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为2017年第三批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项目。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清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其集多年治学经验的大成之作。本书发掘、利用原始满、汉文档案史料,对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诸多疑点进行了考证。例如,重新探讨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称号、鳌拜辅政获罪及孝诚仁皇后至亲受惩等重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合乎客观的结论。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珍,研究方向为清史,特别是康熙年间的研究尤为突出。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许多热点问题迷雾重重,如对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引发太后下嫁说,对准葛尔之战胜负的判断,鳌拜和索尔图等重臣、陈梦雷等文士为何获罪,清宫太监的身世境遇。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查阅历史文物档案五十余种,通过满、汉史料的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释疑。书中有大量的康熙帝口述回忆,让读者回到清朝做个旁观者,看康熙皇帝指点江山。
**章 “皇父摄政王”考辩
第二章 皇权分合中的帝王与辅臣
第三章 硝烟中的君臣与将士
第四章 皇储风波 罪及外戚
第五章 宫廷政治中的满汉文士
第六章 清宫太监补遗
康熙与辅臣 康熙初年,因康熙帝幼龄,由四位辅臣辅政,清入关后出现第二次皇权与皇位分离。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后一次改朝换代后,人心思定,百废待兴。王朝*高权力相对分散,对治理一个千疮百孔的泱泱大国固然不利。另一方面,辅政体制的实施,使清廷在这一特定时期内能够保证其统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百姓再受动乱之扰。 四辅臣在辅政任上恪尽职守,但却不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们的思想观念从总体看比较僵化、保守,未能随着清入关后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他们对顺治帝信任汉臣,疏远满蒙王公等做法深恶痛绝,于是在施政中坚持首崇满洲方针,凡事遵照太祖、太宗之例办理。这一治国理念远远落后于新的客观形势。虽然辅臣在推进清初统一战争中效绩显著,但于制定文化政策、处理满汉关系等重要方面有明显倒退。康熙帝亲政后,改变辅臣的保守政策,确定以崇儒重道为基本国策,为清朝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清朝社会逐步由乱而治,迈入康乾盛世。 辅臣对孝庄、康熙帝为代表的清皇室忠心耿耿。辅政初期,辅臣之间比较团结。辅政后期,辅臣内部发生分裂。鳌拜等人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根源,是久已存在的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利益之争。康熙帝亲政后独掌大权,不能容忍辅臣代行皇权状况长久存在。他希望辅臣自行辞政,但鳌拜不愿主动放权。双方僵持未久,康熙帝寻找借口,清除鳌拜,结束辅政。 康熙帝并非生而睿智果敢。他的才具来自施政实践中的挫折和磨练。这一实践过程,始于亲政之前。在他接触并参与政事初期,也有无能为力、表现软弱之时。由于他的迁就忍让,由于他面对议政王大臣免冠叩请显露胆怯之色,致使鳌拜等先是枉杀苏纳海等人,继之枉杀苏克萨哈等人。康熙帝后来一再为自己辩解,但对此两事,特别是后一事,他确实负有较大责任。 孝庄太皇太后与辅臣的思想观念较为接近,对鳌拜执意枉杀苏克萨哈等人不愿过问,不予阻止。这其中有历史渊源、个人恩怨等多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鳌拜的成罪过程及其供述表明,他的罪款中有不实之辞,可能还有替人受过之处。由此可见清初满洲统治集团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后宫内部的尖锐矛盾与激烈竞争。 当事之人回顾亲身经历的历史,往往更具理性而显大度。当年康熙帝十六岁,为收回辅政权力而构罪于鳌拜,拘禁致死。在他耳顺之年(五十二年),又于诸王贝勒前大力表彰鳌拜的功绩。他说:“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伊功劳册大内现有,朕常念与近御大臣侍卫等听之。” 特追赠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一等男)世职,以鳌拜亲弟之孙苏褐承袭。雍正九年(1731),追封鳌拜为超武公。清廷重新评价鳌拜,亦即对康熙初年辅政体制及四辅臣于清朝发展所做贡献予以肯定。康熙帝与四辅臣在处理满汉关系等方面有重大分歧,然而相关史料显示,这并非清除鳌拜、结束辅政的直接原因。说到底,康熙帝与鳌拜的冲突是权力斗争,双方在维护、巩固清朝统治这一根本宗旨上是一致的。 有关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数则满文档案,能够使我们对那一时期若干重要事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康熙帝的言行及其思想变化有较为细致的了解,弥足珍贵。可是,现存满文档案的总体数量,大大少于汉文档案。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满文档案只存留数则,它们所揭示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在《清圣祖实录》等汉文史籍也有记载。经比勘,无重大歧意。审问鳌拜等人的情况,于现存满文档案内无载,在汉文档案中却有集中反映。这就表明,满文史料虽然能够起到汉文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像汉文史料一样,在清史研究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在充分发掘利用满文史料同时,也要充分发掘利用汉文史料。满、汉史料并重,以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将清初宫廷政治史研究引向深入。
