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
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後,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近20多年中出版40多部长篇小说。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於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後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後,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於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年表
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後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於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於建国中学
1959结婚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後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
1964离婚
1965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丝花》、《烟雨蒙蒙》、《哑女情深》
1968成立火鸟公司,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改编自小说《幸运草》)
1976成立巨星公司
1979与平鑫涛结婚
1985出版《冰儿》,唯一没有父母亲角色的小说
1986推出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
1988首度返回大陆
1990出版《雪珂》,首部历史古装长篇小说
本书精彩片段: 我永远无法忘怀**次见到杜小双的那一夜。虽然已经是那么多年前的事了,虽然这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故,但是,那夜的种种情景,对我而言,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得恍如昨日。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那年的雨季特别长,那年的杜鹃花开得也特别早。不过是阳历年以后的几天,小院子里的篱笆边,已开遍了杜鹃花。雨点从早到晚淅淅沥沥的打在花瓣上,没把花儿打残了,反而把花瓣染艳了。只是,随着雨季,寒流也跟着而来。我和奶奶,是家里*怕冷的两个人,从年前起,就在屋里生了个炭钵子。奶奶口口声声怀念她在大陆的火盆。在台湾长大的我,可怎么样也闹不明白那火盆的样子:“外面是木头的,里面是铁的,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我给奶奶下了结论,她永远无法当画家或作家,因为她毫无形容及描绘的天才。我们的火钵是绿色的,像个大缸,里面垫着灰,灰上燃着旺旺的木炭。我常把橘子皮埋在炭灰里,烤得一屋子橘子香。那夜,我们全体都围在火盆边。奶奶在给我打一件蓝白相间的格子毛衣,妈妈帮着绕毛线团。姐姐诗晴和她那位“寸步不离”的未婚夫李谦在下象棋,当然诗晴是从头到尾的赖皮,李谦也从头到尾的装糊涂,左输一盘,右输一盘,已经不知道输了第几盘了。棋虽然输了,却赢得诗晴一脸甜甜蜜蜜的笑。男人就有这种装糊涂的本事,知道如何去“骗”女人。但是,哥哥诗尧不同,诗尧是君子,诗尧是书呆子,诗尧深藏不露,诗尧莫测高深,诗尧心如止水,诗尧不追求女孩子,朱诗尧不是别人,朱诗尧与众不同,朱诗尧就是朱诗尧!现在,我这位哥哥朱诗尧,燃着一支烟,膝上摊着一本刚从美国寄来的“世界民谣选集”,眼睛却直直的看着电视机,那电视的萤光幕上,劳勃韦纳所扮演的“妙贼”又在那儿匪夷所思的偷“世界名画”了。我百无聊赖的用火钳拨着炉火,心烦意躁的说了句:“哥哥,家里有电视机,并不是就非看不可!电视机上设着开关,开关的意思,就是可开可关也!” 诗尧微锁着眉头,喷了一口烟,对我的话根本没听到,妈妈却接了口:“诗卉,别打扰你哥哥,人家干了这一行,不看也不行呢!” “干了那一行?小偷吗?”我故意找麻烦。 “诗卉这小丫头有心事,”奶奶从老花眼镜上面瞅着我:“她是直肠子,心里搁不了事,八成,今天雨农没有给她写情书!”“奶奶!”我恼火的叫:“你又知道了?” “哈!我怎么不知道!”奶奶一脸得意兮兮的样子:“一个晚上,冒着雨跑到大门口,去翻三次信箱了!”“人家是去看爸爸有没有信来!”我脸上发热,强词夺理。 “哎哟,”奶奶笑着叫:“世界上的爸爸,就没有这样吃香过!”“妈!”我急了,嚷着说:“你看奶奶尽胡说!” “诗卉,你糊涂了!”诗晴回过头来:“你在妈妈面前告奶奶的状,难道还要妈去管奶奶吗?” “反正咱们家,没大没小已经出了名了!”我瞪着诗晴:“等你和李谦结了婚,生下小李谦来,我保管奶奶会和你的小李谦抢糖吃!”“妈!”诗晴红了脸:“你听诗卉说些什么!” “别叫我,”妈笑着转开头去。“我不管你们的糊涂帐!” 奶奶捧着毛线针,笑弯了腰,毛线团差点滚到火盆里去。诗晴转向了李谦:“李谦,你看到了,我们家里,妈妈宠哥哥,奶奶宠诗卉,我是没人要的!”“所以我要你!”李谦一本正经的说。 ……
三苏年谱(1-4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 孔凡礼是三苏研究专家,从事宋代文学研究达四十余年★ 《三苏年谱》融《苏洵年谱》《...
