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一幅杰出的作品是怎样诞生的?
英国艺术史学家、教育家迈克尔·伯德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严谨的史实研究书写为优美生动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从公元前40000年到21世纪的艺术发展历程。插画家凯特·埃文斯用精美淡雅的水彩画带领我们重回每一个灵感绽放的历史瞬间。文字与绘画交相辉映,展现出富于想象力又触手可及的艺术场景,讲述让人手不释卷的艺术故事。
◎ 用轻松好读的故事还原漫漫艺术史以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回到创作现场,零距离感受艺术之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也能够激发出对艺术的兴趣。
◎知名艺术史学家、教育家倾力之作跨界背景成就了这部生动优美的艺术简史,书中以生动的叙事方式,在有趣味横生的故事中自然地融入了艺术知识,将几万年的艺术史娓娓道来。
◎ 翻译为10种语言的畅销艺术启蒙读本自2016年出版以来已译为十种语言,深受小朋友和大朋友喜爱。不少读者都评价说:“这是我看过的zui好的艺术书”。
◎ 优美插画展现生动场景书中配有精美淡雅的插画,既有中世纪的城镇全貌,也有艺术家的创作场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一起,呈现出了艺术史上一个个闪光的时刻。
前言
这就是魔法
这本艺术史从四万年前德国的一个洞穴开始,到2007年非洲的一个棚屋里结束。在这之间我们会看到来自天南海北各种地方的艺术家。我们爬山,我们下采石场,我们来到沙漠中探险;小棚屋、蒸汽船、华丽的宫殿、阴森的坟墓,到处都有艺术家。作坊和工作室当然也有他们的身影啦。我们会发现,他们在石头上、墙上、木头上、画布上和纸上画啊画啊;他们手中的石头、金属、泥巴、电线甚至是稀饭,全都变成了雕塑。几千片小小的马赛克被他们耐心地拼在石膏上;一片片彩色的碎玻璃或者瓶盖,也能组合成美丽的图案;撕报纸、照照片,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干吗要整天做这些事情呢?这本书里每个艺术家给你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
他们会怎么回答,要看他们生在什么时候,住在什么地方了。在冰河时期的欧洲,那些雕刻家和画家会怎么说呢?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还有个专门的词叫“艺术”,不过无所谓。这些古代人特别擅长动手做东西,简直就像会变魔法似的。本来嘛,想法啊,梦境啊,变成人们可以用手摸、用眼睛看、一直存在的事物和图画,这本来就像魔法一样。今天我们已经不像那时候的人,要靠猎捕猛犸象来生存,但我们仍然有着强烈的渴望,要把那些看不见的思想和感觉,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对于很多无法用字词句表达的东西(或者不能表达得太充分的东西)而言,艺术就是我们的语言。
艺术作品把我们和制作艺术作品的人联系起来,不管他们生活在多么古老的时代,多么遥远的地方。不过,艺术家们的生活,还有人们对艺术的看法,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所以总会留下一些谜团。罗马的壁画家、中世纪的伊斯兰抄经师、维多利亚时代的摄影师……他们真正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本书的故事中记录了很多关于艺术的史实:名字、日期、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全部。历史上总有些巨大的空白,需要你用丰富的想象来填补。
用“历史”这个词,可能会让你觉得故事已经讲完了,哪些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都弄清楚了。我对艺术的感觉可不是这样,不管是画在寺庙的墙上,还是发布在互联网上,都不应该是定论。所以,我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艺术史。一个故事,就算你以前听过,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都会变成正在你眼前发生的事情。可能你完全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一切似乎都新奇得像**次。艺术家们经常说,不管积累了多少经验,开始创作一个新作品的时候,都是在启程前往未知的目的地。
在这本书里,有的艺术家画的画、雕的雕塑,都是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还有些艺术家呢,会让我们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很普通的事物。在我看来,这些人创造的艺术,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天地。看着这些作品,思考这些作品,就仿佛穿过一扇门,呼吸着完全不同的空气。
对于艺术家以及欣赏艺术、想要懂得艺术的我们而言,艺术似乎既远又近,既熟悉又陌生。我们经常会想,“要是我能看懂这件艺术品,它可能就显得更正常些吧”。但我希望艺术永远保持那种古怪和陌生。这就是魔法呀。
——迈克尔·伯德
他在本书中讨论了艺术家想要把“无形的思想与感情”和真实世界建立联结的渴求,而他所讲述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目的何在。……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朗朗上口、图文并茂的艺术简史。——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迈克尔·伯德的这部编年史……广泛、深刻而有见地。——华尔街日报
著者迈克尔·伯德(Michael Bird),英国作家、艺术史学家、教育专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墨顿学院。他在BBC广播有自己的专栏节目,也曾参与策划多场艺术展览。著有多部艺术相关书籍,其中《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100 Ideas that Changed Art)已被译为9种语言,并被《独立报》评为2012年年度图书。
绘者凯特·埃文斯(Kate Evans),画家、自由插画师,合作的客户包括哈珀·柯林斯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社、伦敦交通局、《卫报》《国家地理》等。曾在伦敦、斯德哥尔摩、布里斯托尔等多地举办作品展。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钢笔字帖 内容简介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钢笔字帖:正楷》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导材料,能达到扎实学习书法,轻松背诵诗词,提高文化修养的实际效果。考虑...
