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街/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讲述的是以童老五为首的一帮丹凤街上自食其力的小菜贩、小酒保们,不畏强权,忍痛挨饿,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东奔西走,只为解救被舅舅卖给赵次长做姨太太的穷姑娘陈秀姐。在主人公们穷苦粗粝的外表之下,都包藏着坦荡、真诚、一诺千金的侠士精魂。这群人活得普普通通,又活得轰轰烈烈。从书名到故事内容以及书中方言口语,都充满了纯正的南京味。
张恨水著的《丹凤街》中,南京人义字当头的文化性格特征和民族大义,更是让人五体投地。从书名到故事内容以及书中方言口语,都充满了纯正的南京味。小说前期铺垫冗长而后期进展飞速,令静下心来沉浸于其故事的读者大呼过瘾。《丹凤街》在风俗画、风情画和风景画的描写上足见功力,是民国南京的“清明上河图”。
《丹凤街/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领略六朝烟水气,莫愁湖畔结茅居。”二十年前,曾送朋友一首七绝,结句就是这十四个字;但到了前几年,我知道我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姑不问生于现代,我们是不是以领略烟水为事,而且六朝这个过去的时代,那些人民优柔闲逸、奢侈及空虚的自大感,并不值得我们歌颂。其实事隔千年,人民的性格也一切变迁,就是所谓带有烟水气的卖菜翁,也变成别一类的人物了。这话并非我出于武断,我是有些根据的。前几年我家住唱经楼,紧接着丹凤街。这楼名好像是很文雅,够得上些烟水气。可是这地方是一条菜市,当每日早晨天色一亮,满街泥汁淋漓,甚至不能下脚。在这条街上的人,也无非鸡鸣而起、孜孜为利之徒,说他们有铜臭气倒可以,说他们有烟水气,那就是笑话了。其初我是烦厌这个地方,但偶然到唱经楼后丹凤街去买两次鲜花,喝两回茶,用些早点,我又很感到兴趣了。唱经楼是条纯南方式的旧街,青石板铺的路面,不到一丈五尺宽,两旁店铺的屋檐只露了一线天空。现代化的商品也袭进了这老街,矮小的店面,加上大玻璃窗,已不调和,而两旁玻璃窗里猩红惨绿的陈列品,再加上屋檐外布制的红白大小市招,人在这里走像卷人颜料堆。街头一幢三方砖墙的小楼,已改为布店的庙宇,那是唱经楼。转过楼后,就是丹凤街了。**个异样的情调,便是由东穿出来的巷口,二三十张露天摊子,堆着老绿或嫩绿色的菜蔬。鲜鱼担子就摆在菜摊的前面。大小鱼像银制的梭,堆在夹篮里。有的将两只大水桶养了活鱼在内,鱼成排地在水面上露出青色的头。还有像一捆青布似的大鱼,放在长摊板上砍碎了来卖。恰好旁边就是一担子老姜和青葱,还很可以引起人的食欲。男女挽篮子的赶市者,侧着身子在这里挤。过去一连几家油盐杂货店,柜台外排队似的站了顾客。又过去是两家茶馆,里面送出哄然的声音,辨不出是什么言语,只是许多言语制成的声浪。带卖早点的茶馆门口,有锅灶叠着蒸屉,屉里阵阵刮着热气,这热气有包子味,有烧饼味,引着人向里挤。这里虽多半是男女佣工的场合,也有那勤俭的主妇,或善于烹饪的主妇,穿了半新旧的摩登服装,挽了个精致的小篮子,在来往的箩担堆里碰撞了走。年老的老太爷也携着孩子,向茶馆里进早餐。这是动乱的形态下,一点悠闲表现。这样的街道,有半华里长,天亮起直到十点钟,都为人和箩担所填塞。米店、柴炭店、酱坊、小百物店,都在这段空间里,抢这一个*忙时间的生意。过了十二点钟人少下来,现出丹凤街并不窄小,它也是旧街巷拆出的马路。但路面的小沙子,已被人脚板摩擦了去,露出鸡蛋或栗子大小的石子,这表现了是很少汽车经过,而被工务局忽略了的工程。菜叶子、水渍、干荷叶、稻草梗,或者肉骨与鱼鳞,撒了满地。两个打扫夫开始来清除这些。长柄竹扫帚刷着地面沙沙有声的时候,代表了午炮。这也就现出两旁店铺的那种古典意味。屋檐矮了的,敞着店门,里面横列了半剥落黑漆的柜台。这里人说话,也就多操土音,正像这些店铺,还很少受外来时代之浪的冲洗。正午以后,人稀少了,不带楼的矮店铺,夹了这条马路,就相当地清寂。人家屋后,或者露出一两株高柳,春天里飞着白柳花,秋天里飞着黄叶子,常飞到街头。再听听本地人的土音,你几乎不相信身在现代都市里了。这样我也就在午后,向这街南的茶馆里赏识赏识六朝烟水气。然而我是失败的。这茶馆不卖点心,就卖一碗清茶。两进店屋,都是瓦盖,没有楼与天花板,抬头望着瓦一行行地由上向下。横梁上挂了黑电线,悬着无罩的电灯泡。所有的桌凳全成了灰黑色。地面湿黏黏的,晴天也不会两样。卖午堂茶的时候,客人是不到十停的一二停,座位多半是空了,所有吃茶的客人全是短装。他们将空的夹篮放在门外,将兜带里面半日挣来的钱,不问银币铜圆钞票角票,一齐放在桌上,缓缓地来清理。这是他们每日*得意的时候。清理过款项之后,或回家,或另找事情去消磨下半日。我彻底观察了之后,这哪有什么卖菜翁有烟水气的形迹呢?可领略的,还是他们那些铜臭气吧?这话又说回来了,我们睁睁眼看任何都市里、任何乡村里,甚至深山大谷里,你睁开眼睛一看,谁的身上又不沾着铜臭气?各人身上没有铜臭气,这个世界是活不下去的。于是我又想得了一个短句:领略人间铜臭气,每朝一过唱经楼。我随拿面前的纸笔,写了一张字条,压在书桌上砚台下。不料骑牛撞见亲家公,这日来了一位风雅之士许樵隐先生,一见之下,便笑说:“岂有此理!唱经楼是一个名胜所在,虽然成为闹市,与这楼本身无干,你怎么将名胜打油一番?”……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畅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
