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为背不熟语文课本中那些难懂的诗句而发愁?你是否也想和“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小才女武亦姝一样,口中娓娓道来一首首名诗佳作?甚至,你是否也想和李白一样“斗酒诗百篇”,写出一首自己的诗?其实,学诗并不难,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就是你否能看到诗歌背后的东西。中国古诗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或是诗人某种情感的表达,诗人们或字斟句,或一气呵成,写出的诗歌或清新婉约,或挥洒豪放,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书作者用幽默风趣的文笔,讲述唐代诗人的生平遭遇和他们诗歌中的故事,既有“干货”、又有“加料”,既可以学到有关唐诗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起对唐诗的兴趣,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意犹未尽。
有些人说不喜欢学诗,有些诗又长又难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知道诗歌的含义,因此感觉诗人和诗歌都挺没劲的。其实,诗人和诗歌远比你想象的更有意思。比如,你可知道李白从前一晚的酒醉中被叫醒时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给谁的吗?你知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46岁时中举后的一吐为快吗?如果你读不懂诗,一定是还未将诗人激活。唐代近三百年,诗坛高潮迭起。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位鲜活的诗人,他们在诗歌里尽情展示着生命的各种状态,或哭或笑或癫或狂,都无比真实。本书选取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诗派*有代表性的诗人,在介绍他们的名诗佳作时,细数以每一位诗人的生平遭遇、趣事奇闻,同时将唐诗的兴起、鼎盛和起伏贯穿起来。让你在探索唐朝诗人们跌宕起伏的命运奥妙时,既能学到经典名句,又能走进唐诗探秘的新世界。赶快一起走进这个新世界,感受唐诗剪春裁秋的非凡气魄,为生命喝彩吧!
《通识简说·国学系列: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 简说唐诗》:
宫廷诗
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的一天,皇帝哥哥李显想起好久没见妹妹太平公主了,便到太平公主居住的地方——南庄去看望,还带着一帮文臣侍从。兄妹见面,其乐融融,少不了美酒佳肴。觥筹交错间,皇帝诗兴大发,觉得应该作诗记录一下,自己写诗不过瘾,就命文臣们也以此事为题和诗几首,那些个文臣们,平常是皇上养着,领着丰厚的俸禄,现在来这白吃白喝也不好意思,既然让作诗,这也是一个表现忠心和文才的机会,于是竞相比拼,搜肠刮肚找良词美藻,其中有个叫李峤的文臣就作了以下这首七律,名为《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这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让你一眼看过去晕晕乎乎,不好懂。因为它的词汇用得很典雅,极少有口语和俗语,且里面多用典故,显得语义含蓄。但其实写的内容很简单,首联交代了事情的原因,皇帝来看望公主;颔联描述了皇帝身边的羽林军的气势;颈联记录了席上的光景,设想皇帝一群人在喝酒时把云霞在酒杯中的倒影也吸进去:尾联就说虽然皇帝离开了,但公主受宠若惊久久不能平静。
再看题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皇帝到了什么地方,就说是“幸某处”,认为这是某处的荣幸。“奉和”,这个“奉”字,本义是“捧”字,意思是双手捧了皇帝的原作,照样也作一首。“应制”就是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这是宫廷诗的寻常题目格式,翻开初唐诗,满眼多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赋得临池竹应制”“早春桂林殿应诏”“奉和过旧宅应制”“奉和过慈恩寺应制”“宿羽亭侍宴应制”等题目,都是受皇命写的诗,大同小异,甚至在“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中,有“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这样的诗句,为了拍马屁,把自己比作百兽,格调可见一斑。
为什么在初唐时期会出现如此多宫廷诗呢?我们知道,初唐是从**个皇帝唐高祖元年到唐玄宗初期大约一百年的时间。这漫长的一百年,像《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这样的宫廷诗歌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主导诗坛的诗人多数供职于宫廷,是在宫中掌管翰墨、起草文书的朝臣,如虞世南、上官仪、沈俭期、宋之问等,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之作,其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少之义少。
这些诗人常年生活在宫廷,他们的视野受到了限制,写诗成为他们陪侍帝王、讨好帝王的一种带有实用性的能力。又由于是写给皇族看的诗,辞藻就要特别讲究,还要会颂扬、祝贺、赞美,投帝王所好,简言之就是要会拍马屁,还要文雅地拍。其中上官仪写诗还写出了自己的品牌——上官体,他的精妙雅致使得他获得了以其名字命名的风格称号,可谓功力深厚。
当然,这些文臣们写诗,都是皇上让他们写,鼓励他们创作的。初唐的几位君主,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等,都喜爱文学,鼓励诗歌创作。其中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就是一位宫廷诗人,只不过他的文学修养远不及他的政治能力。李世民喜欢“绮靡”的文风,就是词句华美、对仗工整的诗。所以受他的影响,宫廷诗会特别注重诗的形式美。唐中宗李显不时开展诗歌比赛,这对诗人的鼓励就更大了,唐人小说里就记载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应制诗比赛的故事。
……
李夏,郑州大学文学学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师从汪民安教授。曾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奖励”,曾在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报》副刊编辑部担任编辑,参与《语文书原来超有趣——“新版语文教材”有料阅读》丛书编写。
寻访韩国之美的旅行 本书特色 2008年,裴勇俊中断工作,花了一年时间,潜心创作了《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一书,以一颗诚挚之心去触碰、学习和感悟韩国文化,并写下了...
