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作者:郭磊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2018-06-01

评分:5分

ISBN:9787200138061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内容简介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通过藏品,如一幅画、一份报纸、一张照片、一枚奖牌甚至一个糖果盒子,来解读老北京和中国冬季运动。全书涵盖了从清末至今的冰上运动,包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众多方面。书中不乏体现北京冬季运动发展历史的珍品,比如介绍清代冰上运动情况的图书和画报、一本介绍滑冰运动的书《溜冰术》、中国一次举办的现代综合性冰上项目运动会的纪念章、不同历史时期的冰刀、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举办的冰上运动会的奖杯等等,展现了北京冬季运动的发展脉络和独特文化,使读者领略到北京冬季运动特有的气质,感受到北京冬季运动的历史传承、开放包容。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本书特色

一幅古画,诉说着清宫冰嬉的热闹繁华一份报纸,记载着的中国冰上健儿在近代的拼搏努力一枚奖牌,凝结着中华民族现代冰上运动的雄心壮志拾起历史的碎片寻找遗失在藏品里的中国冰上辉煌400年珍贵照片,再现中国历史上的冰上运动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目录

【中文目录】
**章老北京的冰上运动
清宫冰嬉记盛
老北京冰面的老炮儿
从民族的寒冬中走来
北海化装溜冰大会
冰上“花神”萧淑芳
破题儿**遭
从“小白楼”冰场说起
年画里的冰上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北京滑冰热
美丽的什刹海冰场
第二章中国的冰上运动
《我能比呀》
名媛跑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冰上运动会
全国冬季运动会典藏


【英文目录】
Chapter 1Ice Sports in Old Beijing
Ice Sports in the Qing Palace
Old Beijing: Lao Pao’rs on Ice
Rise in the Harshest Winter for the Chinese Nation
Masquerade Skating Gala in Beihai Park
Xiao Shufang, the Flower Goddess on Ice
The “Ice-breaking” Event
An Ice Rink near “Xiao Bai Lou” (Little White Building)
Ice Sports in New Year Pictures
Skating Zeal in Beijing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Enchanting Shichahai Rink
Chapter 2Ice Sports in China
Olympiade
Debutantes Taking to Roller Skating
Ice Games in PRC
Collectibles from the National Winter Games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节选

