个苹果色的圆圆脸儿,露出筋肉之美。在惜时这样赏鉴时,那中年妇人在艄上催着两支桨悠然而去。惜时扶着篙子,忘了撑船,只是奇怪起来:这乡下哪里有这样一个女子?心里想着,只管向着下流看去,一直望到那船快要抵这一湾港汊的尽头,船只有一只野鸭那样大。他忽然省悟,何必这样呆?这船知道到这里来采菱角,当然船主住在不远的地方,我何不划了船紧紧地跟着?无论如何,我总可以找出她家在何处。正在这里想着,忽有人在岸上大喊道:“惜时你看什么,看出了神?”惜时回头看时,却是他的族兄黄介人,回答道:“我要划船到对岸去。”黄介人道:“你把船划回来,我有话告诉你,前面去的那一条船,我知道是哪一家的。”惜时道:“我打听那船做什么?她没有碰着我的船,我也没有碰着她的船,我们并没有什么纠葛。”黄介人便不多言,掉转身走了。惜时撑着船,弯到对岸枫树下面,将篙子把船插住,但是没有心看书,也没有心看风景,望着一湾流水明闪闪地叠着小浪,流入两方青岸合缝之处,只是出神在船头坐了一会儿,自己一个人忽然说起话来道:“还是去找介人问一声吧。”于是将船撑过岸,携了书本,到村庄东头一个私立小学校来访黄介人。原来他就是这里的小学校长,他早就散了学,背了手在田埂上走,看看他家的佃夫挑了新割的稻子,挑向稻场去,偶一回头,看见惜时来了,便迎上前笑道:“你是找我来了吗?”惜时道:“我回家去,顺便看看稻。”介人摇着头,笑了一笑道:“老弟,你既然有事求我,你就不该说谎呀!”说着,用手一指稻场上的稻堆道:“我爱着这个,是为了一年之内可以不挨饿,你爱着这个,与你有什么关系?你爱是爱着一样,不过是在水面上的活动东西。”说着,他伸手拍了惜时的肩膀,笑着轻轻地道:“你的眼力不错,那个人儿原不是我们这里的人物。”……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
镜子的碎片 本书特色 圣艾克絮佩里在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之间游刃有余,表现出广博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 本书收录了圣艾克絮佩里的《杂文集》、《...
《小儿特效推拿》内容简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疏通经络,就能
薛砺若谈宋词 本书特色 人人都晓得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中古以后的诗歌上三个阶段。这“词”上冠一个“宋”字,就是...
负暄三话 内容简介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负暄琐话》,于198...
《大客户战略》内容简介:从经营维度出发,构建大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业绩突破性增长。谈到大客户开发管理,貌似每个
谁把古城筑成了浮生/林徽因作品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关于建筑的作品,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些学术文章既科学严谨,又因清新优美的文字而别具风韵,读之,...
草堂(第31卷) 本书特色《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化符号,是华语诗坛...
《给青年诗人的信》内容简介:本书辑录里尔克在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
在苍凉 本书特色 《在苍凉》一书是作者几十年人生感悟的沉淀,“苍凉”既是作者对过去几十年的回味感受,亦是对人生阅历的记录主旨。一切都说不出来,一切又感觉到了的感...
《紫图经典文库: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内容简介:悦子丈夫去世后,依附于公公的庄园生存。她从与公公的暧昧关系中寻求安全感,又
泰戈尔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本书编选泰戈尔*著名的散文诗《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成集。泰戈尔“以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和他的诗中高超...
绝代有佳人-女性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所谓绝代佳人,乃空前绝后、冠出当代之辈,或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或音辞清辩,自是闺房之秀,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于万斯...
张勇,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为清代学术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当代中国史;著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等。
葛剑雄演讲录二集 本书特色 跟葛剑雄一道回望中国历史,细品传统文化,解读当今社会。葛剑雄演讲录二集 内容简介 该书选录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
王夫刚卷-正午偏后 本书特色 山东作家队伍人才济济,新人佳作层出不穷,一批作品荣获全国重要文学奖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文学鲁军”成为新时期中国...
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集,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被后人尊奉为五经之一。二千多年来,千万读者读之诵之,不因时世移易而有改初衷,不以...
作者简介主编萧涤非先生,生前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曾兼山东大学副教务长、古籍所副所长,国务院
有意思的宋朝诗人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为双色印刷,共七本,包含: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
东野圭吾,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日本著名作家,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
楚辞诗学 内容简介 导言:楚辞诗学研究的“文化—生命”思路与方法论**章 〈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第二章 〈九歌〉:“人情—神话”双构性诗学体制第三章 〈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