杨珍,女,汉族,河南济源人,1955年6月生。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史。著有《康熙皇帝一家》《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合著)、《康熙帝本传》(合著)。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3版)》主要内容:任何实际运行中的政府,都不仅是一种体制,而且是一个过程。因此,关于政府问题的研究,必
《时间地图(全集)》内容简介: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的话,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太阳系出现在4.5年前,最早的生命有
丝路译丛第一辑.玄奘之旅-(全五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函套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一带一路”重磅文化成果,丝绸之路考古名家新作,揭秘中亚古国文明,展现...
波罗的海三国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是关于俄国的。其主题是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及过去上千年间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许多民族。更明确地讲,本...
日本历史基本史料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王金林编著的《日本历史基本史料集(第1卷)》所选史料的时代,包含日本史上的大和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及镰仓时代,即纪元3...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是盟军最伟大的陆军指挥官之一。他性情温和,爱护部下,有儒将之风;他举重若轻,指挥若定,是盟军将领之间
中世纪 本书特色 中世纪时期,人们都遇到了哪些生活难题?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人们为了让生活更便捷,发挥了自己无穷的主观能动性,发明了脚踏车、风车、手推...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法国史 本书特色 一个广纳百川、独具特色的浪漫民族,一个浪漫、时尚、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一个曾经让革命者魂牵梦绕的“民主自由的圣地”。一提起法国...
《再看电商》内容简介:电商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如果说十年前的网上购物是新鲜潮人的尝试的话,那么今天几亿网购人群
《高效迭代》内容简介:本书作者基于多年来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生涯发展的专业经验,从思维认知、自我管理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给
女人们的历史脱口秀 本书特色 这不是野史,也不是正史,而是带着体温的“历史脱口秀”。36个名女人,发生过2件事:一是讨皇帝的欢心,二是给皇帝戴绿帽子。本书采用“...
中国妇女史 本书特色 《中国妇女史》是在国内外妇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尊重妇女史观的多元化,采用专题史的体例编写的妇女史。其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制度与性别观念的变...
《美语新诠2:谋杀英文》内容简介:本书为《美语新诠》下辑。乔志高累积在美国数十年“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俚语、谚
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 本书特色 这是抗战中的社会,民间,生活……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经历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战火煎逼,梦想涅槃...
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两类*神奇的预言童言无忌 一语成谶预测王朝兴亡 占卜龙脉兴衰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 ...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内容简介: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
《边城·长河》内容简介:20世纪中国文学“无冕之王”,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 携手女摄影家卓雅通过
选堂集林·史学卷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饶宗颐(1917-2018),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曾任西泠印社社长,在敦煌学、甲骨...
人民之战 本书特色 《人民之战》是爱泼斯坦“战争四部曲”**部,记录了他对中国抗战前两年(1937—1939)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战事战况的细致描写,也有对战局...
《世界钢琴名曲220首·教学版(第四册)》内容简介:韦尔编辑的这本钢琴名曲大全,于90年前出版,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经典曲谱,如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