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思旧录》,今有《思痛录》,都是回忆;或点点滴滴,或幡然醒悟。何龄修作为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个体,其《五库斋忆旧》自述家世、求学、治学经历,或亲情友情,或人事片断,实录了商鸿逵、侯外庐、顾颉刚、向达、邓恭三、杨向奎、王毓铨、谢国桢、顾准等在这个大时代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偶遇思想家“顾准推车”的一段对话,更是丰富了20世纪思想史细节。
本书是已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龄修先生的一本回忆录。书中自述家世、求学、治学经历,或亲情友情,或人事片断,实录了商鸿逵、侯外庐、顾颉刚、向达、邓恭三、杨向奎、王毓铨、唐长孺、谢国桢、俞平伯、顾准等一批知识分子在20世纪这个大时代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偶遇思想家“顾准推车”的一段对话,更是丰富了20世纪思想史细节。书中还有不少学林掌故,读之多有裨益。
引.言
因为有业务的需要,与出版界朋友的交往,忽然增多起来,办完正事,也会有海阔天空聊上几句的时候。我因为年龄痴长,频经岁月磨砺,人海搏游,提到有些事时让他们或多或少觉得新鲜。于是他们提议写成回忆录。
说起写回忆录,我的感觉那是大人物的事。看看已公开出版的回忆录作者就知道,其中有政治大人物,他们的活动总是呼风唤雨,纵横捭阖,不仅关系国家,往往影响世界;有军事大人物,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扬威遐迩;也有文化大人物,他们的言行可以感人,著作更能济世。他们写回忆录,才够份儿。其风雨人生,电闪雷鸣,涛惊浪骇,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回忆录自然值得一读。至于小人物,遭遇多低微之人,经历亦琐细之事,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有何可记?有何可忆?纵或有之,也不外身亲经历者少,传闻听说者多,略同于古代文人中较低层人物所写为杂俎、漫录、闲话、小说、琐记、赘谈、偶忆、余闻、随笔、零拾之属,经历不够,耳食来凑,人事不彰,狐鬼登场。我虽接触过一些名学者、大文化人,但仍应归入小人物之流,平头百姓一个,也凑这份热闹?一念至此,便觉意兴索然。
但是,小人物的一切也是生活。生活是分层次的。士农工商,贵介平民,各有自己的天地,各有其独特的生活内容、观察生活的视角。这样构成世界的多样性和绚丽多彩。而且,王侯将相,并非天生有种,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互相转化。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陈胜、触龙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见,世界是大小人物共同拥有的,小人物的生活、包括他们对生活的回忆,虽然平凡而缺少光辉,都是社会生活和对社会生活的陈述的一部分,似乎也不应过于忽视。朋友们的立意或即在此?
我也就有些坦然,于是着手试写。写成数篇一读,自觉还不完全是味同嚼蜡。拿给孙、曾两位一看,说就是这样,鼓励我写下去。当然,篇数太少,不能硬性表态,赞许或否定都难以判断。不过,我却真的决定继续写下去了,不管将来成品质量如何,合格固好,不合格也保存下来我的一份记忆,收获一份敝帚自珍的满足。我虽然没有什么盛名需要呵护,但也不喜欢有明标贱名制作的伪劣残次产品发售。因此,能否出版,我不计较,更不操心,先力求做好,然后静候出版家去定其终身。
回溯一下我的经历,我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没有系统的大事首尾贯彻。我很明白,写成了也不出琐记、赘谈的范围。古人有《思旧录》,也是回忆录性质,是历史著作的一种体裁。我读过黄宗羲的《思旧录》,以人为纲,一人一篇,大都为片断回忆,每篇数十数百字,没有满千字的文章。我的回忆有一部分与《思旧录》近似,但字数为其十百倍计。适应这种情况,我决定统一采用纪事本末体,一人或一事单独标题成篇,来龙去脉根据需要尽可能交待清楚一点,长短不拘,有话则长,无话即短。写法散漫,有的甚至像故为枝蔓,将一件事远远写来,由远写到近,但并不是没有中心,*后归结到一篇的中心,头绪和线索多,有利于把重要缘起、逸闻、趣语包括进去。将来全部写成后,再斟酌内容和事件发生时间,排定各篇先后次序。
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我是坚定信守求真求实原则、希望贯彻始终的。不要掺假。回忆中所涉及的人,有许多已经作古,更不容许有丝毫编造其言行之处,亵渎其在天之灵。曾见我们有些名人的回忆文字,有时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低估和欺负天下人,这样很不好。每当读到这种地方,就对其全部回忆产生怀疑和厌恶。当然,记忆不是刻板,记忆之于当事人,并不像猎犬对主人一样忠诚。岁月的侵蚀,或多或少会使记忆走样、失真,时间越久,失真的记忆越像真的,当事人越自信其本来就是如此。生活中常常发生记错的情形,并且不少见。但记错是一回事,编造是另一回事。我们要求尽量不记错,但对记忆确实错误也不过于苛刻。我的态度是,对别人的错误,重在进行分析,判定错误性质,是失忆还是编造;对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有从记忆和回忆中多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寻求旁证,谨慎落笔。有时我为了解或证明一件小事,反复写信、打电话、当面问人,这有点出我意外,我原没有料到有这么复杂、这么辛苦。
当我步入盛年乃至老年后,师友辞世的事逐渐发生,后来则频繁相继,这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也写过一些悼念和记述的文章。这些文章中都有回忆和见闻的内容,其性质与回忆所录诸篇并无不同,只是简略一些,因与近来录写诸篇分列并存。
何龄修