马路天使 本书特色 刘凤禄主编的《马路天使》发生在1935年的上海。在马路上谋生的又一天生活结束了,乐队的吹鼓手小陈、报贩老王、理发师、失业者、小贩这几个“有难...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枭雄曹操扫平群雄的争霸史,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屡败屡战,扭转逆境的励志史。人们
配合《阿凡达》全球热映之潮,兰登书屋旗下皇冠出版集团2009年岁末重磅力作!中文简体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华丽呈现!二十出头的
日本美术出版社专注于艺术与设计领域,拥有近120年历史的日本美术出版社,在日本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美术出版社聚焦于世界艺术趋势与动态,发掘并培养了许多位...
纪录片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23个章节,主要对纪录片理论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伊文思的道路、法...
漫游影视大观园 内容简介 《漫游影视大观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影何时诞生、什么叫镜头、什么叫“蒙太奇”、电影为什么有声音、电影为什么有色彩、什么是全景电影、什么...
戏剧人物的动机与行动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戏剧人物的动机与行动》结合经典戏剧场景,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戏剧人物的动机与行动,包括人物动机的表...
线描景物-美术教室-修订版 内容简介 儿童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而审美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水平,必须从儿童的审美教育抓...
《人人都应该懂的Web 3.0》内容简介:Web3.0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时间窗口和发展潜力角度来说,都是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比肩互联网的机
滕固论艺 本书特色 滕固是民国时代著名的美术史家及理论家,他留学欧洲,主要学习美术史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美学理论功底,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也具有良好基础,他的研究...
《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内容简介:这是一套适合9-15岁中小学生的课外青少年读物。《三十六计》原为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策,后
《日本著名建筑师的毕业作品访谈1》策划源自学生希望了解当代建筑师们的毕业设计经历的呼声。毕业设计可以说它是让学建筑的人第一
孔彪碑-饮冰室藏-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特藏.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特藏,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之一。该丛帖所选的都是梁启超所作的名...
剪辑的语法-(插图第2版) 本书特色 《剪辑的语法》是一本简明直观的基础剪辑教程,涵盖剪辑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作者从介绍*基本的镜头类别开始,分析怎样选择剪辑...
中国名碑名帖--王曦之尺牍 内容简介 书法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中国也是世界上较早拥有文字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在陶器上刻印文字,...
砖瓦陶文书法百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历代出土砖瓦陶文精品100种,每件砖瓦陶文均有作品简介、作品释文、作品赏析。砖瓦陶文书法百品 目录 苏解为陶盖丽山臥官壶盖咸...
周信芳全集:22:二:演剧广告卷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周信芳全集》是首次对周信芳艺术成就和麒派京剧艺术进行精心梳理和全方位总结,其中部分内容属首次公...
齐白石书法艺术 本书特色 走入齐白石那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定将发现,除绘画外,他的书法,篆刻亦如艺术王冠上的另一颗宝石,是那样熠熠闪光,是那么令人注目。齐白石不...
本书讲述了序列的概念,阐述了将电影划分为八序列式的工作方法。提供了4条最基本的编剧技巧:预告、制造悬念、戏剧反讽和戏剧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