体面的普通人 本书特色 这世界谁不是双手双脚一颗心的普通人。活出希望,就是体面。体面这两个字,从来都与物质无关,而是接受平凡的坦诚,保持梦想的纯真,抵抗平庸的勇...
百花散文书系 新当代部分 袁鹰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
1979年出版的《雕虫纪历》是作者的最重要的自选集,影响最大。第一辑的1930-1932年的作品十七首,除了第一首《纪录》、第二首《傍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Apollinaire,1880-1918),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他是未来主义的代表,又是超现实主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 本书特色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本书囊括了中外许多优秀演讲词,以点带面地全面展现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经典作品,熔古典、现代、东方、...
《宝宝,吃辅食啦》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发育特点,精选120余款宝宝辅食食谱,同时,详尽介绍了
芳菲已满襟-草木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虽然充满劳绩,但是,还要诗意地栖居。赏读草木菁华,展看数纸云霞,不觉芳菲满襟。 不知所泊岸,即花人...
准风月谈 本书特色 《准风月谈》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
唐宋诗名句品读 内容简介 《唐宋诗名句品读》中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非常短小,容易记忆,但又都形象生动或含义深刻,对我们的人生应该会有启示意义。希望《唐宋诗名句品...
西窗随笔(2):前仰后合集、大愚若智集、越帮越忙集 本书特色 《前仰后合集》先说皮条客为达官贵人引介“名女人”之事,再谈到陆谦不顾朋友之情,布下陷阱,设计陷害林...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内容简介 一、本书主要选译**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
葡萄园畅谈录 本书特色 人生海海,一个孤独者的温暖行歌。与莫言、余华、麦家、贾平凹齐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经典随笔集。1.一位人文精神的守护者...
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三次自律运动期为框架,在描述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流变过程,探讨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台湾现...
Hope for Each Day 每一天的希望 内容简介 Billy Graham has touched millions of lives by shar...
睎睋集 本书特色 这本《睎睋集》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作品67篇, 包括《土地之神的中西差异》、《美国的少儿教育》 、《经典著作,温故知新》、《家园协奏曲...
活着活着就老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随笔,全部是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邃,极富哲...
江西:书的声音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充满文化气息的随笔或散文集。主要考察了江西历史上不同规模的书院的历史沿革及相关人文,认定书院是江西对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有...
日之完 本书特色 五十多年前,日军投降从东宁要塞走出时对当地百姓说:“三十年后我们还会回来!”几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阴魂不散。“战后政治总决算”、“教科书事件”...
《乐读:古典音乐漫游指南》内容简介:《乐读:古典音乐漫游指南》将音乐作品放回到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参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