何龄修(1933—2018),湖南湘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53—195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199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于清史特别是明清之际政治史、清代评书艺术等研究尤多贡献。退休后应邀参加编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著有《五库斋清史丛稿》《清初复明运动》等。
外国散文-纪德散文选 内容简介 纪德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法国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以散文为主,成就甚高。以其思辨的深邃、独特和感觉的敏锐、细腻见长,别树一帜,在文学史...
面包房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走进校园·走向经典书系之一种,主要收录了著名作家肖复兴的40多篇作品,包括有些年月、雨果故居前、白桦林、史可法的扬州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
《奥威尔日记》内容简介:作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这位左倾激进、终其一生憎恶与鞭笞上层阶级的左翼文人,在日记中忠实记录
陇上学人文存:王沂暖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王沂暖卷》介绍了王沂暖先生在他的《新注》中说:有人说《大学》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子所作,此盖臆测也,要之与《礼记》...
《能力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是中英合作广东省职业教育重点教改课题“广东省计
以子为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论父母与孩子、关于去教堂的随笔、瓦格纳寓言(选集),内容包括:蔓生着光辉的云朵;以子为父;何为孩子?;拿答与亚比户的罪恶;制造野兽...
我希望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 本书特色 我知道这世上一定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但如果没有我还有回家的路■活过、爱过、走过。一位美女主播的世界之旅,她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从第一槌开始-我与中国艺术品拍卖二十年 本书特色 就中国艺术品收藏及拍卖这一领域来说:作为艺术品拍卖的操盘手,买卖过三十亿,名列前茅;作为观察者,没人比他写得多...
《抗逆力》内容简介:现今社会,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无论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人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逆境,重压之下,有的人会在
欲采蘋花不自由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骆玉明漫话江南才士之作。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造诣深厚,博古通今,备受学界同仁和学生推崇。曾开设多门文学史课程,著有多...
去今未远-提前怀旧三编 本书特色 这是作者怀旧系列第四本书,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过去的老物件、习俗等全方位的忆旧,诸如舞场、牛仔裤、粮票、睡澡堂、手扶拖拉机、盐...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 本书特色 再版编叙:自一九八五和一九九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林徽因诗集》和《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卷以来,出版界对林徽因似乎日...
绳命,揍死个冷笑话 本书特色 “老总是个外国人,在中国待了快一年,听得懂简单的“你好”、 “谢谢”什么的。有天他用免提打电话给别人,一听见电话那边说“您好”,他...
徐志摩散文全编(上下) 内容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
中英法60周年彩色纪念版:小王子 本书特色 亲爱的小王子,你已经长大,并满60周岁了,让我们一齐道声:小王子,生日快乐!《小王于》,曾是法国*著名的书,也是全世...
现代名家自选集-鲁迅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有话题性的战士,如何定义心中的自我?*著名的作家,*私人的阅读*可爱的女人在卸妆后,*真实的作家在自选集里现代名家自选集...
吴小如演讲录 本书特色 本书由吴小如先生多年在各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正文收六篇文章,分别谈诗词、小学、戏曲。附录收社会各界人士纪念文章若干,亦从各个侧面勾勒...
人间有味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汪曾祺经典散文之闲情野趣卷,以闲适美文为主题。其中《味是故乡浓》精选汪老谈美食的精彩篇目,令人有大快朵颐之乐;《此间有真趣》是对烟火人...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几乎全是悲剧,所写题材之新颖,涉及的...
生活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阅读笔记、警句格言、寓言故事和思想札记等等的集成,分为三十一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问题,包括信仰、灵魂、上帝、爱、不平等、暴力等。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