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明史》是一部书法史,也是一部简洁明了的书法欣赏入门书。书法艺术的宝藏丰饶无比,普通人该如何找到进入宝库的法门?
对于提升书法欣赏能力及书写实力,有效的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一双艺术的灵眸,将复杂缭乱的书法世界看得越来越清晰。这本书不谈抽象的理论,而是以简明的笔墨为读者勾勒一幅书法知识地图,并且带领读者将眼睛紧随前人写下的一笔一画,发现和收获书法世界的宝藏。
作者高明一先简要梳理了书体的演变史,然后聚焦于历史上的书法明星,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轼、宋徽宗、赵孟頫……他们的作品应该如何欣赏?他们的人生轨迹如何影响了作品?作者像写小说一样将书法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读者在不经意间进入书法艺术的堂奥。
1. 书法的宝藏过于丰饶,书法的门道令人目眩,普通人如何才能找到进入宝库的法门?
(1)对入门来说,“简明”是再合适不过的。这部“简明史”快速勾勒数千年书法发展历程,呈现一幅书法世界的知识地图,帮你在脑中确认书法宝藏的方位。
(2)一旦具备一双艺术灵眸,书法之美就会自动向你敞开。而对于培养审美目光来说,名师的正确指导必不可少,美术教授高明一循循善诱,亲切地教你看哪里、如何看,让你真正弄懂人人称赞的书法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2. 为什么这本书被命名为书法“简明”史?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书画处处长王耀庭如此评价这部书:“不谈虚玄的比拟,而直接诉求于一眼可见的形象。本书透过图文一体的连接,言之有物,入眼就可欣赏。”直观的近200幅精美彩图、简洁的解说,让人一眼看到书法的妙处!
3. 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藏有海量经典名作,而大陆读者往往难以目睹,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这本书中特意呈现大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让大陆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海峡对岸的艺术宝库。
4. 聚焦书法中的人与事,像写小说一样讲述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草书名家米芾为何痴迷于求购字帖?全能型艺术家苏轼的仕途的跌荡如何影响了他的书法名作《前、后赤壁赋》?……历代名家的风采跃然纸上。
5. 封面华丽烫金,内文精美4色印刷,装订方式为锁线胶订,既可以畅快平铺,又牢固耐翻。
书圣传奇——王羲之(节选)
王羲之,书法史上至为璀璨的明星与宗师。他书史地位的确立,除了杰出的书艺之外,还和唐太宗的尊崇有关。唐太宗对于书法的政治作为,影响了后世帝王以提振书法作为文治的重要政绩。
【天下第—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为贵胄世家,东晋司马氏的政权稳定,他的伯父王导(276-339)助力甚大,从当时广为流传的谚语“王与马,共天下”,即可见其家道显赫之一斑。《世说新语》多有王羲之的相关记载,成语“东床快婿”即是他的一则趣事。王羲之本想有政治作为,但由于仕途不顺遂,zui终告老归隐,意外地以书法传世。他的传世书迹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行书”。这样的历史因缘,与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直接相关。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集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的活动,赋诗饮酒。王羲之将与会者的赋诗,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此事之余,更抒发他内心对于生死变化掌握不住的感慨;此序以举行宴会的地名题为《兰亭序》(图1)。
《兰亭序》的书风,使后世形成了“遒媚”的审美观,“遒”即刚健有力,是指运用毛笔时所呈现的线条力度;“媚”即姿媚,讲究笔画与字形的美感。“遒”与“媚”构成了后人评价书家水平的基本要素。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意兴挥洒,随意修改涂抹,字形变幻无穷,远远超过人为的安排,在《兰亭序》320余字中,“之”字出现次数zui多,却无一字造型相同(图2)。王羲之甚爱此序,后来写了一百遍,仍觉得不如当时的随意之作,因此将zui初写成的《兰亭序》作为传家之宝。
王羲之去世后,整个南朝流行的是其子王献之(344-386)的书风,王羲之地位得以再兴,甚至被尊称为“书圣”,全要归功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提倡与推崇。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大力搜购他的书迹,却独缺《兰亭序》,后来得知此序在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李世民便召辩才前来京城,招待赏赐,礼遇有加。待问及《兰亭序》时,辩才却推辞说道:虽在智永处见过《兰亭序》,但智永死后,即不知所踪。不死心的唐太宗,后来探知《兰亭序》仍在辩才处,再召进宫问《兰亭序》的下落,如此三次,辩才的答案还是同前。
于是,李世民听了宰相房玄龄(579-648)的建议,派遣萧翼以计谋骗取。萧翼扮成书生,到辩才的寺庙观赏壁画,搭讪他以换取信任。一天,萧翼和辩才畅谈书画,自称有王羲之的书迹,出示给辩才一同讨论真假。这时激起了辩才的兴致,辩才说道:我有智永和尚所传《兰亭序》真迹,不是你所出示的书迹可以相比。萧翼抓住机会,使用激将法,说道:《兰亭序》早已遗失,若有,也是后人的摹本。辩才一听,马上从屋顶的梁上取下《兰亭序》,出示给萧翼。萧翼故意指出此本《兰亭序》的缺点,辩才毕竟书法没有学到家,相信了萧翼的诡辩,将《兰亭序》当成一般书迹而随意置于桌上。后来,萧翼趁辩才外出时,窃取《兰亭序》,奉交回宫,完成使命。
被归为唐代阎立本(约600-673)名下的《萧翼赚兰亭图》(图3),“赚”的意思即骗。画中有五位人物,居中的是憨厚的老僧辩才,面对着狡黠的萧翼,上方盘坐的是另一位表情不悦的僧人,画幅左侧的两名童仆则正在煎茶。画面背景空白,画家借人物与座椅的安排显示空间的深度,这正是唐代人物画的特色。此画之所以归在阎氏名下,是依中国传统的习惯,要是作品本身作者不详或无可考,会根据该作的时代风格,系于时代相当的书画家,借以提高作品的身价。
获得《兰亭序》的唐太宗,龙心大悦,在贞观十年(636)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写,并命书法史上“初唐三大家”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9)临写《兰亭序》,赐给重要的王公大臣。唐太宗甚至亲撰《王羲之传》,将他的书法成就推至极为崇高的地位。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弥留之际,曾对太子李治说道:你要是孝子的话,就让《兰亭序》为我陪葬吧。唐太宗去世后,褚遂良上奏唐高宗(李治):《兰亭序》为先帝所珍重,不可留在人间。因此,《兰亭序》遂陪葬在唐太宗的陵寝—昭陵。此后,真迹陨灭,流传于人间的是《兰亭序》的各种摹本。
