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为2017年第三批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项目。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清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其集多年治学经验的大成之作。本书发掘、利用原始满、汉文档案史料,对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诸多疑点进行了考证。例如,重新探讨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称号、鳌拜辅政获罪及孝诚仁皇后至亲受惩等重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合乎客观的结论。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珍,研究方向为清史,特别是康熙年间的研究尤为突出。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许多热点问题迷雾重重,如对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引发太后下嫁说,对准葛尔之战胜负的判断,鳌拜和索尔图等重臣、陈梦雷等文士为何获罪,清宫太监的身世境遇。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查阅历史文物档案五十余种,通过满、汉史料的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释疑。书中有大量的康熙帝口述回忆,让读者回到清朝做个旁观者,看康熙皇帝指点江山。
**章 “皇父摄政王”考辩
第二章 皇权分合中的帝王与辅臣
第三章 硝烟中的君臣与将士
第四章 皇储风波 罪及外戚
第五章 宫廷政治中的满汉文士
第六章 清宫太监补遗
康熙与辅臣 康熙初年,因康熙帝幼龄,由四位辅臣辅政,清入关后出现第二次皇权与皇位分离。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后一次改朝换代后,人心思定,百废待兴。王朝*高权力相对分散,对治理一个千疮百孔的泱泱大国固然不利。另一方面,辅政体制的实施,使清廷在这一特定时期内能够保证其统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百姓再受动乱之扰。 四辅臣在辅政任上恪尽职守,但却不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们的思想观念从总体看比较僵化、保守,未能随着清入关后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他们对顺治帝信任汉臣,疏远满蒙王公等做法深恶痛绝,于是在施政中坚持首崇满洲方针,凡事遵照太祖、太宗之例办理。这一治国理念远远落后于新的客观形势。虽然辅臣在推进清初统一战争中效绩显著,但于制定文化政策、处理满汉关系等重要方面有明显倒退。康熙帝亲政后,改变辅臣的保守政策,确定以崇儒重道为基本国策,为清朝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清朝社会逐步由乱而治,迈入康乾盛世。 辅臣对孝庄、康熙帝为代表的清皇室忠心耿耿。辅政初期,辅臣之间比较团结。辅政后期,辅臣内部发生分裂。鳌拜等人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根源,是久已存在的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利益之争。康熙帝亲政后独掌大权,不能容忍辅臣代行皇权状况长久存在。他希望辅臣自行辞政,但鳌拜不愿主动放权。双方僵持未久,康熙帝寻找借口,清除鳌拜,结束辅政。 康熙帝并非生而睿智果敢。他的才具来自施政实践中的挫折和磨练。这一实践过程,始于亲政之前。在他接触并参与政事初期,也有无能为力、表现软弱之时。由于他的迁就忍让,由于他面对议政王大臣免冠叩请显露胆怯之色,致使鳌拜等先是枉杀苏纳海等人,继之枉杀苏克萨哈等人。康熙帝后来一再为自己辩解,但对此两事,特别是后一事,他确实负有较大责任。 孝庄太皇太后与辅臣的思想观念较为接近,对鳌拜执意枉杀苏克萨哈等人不愿过问,不予阻止。这其中有历史渊源、个人恩怨等多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鳌拜的成罪过程及其供述表明,他的罪款中有不实之辞,可能还有替人受过之处。由此可见清初满洲统治集团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后宫内部的尖锐矛盾与激烈竞争。 当事之人回顾亲身经历的历史,往往更具理性而显大度。当年康熙帝十六岁,为收回辅政权力而构罪于鳌拜,拘禁致死。在他耳顺之年(五十二年),又于诸王贝勒前大力表彰鳌拜的功绩。他说:“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伊功劳册大内现有,朕常念与近御大臣侍卫等听之。” 特追赠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一等男)世职,以鳌拜亲弟之孙苏褐承袭。雍正九年(1731),追封鳌拜为超武公。清廷重新评价鳌拜,亦即对康熙初年辅政体制及四辅臣于清朝发展所做贡献予以肯定。康熙帝与四辅臣在处理满汉关系等方面有重大分歧,然而相关史料显示,这并非清除鳌拜、结束辅政的直接原因。说到底,康熙帝与鳌拜的冲突是权力斗争,双方在维护、巩固清朝统治这一根本宗旨上是一致的。 有关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数则满文档案,能够使我们对那一时期若干重要事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康熙帝的言行及其思想变化有较为细致的了解,弥足珍贵。可是,现存满文档案的总体数量,大大少于汉文档案。四辅臣辅政及鳌拜罪案的满文档案只存留数则,它们所揭示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在《清圣祖实录》等汉文史籍也有记载。经比勘,无重大歧意。审问鳌拜等人的情况,于现存满文档案内无载,在汉文档案中却有集中反映。这就表明,满文史料虽然能够起到汉文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像汉文史料一样,在清史研究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在充分发掘利用满文史料同时,也要充分发掘利用汉文史料。满、汉史料并重,以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将清初宫廷政治史研究引向深入。
