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在《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中,作者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
《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比同时代的许多著作更早地摆脱了民族主义乃至欧洲中心论的褊狭,在《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中,威尔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产,包括文化、思想、宗教、艺术等,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此,《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是青年人学习历史知识的典范读本!
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的《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自上个世纪40年代由著名学者林徽因等译介过来,在中国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很多读者都能从中汲取知识与灵感。
2.《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无疑是世界史领域的扛鼎之作,是一部更全面、更简短、更有趣的通俗世界史,是一本比小说还好看的世界史。读它的人常常手不释卷,忍不住一口气就把它读完。
3.《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全球热销2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50多个版本,全世界都有它忠实的读者。
4.此次出版的这本《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无疑是更经典、更全面、更值得收藏的版本!英文原版翻译,精美译注!附赠50副精美插图,阅读体验完美,再现原汁原味的原著精髓!
**章空间中的地球/00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然而,人类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大约在200年前,我们也才知道了人类*近3000年的历史。至于之前的历史,我们仅能靠传说和人类丰富的想象加以阐释。很多人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被突然创造出来的。而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是从父辈那里得到了这一信息,然后又将这信息灌输给下一代。
然而,即使他们都认为世界是突然被创造出来的,他们也有分歧:一些人认为世界创造于春天,一些人则认为是秋天。他们对此争论不休,而用来支持他们观点的证据却是十分荒谬的,要么是猜想,要么是对希伯来人《旧约》的生硬解释。显然,这种争论是毫无意义的。现在,学者们也早已摒弃了这种不科学的见解。
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终,人们认为,我们的世界早就存在,早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年代。当然,正如在房间中面对面各摆放一面镜子,我们在镜子中就看不到房间的尽头一样,在我们所见到的自然现象中,也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生存历史绝不只短短的6000多年。所以说,人类历史始于公元前4004年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应该彻底推翻。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两端稍扁、呈橘状的球体,地球直径为8000英里(1英里≈1.61公里)。虽然地球是球体这一观点,在大约2500年以前就被少数的权威人士所认可,然而,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相信地球是一个平面。为了反驳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人们还以天空、恒星和行星为地面参照物,以日升月落、繁星高挂等世界各地都一样的自然现象来进行反驳。
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上之所以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因为地球每天围绕地轴自转一周;之所以出现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顺着椭圆形轨道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9150万英里时,便达到了两者之间的*近距离,距离为9450万英里便是*远的距离。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体积比它小得多的月球,则以239000英里的轨道半径绕地球公转。当然,太阳系中除了地球、月球外,还有许多星球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比如距离太阳3600万英里的水星,距离太阳6700万英里的金星,距离太阳14100万英里的火星,距离太阳48300万英里的木星,距离太阳88600万英里的土星,距离太阳178200万英里的天王星,距离太阳279300万英里的海王星等。
其中,水星和金星属于内行星,它们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后五者为外行星,位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外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将太阳与其他行星的大小、距离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到一定尺寸。
首先,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直径为1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小球,那么太阳就是一个直径为9英寸的大球。两者大约相距323码(1码≈91.4厘米),相当于五分之一英里—大约四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地球是小球,而月球就只有豌豆大小了,它与地球的距离为2.5英尺(1英尺≈0.305米)。水星和金星这两颗内行星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它们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125码和250码。
围绕这些星体的是茫茫无垠的宇宙空间,一直延伸到距离地球175英尺的火星。木星的直径为1英尺,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英里。在距地球2英里处,是体积稍小的土星;距离地球4英里的是天王星,距离地球6英里的是海王星。海王星以外的数千里空间中,只有悬浮的稀薄气体和细微的尘埃。就是按照缩小后的比例,恒星离地球*近也远在40万英里之外。
上演生命之剧的宇宙是多么的浩渺空旷啊—这是我们对以上这些数字产生的一个形象认识。
偌大的宇宙,浩瀚无垠,而我们所熟悉的仅是地球表面的生物。从地表至地心,其平均距离大约为4000英里,而存在生物的空间却不过是地下3英里到地表以上5英里的范围。而其余的茫茫宇宙,显然是空洞、无生命的空间。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不断探索,但其深入海底不超过水平面下5英里处[1],飞机在空中飞行也只能低于4英里[2]。不错,的确有人乘坐气球飞到了7英里高的高空中,但他在空中却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且不说人类,单说经常翱翔天际的鸟儿们,至今仍未发现有哪种鸟儿可以飞到5英里的空中,那些被装上飞机的鸟儿和昆虫,早在飞机飞到这个高度前就已经失去知觉了。
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曾从事过新闻工作。著有《时间机器》《隐身人》《世界简史》等多部作品。
建党伟业 内容简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描绘1915—1927年间,辛亥...
IntheprecursortoMadameButterflyandMissSaigon,anavalofficerexperiencesJapan
三千年文祸-(第三版) 本书特色一部文祸史,几多辛酸泪。 一部从先秦到晚清3000余年的文祸通史 800多中国历代文人因言获罪警世录:话不要乱说,字不能乱写。 ...
印度史 本书特色 国别史系列。一幢世界古老文明的殿堂,一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国度,一块唐僧师徒心中的圣地,一颗大英帝国皇冠的明珠,一处甘地非暴力斗争的实验场,一...
西北联大 本书特色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建校80周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泳作序并推荐西北联大 内容简介 《西...
《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以上海为例》内容简介:本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上海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
《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 本书特色 明清以来,宋版“京城四图”墨迹渐趋模糊,后人的摹绘图因辨识困难而错讹百出。作者姜青青通过对漫漶不堪的宋版原图作...
故事就是历史 甲骨文的故事 本书特色《故事就是历史:甲骨文的故事》讲述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不仅包括政治、...
《万物大历史·帝国是怎么产生并消失的》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
读者人文读本--高三[上册] 内容简介 爱读《读者》杂志的孩子不会变坏!语文光有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人文思想!集《读者》23年之菁华,奉给中学生的一份心灵大...
蒋介石的1949-从下野到再起 本书特色 台湾国民党史研究大家刘维开深度解析蒋介石的1949 * 1949年蒋介石下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本书读懂德国历史 本书特色 这个民族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他们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事实上,精确而合理的种种安排总是能让德国社会有条不紊...
乾隆盛世是传统中国的巅峰,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内,但光鲜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的腐烂。中国历史上最
帝王圣论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跨度时间长,从上古先秦至明清两代★ 节选出自《史记》《资治通鉴》《左传》《三国志》《清实录》等★ ...
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全三册 本书特色 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我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亲眼看到阿道夫·希特勒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又茫然不知所从的民...
唐史史料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唐史研究的基本文献进行了介绍。作者将唐史史料分为纪传、编年、典章制度、职官、仪注、法令、诏令、地理、谱牒、杂史杂说小说、诗文、类书、...
三国史话 本书特色 《三国史话》是吕思勉著作中颇为少见的文史普及读物,《三国史话》这本小书完全面向大众读者,每篇文章仅几千字,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
先秦穿越生存手册:一场与过去的对话 本书特色 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如果你万(十)分(分)幸(坑)运(爹)地没做任何准备就被穿越大神丢到时空夹缝里,来到两千多...
《知道几句三字经》内容简介:☆著名文史作者刘勃,一位给女儿讲故事,打败了动画片和iPad的爸爸 详解蒙学读本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
后汉书详节 内容简介 以史为镜,诚能鉴往知来。但中华史籍浩如烟海,对普通学人而言,无疑鲜能穷竭,似乎也不必一一卒读。因此,自唐代起便有各种史著的选本问世,其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