清宫冰嬉记盛 冬至过后,冰封太液池。坐稳江山的乾隆帝在王公大臣的簇拥之下,美滋滋地看着八旗的“冰鞋营子弟”们在冰场上玩出各种花样,御用画师们将此盛况记录了下来,这就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太液池在元代是北海和中海的总称,到了明代,为了打造更加恢宏的皇家园林,挖南海堆景山,太液池成为北海、中海和南海的总称。清代冰嬉表演的主会场是在北海,偶尔也会在南海瀛台附近。比较有名的《冰嬉图》有两幅,一幅是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绘制的,另一幅是张为邦、姚文瀚绘制的。这两幅画描绘的主画面都是清宫冰嬉项目中的“转龙射球”(又称“射天球”)。根据金昆等人绘制的《冰嬉图》可以探究出当时的比赛规则:赛场上设三个带有彩旗的旌门,旌门正下方悬挂一彩球。宫中八旗,按照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的顺序依次上场。每旗16人,旗手和射手交替出发,出发时射手佩羽箭三支,每经过一处旌门则向彩球射出一支。在滑行过程中,旗手和射手均会表演出各种花样,以显示其娴熟的技艺,又为比赛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这是一项集体走冰的活动,比赛进行到高潮时,上百人宛如一条游龙驰于冰上,蔚为大观。比赛结束后,按照射中的箭数分等级进行奖励。张为邦、姚文瀚绘制的《冰嬉图》上场人数更多,每旗32人,旗手之后除了射手外,又增加了两名表演者,表演内容可以称为“花样走冰”和“杂技走冰”,其中花样走冰有名为“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双飞燕”等妙不可言的姿势,杂技走冰有耍刀、弄幡、飞叉、使棒等,更有在溜冰人肩上、臂上、杆上表演的,十分热闹。 乾隆不仅喜欢在冬天“阅冰”,他还因“惜自古无赋者,故为赋之”,亲自主撰《御制冰嬉赋》,赋中写道:“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鞋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从此赋可以看出,冰嬉为清之“国俗”,且冰嬉者的装备已经比较先进了。乾隆重视冰嬉,是出于“阅武事而修国俗”的双重需要,“武事”是指军事训练,清军队中有专门溜冰的兵种,叫作“技勇冰鞵(鞋)营”,而冰嬉成为“国俗”,这自然和其祖先生活在北方有关,也同时说明在满族早就有这个习俗。因此,乾隆在太液池上的“阅冰”实际上也是阅兵,通过这个恢宏的阵势将皇家气势示于天下。 清代宫中的冰上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年间,康熙近臣高士奇曾在《金鳌退食笔记》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寒冬冰冻,以木作平板,下用二足裹以铁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又于冰上作掷球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喧笑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本朝用以习武所著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 这里面描写的“拖床”是冰上的一种交通工具,又称为“冰床”,宫廷和民间之中都有,并且不仅仅限于北京,北方很多地方都有。拖床历史悠久,宋代已有文字记载,到明清两代后,拖床更加兴盛。《明宫史?金集》载:“每于河冻之后,近京贫民,群来趁食。于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床以糊口。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相间,交拉如织,亦有豪兴乘醉而频频往返者。至春,冰将泮,间有沉溺云。”这说明此时拉拖床已经是民间一些人养家糊口的手段了,有的人会乘着酒兴坐着拖床在冰河上多次往返。但拖床也有危险,春天冰开始融化,不小心会导致溺水的悲剧发生。到了清代,受皇家的偏好,拖床更加兴盛。清末诗人宝竹坡有《冰床》诗一首,其中写道:“伊谁造车床假名,长方四尺象厥形。伏羲未作禹未乘,泥樏山橇堪并称。木躯金趾坚而轻,一人背挽牵以绳。”每逢“阅冰”,皇帝会乘坐拖床前往观看,皇帝乘坐的拖床大而遮风,装饰华丽。 宫中的冰上掷球则非常有趣、激烈,这项活动一般称为“冰上蹴鞠”或者“冰上足球”。获胜方必须“便捷勇敢”,不仅要有速度,还要勇于对抗。《御制冰嬉赋》中对冰上蹴鞠也有生动描述,赋中不仅简要描写了这项比赛的由来、宗旨、价值等,还描写了比赛过程和赛后的奖励:“执事者中立而不倚,争捷者有前而无回。珠球一掷,虎旅纷来。思摘月兮广寒之窟,齐趁星兮白榆之街。未拂地兮上起,忽从空兮下回。突神龙之变化,蕤翔凤之??。燕居,姌嫋鸿猜。怡情悦目,有如是哉!夫其伯仲分,甲乙第。并前行赏,纵后亦逮。勇者特旌,任者均赐。”乾隆作文章经常会引经据典,还喜欢摆弄些生僻字,因此读来比较费力,这段话简单说就是裁判不偏不倚,运动员奋力争先,赛场之上皮球翻飞、激烈热闹,观者怡情悦目。比赛之后获胜者给予重奖,参与者也有奖励。冰上蹴鞠在当时不仅宫中有,民间也有,什刹海、护城河的冰面上就有玩冰上蹴鞠的人。 清宫冰嬉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转龙射球”、冰床和冰上蹴鞠外,还有“抢等”“打滑挞”等。“抢等”就是速度滑冰比赛,竞技性很强,《御制冰嬉赋》形容“闪如曳电,疾若奔星。蹂蹈云衢,扬挥玉京……杰者得帜,畴与比伦?遗者失志,第如逡巡”。意思是说赛场之上的表演者速度极快,就像在云中奔走,在天宫中挥舞旗帜。优秀者获得锦标,谁能相比?失败者却垂头丧气,行动不自然。据记载,清宫内表演的“抢等”的动作有“官趟子八式”,即初手式、小幌荡式、大幌荡式、扁弯子式、大弯子式、大外刃式、跑冰式和背手跑冰式。 “打滑挞”则是宫中冰嬉里面的一种难度比较高的游戏,玩法是先取水制作成一座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表演者从顶上挺立着滑下来,落地后不摔倒的即获胜。 乾隆去世后,冰嬉在宫中逐渐衰落下来,因很多项目受到器材和场地的限制,也没有在民间推广开来。到了晚清,慈禧很喜欢冰嬉,经常会乘坐拖床在冰面上游玩,有时还会在冰上燃放烟花,但此时的冰嬉已仅余嬉戏而已。

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精装) 作者简介

郭磊,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中国体育报》史话专栏作者,体育收藏家,在体育收藏界有“南周北郭”之称。1997年起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工作,业余时间专注于体育收藏品的收集与研究。已在《中国体育》杂志、《中国体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有《激励中国:新中国体育宣传画图典》一书。2018年1月20日在北海公园团城举办《冰鉴——老北京的冬季运动》主题展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