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1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本书深入生活,阐释关于教育、爱情、婚姻的深刻洞见。作者以*流畅清晰的思路,*明白易懂的文字,启迪我们思考人生的难题,找寻生命的价值。
本书的作者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自卑与超越》:1.心灵和肉体的关系从古至今,对心灵与肉体的关系,人类一直都争论不休。究竟是肉体支配着心灵,还是相反。无数参与争论的哲学家都无法达成共识,他们因此被以这个为标准分成了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唯物主义哲学家。然而今天看来,个体心理学有可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个体心理学事实上正是在研究人的心灵与肉体的互动关系。所有需要得到治疗的病人,无不都具有肉体与心灵。假如我们治疗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那我们就不可能对这些病人有所帮助。而我们的理论只能是来自我们的实践经验,也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们都生活在这种肉体与心灵的相互关系中,我们不得不接受找出正确答案的挑战。个体心理学的发现,让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紧张局势得到了化解,心灵和肉体不再非此即彼。个体心理学认为,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都是生活的参与者,是生活这一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也应该从整体出发来分析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植物不同,人是能四处移动的动物,因此仅仅具有拓展肉体的能力是不够的;而植物扎根在大地上,无法像动物一样移动,如果发现植物有心灵——只要是人所能理解的形式,那么都会让人感到惊奇。我们可以假设植物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但即使这样,植物的特点也会让这种预见能力无法施展。很简单,如果植物预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来了,他马上就会把我踩在脚下,我会被他踩死——对此,它却毫无办法,因为它们没法移动自己。但我们都知道动物是能够移动自己的,而且都能事先设计好自己将要移动的方向。这一事实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动物具有心灵或灵魂。“当然你有思想,否则你不会有动作。”(引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心灵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预见运动的方向。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理解心灵对肉体的支配就是——为肉体制定动作的目的。如果缺乏目的性,那只能是在每段时间里,无目的地产生的一系列混乱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由于心灵的作用是决定动作的目的,因此心灵在生活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反过来肉体一样也影响着心灵,因为心灵只能在肉体能力的可能范围内支配肉体,要不然心灵就可以在没有任何辅助的前提下,让肉体飞到月球上去了。比起其他动物,人的活动能力更强,不仅活动的方式更多——这一点可以从人的手部动作的复杂性看出——而且,人还更善于利用活动来改变自己的环境。由此可以得出:在人类的心灵里,预见未来的能力一定是得到了*高级的发展的;而且,人类总是在有目的地奋斗,以改进自己在所处环境下的地位。在朝向自己的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后,人还会有一个囊括所有动作的单一动作。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确定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就是——我已经克服了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而且我还很好地控制住了我所在的环境。这一*终目的必然导致人的所有动作的相互协调,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心灵的发展似乎就是为了这一*终目的而被迫进行的,肉体也是一样,也是在努力成为一个整体。除此之外,肉体还会受到来自先天的目的性的控制,比如皮肤受伤后,人的整个身体都会为了修复这一受伤服务。不过要强调的是,肉体上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并非是单独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心灵给予了很大帮助。运动、训练及一般健康学的价值都已得到了证实,这些都是肉体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终目的时,心灵提供的帮助。自始至终,生命中成长与发展的这种合作关系从未中断。作为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心灵与肉体相互合作,心灵就像一部汽车,利用肉体所能发掘的所有潜能,帮助肉体达到高枕无忧的境地。在肉体的任何活动中,在任何表情和病症中,我们都能看到心灵目标的印记。人活动着,在他的活动中必有意义存在。他活动其眼、其舌、其脸部肌肉,他的脸上就会有一个表情、一种意义,给予这种意义的正是心灵。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解心理学(即心灵的科学)所探究的到底是什么。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的各种表情的意义,找出他的目标,并以之与别人的目标相比较。为了安全这个*终目的,心灵就需要将目标具体化,也就是说,弄清楚哪里是“安全”的,朝着哪个方向,怎样走或者怎样做才能到达。当然这其中会有出错的可能,但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根本不会有行动。当我抬起我的头来,心中一定已有了一个目的。有时候,心灵选出的方向可能通往灾难,但这只是因为心灵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以为朝着这个方向能获取*大的利益。所有心理上的错误都是这种行动方向选择上的错误。对安全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目的,只是有的人在寻找它时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并且固执己见,从而导致走入歧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 内容简介 知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
《一本书玩转众筹》内容简介:本书紧扣“实战”,从两条线专业、深层地讲解众筹的具体操作。一条是横向案例线,讲解了众筹*为火爆的
《心理学最佳入门(原书第5版)》内容简介:《心理学最佳入门》是一本充分考虑读者习惯,容易记忆、适合自学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
战胜强迫症 本书特色 本书摒弃了长篇大论的说理讲道,摆脱了一般心理学书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 书中的疗愈方法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可以帮助强迫症者彻底摆脱强迫,...
《突破天性》内容简介: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某种性格的人?你是不是坚信大五人格、九型人格的测验结果?是否认为自己的性格适合或不适
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 本书特色 《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讲述了好几代科学家与精神病医师为缓解患者痛苦而作出的努力,讲述了精神病学领域的许多重要...
《治愈言语虐待:从精神暴力创伤中康复》内容简介:言语虐待也被称为言语欺凌或情感恐吓,是一种使用不尊重的、侮辱性的和苛刻的语
糖尿病防治知识699问 本书特色 《糖尿病防治知识699问》:糖尿病患者首选读本 激发人体抗病强身潜能,一部囊括古今中外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大全。糖尿病是一种什么病...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内容简介:许知远积淀五年的转型力作 “做视频节目,我只花了30%的精力,剩下70%的精神在写
「純露」是種十分獨特的東西。它們在一個精準的濃度範圍內,也就是在水中的最高溶解量,將芳療中所有的芳香物質帶進治療的程序�
《抗衰老计划:阿特金斯医生的建议》中的抗衰老计划结合了所有这三种抗衰老武器:饮食、补充营养和锻炼身体,将教你使用什么样的
心灵飞舞 本书特色 《心灵飞舞》一书精选了李子勋先生的部分精美文章,包括对文化的解构、爱情篇、婚姻篇和专业篇,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平常问题,探讨心灵自由的心理秘诀,...
古法艾灸治百病掌中查 本书特色 本书以艾灸为中心,首先讲解了艾灸的常用手法、艾灸的步骤、艾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然后详细讲解了如何用艾灸的方...
101个心理治疗难题 本书特色 blackman医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能将非常复杂的情境问题用清晰和有条理的方式讲述出来,给接受他督导的治疗师以有...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的十篇散文的结集。这十篇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
《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本书是现代社会人类必读的个体心理学经典。作者阿尔弗雷德,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
《情绪之书》内容简介:如果你是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你一定了解情绪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你是一名作家或编剧,你一
中国古代良医寿世方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华夏文化典藏书系中的一本。追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为了达到此目的,人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书实乃养生、治病之...
我们正在集体陷入一场无法中断的“化学品热”。不论居住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携带着一大堆名目繁多的化学污染物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内容简介:“哲学是活的生命。”“哲学史就是哲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本书从古希腊哲学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