《流行文化社会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唯 一从学术观点和方法对流行文化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它对流行文化的性质及其实际运
山中最后一季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 王勇峰著名诗人 汪国真资深摄影师 赵嘉联袂推荐荣获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入围2006年普立第奖非文学报导类荣获美国...
本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
山月未知心底事-古诗词中的禅意之境 本书特色 在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富有禅意的作品。作者将丰富的禅趣蕴含在那些耳熟能详、看似普通的景物和情怀描写中,雅趣且意味深...
新加坡大屠杀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用大量史实,十分本真地记述了新加坡大屠杀的全过程。不仅再现了当时新加坡大屠杀的场景,还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战争狂人的...
鲁迅哲理小品 本书特色 深刻的哲理性,是鲁迅散文小品的鲜明风格。《鲁迅哲理小品/大师小品》收入的都是鲁迅小品文中富有哲理的名篇,充满了鲁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本书特色 “香港文化教父”荣念曾大陆首部作品,三十多年文字创作精髓、精彩对谈及名家创作通信结集+概念漫画“天天向上”新世代复刻再现。梁文道、...
雅颂类诗新解 本书特色 《雅颂类诗新解》全部保留了《诗经》每篇诗作自西汉以来就有的《序》,学者称为《毛诗序》。《毛诗序》是汉代人卫宏所作,见于《汉书·卫宏传》。...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本书特色 将自己的作品集中起来整体出版,我想这是**位作家的愿望。当这样一套作品系列出现在书架上时,作家就会感到他的写作和想象开始统一有序了...
蒋春霖(1818年-1868年),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清朝词人、诗人。曾为官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一生落拓。后为情事而投水自杀。蒋春霖早年致力于诗,以《东淘杂...
唐诗大辞典 内容简介 编写本辞典之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一部知识性、学术性兼顾之辞书。唐诗爱好者可从中学到各种基本知识,唐诗研究工作者亦能从中得到进一步探索之启示...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曾是惊鸿照影来-最美的100首宋诗 本书特色有诗, 沉重的身体变得轻盈, 浮躁的心情变得平静, 忧郁的思绪化为轻燕, 烦躁的脑海得以安宁。 品宋诗之章, 如熏风...
《严复与福泽谕吉:中日启蒙思想比较(修订版)》内容简介:在中日启蒙思想这一主题下,本书以历史的纵向变化和时代的横向关联为坐
约翰·克·弗·席勒(1759-1805)出身于医生家庭,学过法律和医学。他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
"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书,叫“99% 的人都读不进去 , 却值得一读的经典”。你的书架上有积了灰的《伊利亚特》和人物名字都傻傻分不清的《罪与罚》吗?文艺青年们时常...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译为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德语、塞尔维亚语、...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
你觉得痛就对了-青春有悔 本书特色 老师和长辈曾告诉我们世界是公平的,只要靠努力和汗水就能拥抱未来。但二十多岁,我们**次直面这个世界,却发现社会是现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