由于《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的至高水准,后世书法家多会学习临仿。但是《兰亭序》仅有摹本传世,所谓真本的样貌,大家都没见过。而后世书家对于《兰亭序》的临写,其实都添加了自身的想象,反而增加了《兰亭序》的多重面貌。
【帝王的序文——《集字圣教序》】
《兰亭序》虽作为王羲之书法的精品,但唐代一般所能见到的王氏书风,是在唐高宗咸亨三年(672)立石的《集王羲之字圣教序》的行书风格。
《集王羲之字圣教序》包含三部分: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图4)、唐高宗李治(628-683)撰文的《述三藏圣记》(图5)、僧玄奘(602-664)汉译的《心经》。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取佛经回长安后,唐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佛经。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译成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后, 唐太宗下令抄写颁行天下。这时,玄奘恳请太宗赐序,同年八月,太宗写成《大唐三藏圣教序》,还命上官仪(608-664)向群臣宣读。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也趁此时机撰写了《述三藏圣记》,以兹庆贺。
《大唐三藏圣教序》的内容为诉说佛教东传及玄奘西行的事迹。佛教源于印度,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高明一,1970年生,台湾台中市人。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并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兼任讲师、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兼任助理教授、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副主任。主要致力于书法艺术和书法大家及其书画作品的鉴赏和研究。
硬币上的世界铁路 本书特色 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喷吐着白色烟雾,牵引着长大的火车车厢、势不可挡地飞驰向前,这是铁路一出现就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雄伟形象。事实上18世...
服装设计师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化、条理化地涵盖了与服装设计师工作相关的中外服装史、服装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时装摄影、时装表演、中外民族民间服饰等洋洋大观...
印度以“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而名闻天下。但并不广为了解的是这一事实对于次大陆的社会现实有着何种涵义。本书题为“你不属于
周原遗址发现的窖藏青铜器群,它们分属于同姓或异姓王臣贵族的世传重器。可知重要的器主有天亡、毛公、盂、善夫克、函皇父、梁其
电影的魅力总是离不开明星表演与明星形象。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戴尔出版于1979年的专著《明星》为明星研究领域设立了新的批评
转型期的欧美电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电影研究 本书特色 《转型期的欧美电影》在八章二十四节的篇幅中,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有影响的导演和他们的电...
《每天一堂趣味历史课》内容简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千千万万有趣的事件。本书虽不能将它们一一道来,但尽可能选取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300勇士:帝国崛起:官方电影艺术设定画集 本书特色 《300勇士:帝国崛起》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经典作品《300勇士》(该作品由指文图书中国独家引进并出版)续作...
历代名家诗词钢笔字贴杜甫诗 内容简介 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由此可见,字是人的第二仪表,是人的缩影。把字写好,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为了推广...
中国的人牲人殉习俗,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历经商周秦汉,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之长,影响之深
《森眠子的手绘水彩教程》内容简介:《森眠子的手绘水彩教程》从绘画工具、色彩原理、涂色技法、Q版人物和漫画人物的绘制技巧、多种
设计研究-为国家身份及民生的设计-第一辑 本书特色 《设计研究:为国家身份及民生的设计》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研究-为国家身份及民生的设计-第一辑 目录...
孙机,1929年9月28日生于山东青岛,文物学家。1949年,孙机自尚未解放的青岛来到北京,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11月分配到北
一、本书所收铜镜,主要是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品,也有一些著录传世品。二、本书力求实用,以铜镜拓片为主,也适当收入必要的照片
植物景观色彩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色彩在花园设计中的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取得预想的效果。书中讨论了多种不同的色彩配置的方法,并以大量实例展示了色彩是如何改...
品园 本书特色 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国内外广泛流传。陈从周文...
新书--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杨凝式墨迹 本书特色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肇始于2009年,开碑帖出版\"彩色放大\"之风,以\"观传世翰墨之大雅,赏历代...
Itswellknownthatavastnumberofpeopleworkonanygivenmovieinrolesasvariedaswritingsc...
中国美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由郑昶 著,全书分为六章,在绪论中,作者将中国美术的演 进同世界美术的发展 进行比较,从而提...
《时尚及其社会议题》内容简介:人们为什么要穿成这样?服装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身份?又如何代表社会意义?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