铁屋中的呐喊 内容简介 这是《回望鲁迅》系列丛书之一。丛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不同阶段海内外鲁迅研究的精华,汇集国内外有关鲁迅的回忆录和研究文字,是迄今为止关于鲁迅研...
《管錐編》四冊問世以後,得到學界的重視,回響極為熱烈,也有不少讀者致函提出疑惑。而數年來錢鍾書先生亦屢有新見,於是悉心重
现实主义批判(易卜生在中国) 本书特色 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和诗人。他前期剧作属于浪漫主义范畴;中期剧作倾力反映各种社会问题,主人公追求精神...
女性身体观念与当代文学批评 内容简介 陈宁所著的《女性身体观念与当代文学批评》共分4章,重点从性别视角切入文学批评,通过考察近30年来文学研究中的女性身体观念,...
让世界更美好的政策是取缔电视,而不是取消最低工资限额;贪婪是好事;应该取消对穷人的福利补赃……萨姆·戈登,一位中学经济学
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 本书特色 本书选出了常用的英语动词、名词、形容词、连词等2500多个(含15000余条搭配用法)。 本书在编排上力求清楚醒目,正文词条按英文...
四六丛话 本书特色 《四六丛话(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四六丛话 目录 前言整理凡例序后序序自序四六丛话凡例卷一选一一卷二选一二卷三骚二一卷...
《儒林外史》学术档案 本书特色 由甘宏伟、白金杰主编的这本《儒林外史学术档案》对有关《儒林外史》研究的重要论著进行整理与研究,内容上分近百年《儒林外史》经典论著...
经典与解释-旦丁的圣约书-圣经式想象论集 本书特色 作为一部《神曲》研究专著、《但丁的圣约书:圣经式想象论集》从奥古斯丁《忏悔录》中记述的米兰花园中的启示时刻开...
王小波早期小说创作的集中展示。小说在王小波笔下从经典小说家笔下的沉重文体羽化为一只翩翩蝴蝶。处女作《绿毛水怪》当时以手抄
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主要文献目录(1900~2007)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主要论文目录(日本刊载)、20世纪80年...
英语精要自修丛书 1.英语作文 内容简介 本书为“英语精要自修丛书”之一。本丛书是为参加香港中学会考的中四、中五学生而出版的一套辅助英语学习的读物。希望透过这套...
正道上行:马叙伦传 本书特色 马老既是著名的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也是博学多才、有很深造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著作很多,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萤火虫快乐语文第一辑:看图作文一级棒 本书特色 这套书的一个共通特点是期待进行语文学习的操作性训练,为的是训练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其中一些语文学习方式...
我,一个在游戏中难得玩着女号的男小青年,统称“人妖”。一不小心,泡到了老公?嗯……或者说是被泡到了?反正是和他黏糊上了。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叙事研究 本书特色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叙事研究》由张晏所著,本书借助西方叙事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叙事技巧,梳理了情节、叙述者...
犯罪心理学:第1季:国内卷 本书特色 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在令人们感到震惊和恐惧的同时,又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这些或狡猾、或邪恶、或疯狂的罪犯,...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於1942年在紐約和倫敦出版,是熊彼得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著作,深受讀者歡迎,出版後即成為「
中国赏鉴书画的方式被称为“读画”。那么我们如何去读一幅画作呢?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仅靠文字不足以充分传达出画作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