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作者:海外华西文献研究中心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年:2018-06-01

评分:5分

ISBN:9787545540246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内容简介

《华西书信》是一部关于华西协合大学创办者的书信集,生动展现了这些外国友人从1911年到1950年在华西坝创办华西协合大学、传播医学的艰辛历程,以及以客观立场记述的现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民生状态。书中收录书信,多为抢先发售翻译出版;书信内容和《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互为印证;精选的历史图片和部分当年报刊的相关报道,客观而真实地呈现了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历史事件,现代中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卫生等真实状况,以及华西协合大学创办过程中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传播医学、传道授业的科学精神。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华西书信,时间从1911年到1950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为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期间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等历史事件无一不出现在华西书信中。
本书的着眼点是通过精选的华西书信,真实还原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为此,我们在本书的结构上做了一些探索。我们把书信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华西书信是主要讲述者,同时,摘录《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的相关内容,选择一些相关历史图片和部分当年报刊的相关报道,以此形成阅读的互动和延伸。
对于华西书信,我们采取了两种呈现方式:摘录和完整展示的接替运用,本书在不影响读者阅读书信的情况下,对书信以及书信作者的生平事迹不做过多的介绍与评述,而留给了书信摘录较多的篇幅。这是希望读者重点阅读这些书信片段,通过这些细节去接近历史,感受历史。
本书还原样呈现了档案馆的照片资料,以保留在档案馆陈放的历史原貌,因此有些照片可能缺失拍摄时间和地点,请读者原谅。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目录

绪论
**部分 革命过程中的国家力量重聚
第二部分 缓慢而曲折的社会变革过程
第三部分 现代工业和运输的艰难前行 只能维持低限度生活水平的贫困农业
第四部分 使整个国家彻底虚弱的通货膨胀 毁灭性的战争与灾荒
第五部分 生机勃勃的现代教育
第六部分 超越了福音界限的医疗卫生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节选

《华西书信(字里行间自然显露出与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改革思想和活动紧密联系的历史图景)》:
今天是圣诞节后的星期天晚上。今晚在大学校园里*庞大的建筑——体育馆里面聚集了七八百人。我们或坐或站,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一场真正了不起的表演。那是自我来到中国以后听到的*独特、印象*深刻的合唱。我欲罢不能地想说,我从没有听过这样的,可是这么说似乎显得我这种热烈的情感有些浅,因为那是在唱《弥赛亚》!当然我们以前都经常听《弥赛亚》,可是从未听过这样的。台上的合唱团估计有一百多人,其中只有七个“外国人”。合唱团的团长是一个小个子的白发老太太,她在这里教音乐,其他团员都是学生。两个领唱是我们医学院的学生,我每天在教室里都会见到这两个小伙子。他们的英语发音很棒,很出色,但更有意义的是他们表达的庄严与情感的深度与他们所唱的内容和谐一致。形象地说,我们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捏了自己一把,试图让自己完全相信这一点小小的额外证据:新天地的曙光已经照亮了中国!在听了他们多年挣扎着适应我们“极好的”声乐系统和乐器之后,我几乎已经有了一种认识,就是我以为对于中国成年人来讲,可能身体器官不允许他们掌握我们认为很平常的技巧。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年轻人做到了,他们让我们这一阶段的西方文化完全变成他们自己的了。连那位手风琴伴奏者,我们那位年轻的中国医生,他的演奏也充满了灵性。
其实今年这里的圣诞节有点非同寻常,圣诞节的概念似乎引发了这里的年轻人从未有过的想象力。可能部分是由于对六年战争苦难的反应,特别是在那苦难深重的迁移岁月之后,如今似乎已经能够看到将有一个幸运的结局。另外,他们也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当今世界上的大部分苦难都来自人类的愚蠢,人们未能让自己的生活合上“世界和平,人类亲善”这个19世纪的和弦。晚饭后不久,一群群学生开始唱歌,一直唱到午夜之后,连空气中都飘荡着《圣诞颂歌》,洋洋盈耳。全部都是用英语唱的,听着感觉非常好。这个世界从未像此刻这样需要圣诞的信息。
自我们上次写信后到今天,发生了一些事情。从财务、教学和声誉的角度讲,可能*有意义的事情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高级护士学校来到了我们中间。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为自己的学院和护士学校感到骄傲(也许太骄傲了),但公平地讲,从同样的高效率的立场看,我们应该承认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制总的来说是中国*好的。那个学院是由中华医学基金会管理的,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宠儿。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这是他们在全世界所有的项目中*令人满意的一个,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两年以前,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他们不可能在北京继续下去了,因此他们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多数是学生)三三两两地徒步长途跋涉数月到这里,来到自由中国地区。他们说希望在这个省份看到一个新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此话从这里开始说起,慢慢流传到纽约。后来,显然是经过多次商议之后,一个叫克劳德·福克纳的人(他有“铁肺”之誉)被任命为院长,并被派到这里来看看能够做点什么。他的任务极其重要,但也极端困难。他仔细地研判了当前形势之后得出结论——在目前的情况下,修建的事情完全不可能,*明智的计划是与西部三个省份中现有的医学院之一同甘苦共命运。你可以想象,当这件事在海外闹得沸沸扬扬之时,事情立即变得有些棘手。事实上,那些选择对这个学院微笑的人们有很多理由来祝贺自己。福克纳与他的顾问委员会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个做法很聪明,因为这样没有人会指责他们偏心。我们听说学生进行了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加入我们学校,就这样我们被大众投票选中。这个选择没有被高高在上的几个人操控,对此,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人情味,没有让人们感到太失望,因为这样也就没有人会指责我们当选是靠幕后操纵。他们已经来了三个教授,更多的教授还在路上。他们来的时间正合适,因为在那段时间,由于休假的缘故我们失去了很多人,同时经济压力也令人发愁。我们的学生总数令人难以置信地多,以至于我们很多人都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因为我们不可能放弃关系密切的、非常有效的个别教学方式。。现在那个好学校高兴地加入我们,是多年以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件*令人鼓舞的事。顺便说一下,他们要给我们派一个有经验的医院院长来,此事已经确定了。因此你的代表人正在兴高采烈地准备将那些令人烦恼的、费时费力的、耗尽耐心的工作重担交付到一个中国人强健的肩膀上(他是在国外接受培训的),将这个“小学校”拖出束缚之襁褓,顺利地度过步履蹒跚的学步阶段,在混乱中摸索着前进,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对于我来说,现在真的希望让我回去为病人和学生服务,这是我这辈子*大的兴趣。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