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原载于上海《新闻日报》副刊《人民广场》,共三十回。全书用报社记者的眼光看社会,从大的时局到小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针砭时弊,是一部集文学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长篇小说。
张恨水著的《记者外传》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现代性”强,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他对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张恨水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回 四海为家轮凝今日 雨三星在户鼓乐满城秋那铁制的车轮打着钢轨,一下比一下慢,那是火车已经告诉你,到了车站了。这个车站就是北京东车站。何以叫东车站呢?那时北京有三个总站,在前门东方的叫东车站,通到上海或者沈阳。在西方的叫西车站,通到汉口。还有一个,在西直门外叫西直门车站,通到包头。刚才要到东车站的火车,是由浦口北来,走了约有三十多个钟点,到达的时候已经很晚,十一点多钟了。这节三等车里,有一位杨止波,他还只有二十四岁。那个时候,穿了一件灰布夹袍,外罩一件青布夹马褂,人是清瘦,不过脸是圆的,五官倒也端正。他从没有到过北京,所以都很陌生。在车上遇到一位苍白胡须的老先生,就向老人请教一切。老先生道:“现在已经半夜了,当然不能去会朋友。我也是如此,打算在前门外找一家旅馆歇一晚,明早再去找朋友。你就同我一路去找家旅馆,好吗?”杨止波道:“有老先生指点,自然愿意跟随。”老先生听说,就点点头。杨止波和老先生同坐一把椅子,车子经过天津,已经上满了客。在杨止波和老先生的座位对面,有一位中年男子,穿着哔叽袍子,留着一圈小胡子,有一点儿政客的模样。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在袋里拿出火柴盒,取着一根火柴,在窗户玻璃上画了一个圈圈,又画一个圈圈,又在玻璃上呵了一口气,趁着玻璃板上有了块白色,就写“靳阁不易维持,学潮扩大”,这样写了又写。杨止波想着:这人是同行吧?这也可见,一人出门多么无聊呢!当!当!听见钟响,火车停了。这就看到火车上人纷纷乱动。老先生向他摇着手道:“不用忙,火车已经到了,慢慢下去不妨。”杨止波答应“是”。火车的玻璃窗全都打开了。这时,旅馆还有接客的店友打着灯笼,灯笼上用黑的或红的写着各旅馆的招牌。老先生就招着手,叫了一位接客的前来。那灯笼上写着“千祥旅馆”,于是把行李从窗户里递过去,叫运夫把行李扛着,两人下车,跟着一盏灯笼慢慢地走出站。杨止波这时没有了累赘,随了大伙儿走,对站里站外仔细一看。站里是很长的月台,月台靠里是一堵城墙。再往上瞧,没有灯火,却看不清楚。缓缓走出车站,猛然看去,就不免一惊。因为站外,由东往西是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浩浩荡荡的一片。在广场两头是一截街道,街道旁边却突立着四丈余高的城墙,将栏杆石坡曲折地围住。再上去,又立了五层高的箭楼,那箭楼非常地壮丽伟大。箭楼西边,那就是西站,同东边一样有广场,有车站。这在从前,也听到人说过,前门箭楼很伟大,今天站在箭楼下一望,真是几十万户人家拱卫伟大的国门,使这里生色不少。广场上有很多的车子。当年汽车很少,有也就是几辆。却是马车、人力车、搬东西的排子车,几乎填满空场。老先生雇了两辆人力车,把行李住上一搬,人也坐上。旅馆里那位接客的,打着灯笼在前引路,两辆人力车在后跟随。杨止波这时要看一看北京的街市。那天正是前门街上夜市。两边街上摆了无数的地摊,这些地摊连环地摆着。前门大街本来是很宽很长的,站在箭楼下一望,只见无数的灯火、不尽的人影活动,发展到看着模糊的地方方才停止。那时虽已有电灯,可是来电以后,像鬼火一样,而且根本不供给夜市。因之在夜市里做买卖的人,点的是一种“电石灯”,或者叫“水月电灯”,各搁在摊子上。这个名字倒很有点儿诗意。人力车一拐,进了小胡同。那两旁人家,和江南一比,就矮得多。走了一会儿,到了千祥旅馆。老先生一切都打着经济算盘。他以为住一晚上,何必浪费,就在三等旅馆住一晚吧。所以这旅馆是三层四合房子,他与杨止波就挑了一间屋子住下。房间里就只有两副铺板、一张方桌,点上一盏带罩子的煤油灯,此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但是,这有一样东西却引起杨止波的注意。他坐车子刚到旅馆的时候,后面跟有一种车子,北方叫作骡车。这骡车是半节椭圆形的车棚,架子是木头的,上面蒙着蓝布。人要坐上这车子,就得将脚缩住,来一个盘腿式坐进这车身里面。车杠前绑了一匹骡子,杠子上坐了一位赶车子的车夫,还悬了一盏尿泡式的灯笼。那车子让骡子拉着慢慢地走。同时那车轮响起嘚儿隆咚、嘚儿隆咚的声音,非常地有节奏。杨止波下了车看着,简直忘了讲去了。老先生喊着:“房间开了,进去吧!”杨止波这才进去,心想,北京这地方确有风趣,所以在房里虽与老先生谈话,两只耳朵却常常对胡同里去听着。过了一会儿,有卖馄饨的经过。这还听得出来。卖馄饨的过去,有很尖厉的声音吆唤着过来。这有十二点钟了,是什么东西这样叫卖?老先生坐在铺上,看到他静听的样子,笑道:“你猜这是卖什么东西的?”杨止波道:“我正听不出来。”老先生道:“若论卖这样东西,时间尚早,要两个月后才卖,自然也有得着稍微早一点儿的就拿出去卖。这种东西是南方没有的,是卖一种受了风伤的花生,吆唤着‘半空,多给’。一个铜子儿,他能给你一大堆。他是推独轮大车卖的,也有背着一个口袋卖的。”杨止波这才明白,多谢老先生指点。次日早上,告别了老先生,便叫了一部车子,往顺治门外大街皖中会馆来。自己在车上,周围四顾,觉得会馆真多。自从科举停了,虽然没有应考的举子,但是那些当差事的人以及大学生,也照样住在里边,大概住会馆的人穷人为多。杨止波要找的人,叫王豪仁,在段祺瑞管的训练处里当一名小差事。杨止波到了皖中会馆,便把找王先生的意思告诉看会馆的长班。不一会儿,王豪仁接到门外。杨止波向他看去,见他穿一件灰布夹袍子,可是油腻了许多块,脸黄瘦着,虽然不是长脸,也瘦小得有一点儿尖了。王豪仁先道:“你来了,很好。那位邢先生问我,你什么时候来,已经好几次了。你不用找地方住,就在这里住下。”杨止波道:“我现在四海为家,到哪里住都可以。”