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族几代人行为范式的传承,是一个家族气质和风习的积淀与生活结晶。王阳明是圣贤、是能臣,他留给世人的除了经典传诵的心学、彪炳史册的战绩,传承的还有绍泽绵长的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的王氏家风。本书行文跳出了理论教化的窠臼,如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把王氏家族的家风贯穿于具有代表性的几代人的言行中,显现着一个家族的传统、一个家族的文化,在当下之境中,犹如一剂心灵之汤药,令今人在追根寻源中,获得当下心灵的存在感。
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之一本,重点介绍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家族历史以及形成了的王氏家风,重点介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家风领域的成就及其后人在家风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助益。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有“追本溯源,琅琊高门”“风华蛀世的翰林清华”“余姚出了王阳明”“不姓王的王家人”“家风泽姻亲”“西风逐晚霞”等,从这些内容的叙述中,反映出王阳明形成的王氏家风,这些家风主要有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
一、宰相的执念
时光的车轮转动着,此时已是南朝梁末年,乌衣王氏第十世王鼒在梁元帝投降后跟随父亲王褒又回到了黄河以北,定居咸阳。王鼒有八个儿子,子孙后居渭南,衍于蜀、闽等地,人丁兴旺,俱不及载。
这里单说和王阳明有关的一支。从王鼒往后数十代,已经是唐末昭宗年间了,这时的乌衣王氏已经传至第二十世王抟。王抟曾当过唐昭宗的宰相,后封鲁国公。王抟的八世祖王方庆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曾祖王玙是唐肃宗时期的宰相。王抟做宰相的唐末年间,政治环境水深火热。地方上,朱全忠、李克用等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朝廷里,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唐昭宗有心摆脱这种被宦官摆布的局面,与当时和王抟同朝为相的崔胤商量怎么除去这些心头大患,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这些宦官耳里。平日里,宦官们和藩镇节度使有勾结,互为奥援,如今生死攸关,两股势力更是蠢蠢欲动准备夺权。这时,宰相王抟进言昭宗要识大体,剪除宦官不能一蹴而就,得循序渐进。此言成为崔胤的把柄,他在皇帝面前构陷王抟和宦官是一伙的,同时联合朱全忠(朱温,后梁太祖,取唐而代之),诬陷王抟与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交私,将危及社稷。唐昭宗本来就忌惮权臣坐大,于是判了王抟等人流放,并在蓝田驿赐死了王抟。可怜王抟一位忠臣本一心为国,却在这唐末乱世无端被君王、权臣迫害致死,他的四个儿子也因遭逢剧变,在陕西待不住,各自流亡隐居。王抟的一子王言,来到了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一带。
到了北宋年间,王言这一支已经在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站稳了脚跟,并形成了王氏宗族世系里比较有影响的一支——三槐王氏。三槐王氏出了祖孙三代名人:王祐、王旦和王素。宋太祖年间,有个叫符彦卿的节度使镇守大名,有人举报他行事不轨。宋太祖赵匡胤*忌惮握有兵权的武将,但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也不能将符彦卿抓来开封法办。于是赵匡胤想到,大臣里有个叫王祐的,其老家就在大名,正好可以让他借着衣锦还乡的机会,细查符彦卿。于是赵匡胤把王祐叫到近前,说道:卿此次前去,若能查出符彦卿不法罪状,朕当予你宰相之位。听到皇上如此器重自己,王祐非常欣喜地接下这份差事,回老家把符彦卿认认真真地查了一番,并未发现其行事不端之处。耿直的王祐向赵匡胤回奏符彦卿并无罪行,并以王家百余口人的性命作保。本来话说至此,王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王祐发扬王家世代忠臣的本色,对皇上劝谏:五代的国君都是因为猜忌心太重,滥杀无辜而丢了江山,陛下要引以为戒啊。赵匡胤听了这话非常愤怒,这江山刚刚坐稳,王祐就来触霉头,还专挑自己*忌讳的话说,于是贬王祐为华州司马。
本是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不想一朝不慎,还被贬官。然而,王祐倒也不难过,指着庭院中他亲手种植的三棵槐树,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预测:虽然我不做宰相,但我的儿子必然会做。我的儿孙,必定有人位列三公,这三棵槐树就是标志。显然,王祐心里对宋太祖许其宰相之位又出尔反尔的做法多少有些不服气,通过三棵槐树寄予对家族兴旺的期待。后来王祐的预言果然成真。其子王旦,是宋真宗时期著名的宰相,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襟怀坦荡、做事磊落,为北宋一代贤相。王旦死后哀荣,谥号“文正”,配享真宗庙庭。其孙王素,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和欧阳修、蔡襄、余靖合称“庆历四谏臣”。三槐王氏三代为官清廉,勇于直谏,有王门世德遗风,无怪乎苏轼撰文《三槐堂铭》有云:“王城之东,晋公(王祐)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三槐王氏门风呼应着琅琊王氏先祖的盛名,成为时代文化的象征。
主编:徐梓,即徐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历史文献学和史学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致力于推广普及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是蒙学教育、学校教学、家族教化、社会教化等方面的知识,曾主编多地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教科书,发表、出版相关论文、论著百余。
作者:本套书作者,均是徐梓教授学生,现多为大学教师。
小资开平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摄影家、作家杨大洲执笔并拍摄★ 介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别具一格的碉楼文化★ 即可作为休闲之书...