杨珍,女,汉族,河南济源人,1955年6月生。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史。著有《康熙皇帝一家》《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合著)、《康熙帝本传》(合著)。
抗日英雄谱-历史永远铭记的抗战面孔 本书特色本书是由新华时政编辑室结合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图片、特稿集结而成,所选图片、资料均来作者的历次采访,拍摄,并得到授权。...
品读中华历史:历史这样说.宋朝 本书特色 人人都是刀俎鱼肉,个个都是君子小人,《历史这样说:宋朝(插图珍藏本)》解读了宋朝的历史运行轨迹和政治明争暗斗,记了无数...
两晋南北朝史-(全2册)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
最后的皇族-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逸事 本书特色 武昌城楼的枪声,击碎了天潢贵胄们的白日梦。随着清朝的覆灭,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付诸东流,遗老遗少们将何以安身立命?面对...
苦榴花馆杂记 内容简介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清代史料笔记:苦榴花馆杂记(繁体竖排版)》作者汪同尘(一八九一——一九四一),原名家材,又名恸尘,江苏东台人。清末南...
Byanalyticallydecouplingwarandviolence,thisbookexploresthecausesanddynamicsofvio...
《民间影像》(第八辑) 本书特色 《民间影像》以靠前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
清代宫廷服饰 本书特色 ★ 6开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清代宫廷服饰”是指生活和服务于清朝宫廷的人士所穿戴的冠服,包括清朝皇帝、皇太后、皇后、贵妃、妃嫔、...
《权力与相互依赖》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是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1977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标志着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本书特色 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20世纪初曾创了两项世界性纪录:她是惟一在中国宫廷之内一连待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治水、漕运
流放紫禁城-走向共和 晚清历史报告-[插图本] 本书特色 详尽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君主立宪再到辛亥革命爆发,建立共和政体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全景展现清末民初风起...
天津史志研究文集/天津地方志资料丛书 本书特色 《天津史志研究文集》收录了:卞老1948年至2007年发表的关于天津史志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内容涉及天津历...
百年生活变迁:1900~2000 本书特色 翻开一张张发黄陈旧的历史档案中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前,波诡云谲的20世纪,像一场正在结束的电影,它...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内容简介: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他们是最底层
澳大利亚简史 本书特色 作者简明、清晰地描画了澳大利亚色彩斑斓的历史。从大约6万年前首批土著人来到澳大利亚,到2013年的政府选举,作者追寻澳大利亚这一国度凝聚...
学思录:朱寰学术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文集共分七编:(一)关于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二)关于封建制度研究,(三)关于海路大通和文明转型研究,(四)关于俄国史研究,...
股肱名臣-青少年历史经典必读 本书特色姜子牙、管仲、诸葛亮、包拯、文天祥、于谦、张居正、曾国藩……光看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你就知道他们的分量。他们是帝王*贴...
《语文高效学习法》内容简介:为什么阅读总是答不到点子上?为什么文言文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作文永远到不了一类文?如何从小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