于是叫长班去搬取行李。原来这皖中会馆,进门有三进院落。穿过一个大厅,又进一个大院子,王豪仁就住在正房里一间屋子。这屋子倒很大,只是东西太少,一副铺板、一张破了缝的桌子,另外两张木椅。这椅子只有靠背的地方,有一个木头圈儿。桌上将报纸垫了桌面,堆了二三十《记者外传/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杨止波便道:“这很可以,我只要一间聊避风雨的屋子就行了。”王豪仁道:“我平常总是在机关里住的,你一来,我这屋子全让给你了。”当时行李已经搬进了屋子,杨止波布置妥当。王豪仁道:“我这会馆长班,办得有伙食,九元钱一个月,我看你也在这儿搭伙食吧。”杨止波连说:“可以可以。”……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热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1写手”之称。
新编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对大量古代诗文、史料等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进行解读和考证的基础上,以清丽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复原古代名物的形态和...
我心中的画师(贝贝特艺术广场.艺术散文书系)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画师与画品的散文。它不是在讲述画作的故事,也不是品评画作的优劣,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欧洲科幻大会2003年度最佳作家,俄罗斯科幻大会2006年度最佳作家。一九六八年出生于前苏联哈萨斯坦共和国,毕业于国立阿拉木图医学院,毕业后...
莎士比亚悲剧集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
《网络营销》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工作导向编写模式,对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实务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全书按照网络营销工作要求划
朱德庸漫画的盛装舞步,可以收藏一生的心灵物语。 “我们是一群坐上了人生旋转木马的人,游戏还没有结束,我们大家都不能下马……” 90则手绘人生故事,疗愈我...
意外集 本书特色 《意外集(精)》由丁玲所著,20世纪30年代丁玲的一部比较不为人知的作品集,集中多篇写于1933年4月她被国民党反动派绑架幽禁的三年间...
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 本书特色 这是缠绕了个人生命和时代“共约”记忆的文字。在清丽隽永、精妙细致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活状态。扑面而来,从...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是“给孩子系列”第三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进阶版。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
爱你就像爱生命 本书特色 《爱你就像爱生命》收录了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了他们的爱、思想与生活,...
续封神-王春瑜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春瑜先生一百多篇杂文精品,共分成两个部分。作者回顾我国的两千年史就是一部造神或封神史,他以史家的眼光洞悉了人生百...
《故宫史话(彩图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位在故宫耕耘了74年的老人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单士元先生是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早年
买买买的乐趣 本书特色 花钱,是一门学问。本书是《周刊文春》人气连载专栏“被伊势丹的爱包围着”的作者山内麻里子,以“现代购物...
聊斋志异名篇评赏 本书特色 1992年漓江出版社出版《聊斋志异评赏大成》一书,曾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本社邀该书原主编马振方先生从中选出75篇,辑成此选粹本...
碰上的缘分 本书特色 作者用富有禅意的笔法将生活中碰到的人、事、物、景、情写成一篇篇幽默洞达的美文,看似随性挥洒,却不经意间打通了中西视野,展现出了深刻的人生哲...
行间笔墨(口袋书) 内容简介 三寸金莲、小人书、唐装与中国结——厚重的民族文化;维也纳的春天、古希腊的石头——灵动的异域风情。被称为“民间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先...
现代散文-丽尼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 本书特色 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以其小说、杂文、散文为主要创作标志的。本书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
本书收录了冯唐到目前为止所创作的116首诗歌,一如既往的笔调辛辣,用语直接。诗歌篇幅有限,冯唐用寥寥数语,表达对生活对爱情的
鲁迅经典文集(超值典藏19.9元) 本书特色 《鲁迅经典文集(超值典藏)》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鲁迅经典文集(超值典藏19.9元) 内容简介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