庭前花未开 本书特色 美丽的蔷薇花,尴尬的石楠花香,儿时记忆中的牵牛花,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花朵值得我们重新认识,一个美丽而精妙的新世界将在书中为我们展开。该书...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目录 开篇话“礼仪”一、礼仪说古二、严格的礼仪制度——“五礼”1 吉礼2 凶礼3 军礼4 宾礼5 嘉礼三、学校的礼仪制度1 学校——习礼的场...
這是一個不屬於戀愛或親情,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故事。故事中的兩位主角一直探詢著,該為他們長期以來所編織的關係,冠上什麼名詞。毫無鋒利之處,卻能傷人的刀刃,是...
台湾语言文字政策 本书特色 《台湾语言文字政策》由戴红亮所著,梳理了台湾语言文字政策措施之沿革,论述了2008年以来台湾语言政策措施和语言热点问题。全书分为四章...
文化的力量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一篇篇朴实却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紧紧围绕文化的力量,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生活、成长的影响和作用。...
俗语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
语言发生学-理论与方法集 本书特色 《语言发生学:理论与方法文集》汇集了格林伯格讨论语言发生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世界语言发生学分类的重要论文,由威廉·克罗夫特(...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作者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著名历史学家。 本书由作者陆续发表的论文组成...
图说门神 本书特色 古人对门户的看重,产生了门神崇拜。人们在门上面鸡画虎,悬苇索,挂桃符,贴神荼、郁垒,秦琼、敬德,钟馗等等,认为可以驱邪祟,纳祥福,于是产生了...
启功韵语集:注释本 内容简介 这本小册子,是我从十几岁学作仄仄平平仄的句子开始,直到今年,许多岁月中偶然留下的部分语言的记录。何以说是「部分」.因为青年习作,幼...
侯文詠台灣嘉義縣人,台大醫學博士。目前專職寫作,兼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萬芳醫院、臺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侯文詠官方網站:http://www....
隱藏在神祕祭典、殘酷屠殺後的究竟是什麼祕密?直到最後一頁都不能鬆懈,日本恐怖小說界新星令人驚嘆的處女作。【故事大綱】為了尋找失去聯絡的前女友小夜子,倉坂尚人和她...
新编实用行业联-中华对联丛书精选系列 本书特色 对联,雅称“楹联”,又称“联语”、“对子”等,它是汉语言文化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
《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简介:深沉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深刻的文化自觉。本书是一部有利于推进国人文化自觉、增加国人文化
中华新韵(十四韵)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本工具书,是为了满足广大新声韵诗词作者的需要,为新声韵创作服务。本书附录部分还收入〈平水韵〉、〈宽韵〉、〈词林正韵〉和〈...
反义词小词典 本书特色 辅助学习查询系统,规范、标准、实用。自学能力支持系统,高投入、低定价。反义词小词典 内容简介 辅助学习查询系统,规范、标准、实用。自学能...
菊与刀 本书特色☆内容简介 菊与刀,一如樱花与武士: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象征着武士道文化。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中外历史悬案-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世界篇和中国篇,收录了人类历史上影响*大、*有研究价值和*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历史悬案,采用案例解读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
本屋大賞暢銷作家,繼《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突破200萬冊後,引頸期盼之最新力作。一年內累積銷量突破40萬冊日本Oricon書籍小說類別連續5週TOP 1紀伊國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