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香港味道”系列的第二本,沿袭了前作由“食”及人、将美食之特色与共食伙伴的人生联系起来的主要特色,只不过此次将美食目标从那些颇有江湖地位的荤素菜肴和精美主食转向了更有活力、更于细节处见真功夫的街巷甜品小吃。相较于前作展示的“厚重”,本书带给读者的感受无疑是清新自然的,这当然跟甜品小吃的精美小巧密不可分,也是它们给日常单调饮食生活增色添味的反映。姜汁撞奶、杨枝甘露、钵仔糕、蛋散、鸡蛋仔……这一个个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精灵,给贪食一众带去美好口感,也各显神通地“填补”了传统饮食文化中不曾关注的空白。从发展脉络来看,如果说传统荤素菜肴和精美主食象征着文化的沉淀与传承,那这些甜品小吃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的交融和与时俱进,两者兼收并蓄才是完整的香港味道,而沉淀与交融、传承与创新这两种文化风格的交相辉映也正是香港这座城市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香港饮食潮流文化,中西荟萃、开放包容,百年下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形格。作者欧阳应霁“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香港味道1》徘徊酒楼茶室,探访经典名菜、粥饭粉面、中式点心;《香港味道2》深入街市巷弄,搜寻如姜汁撞奶、杨枝甘露、钵仔糕、蛋散、鸡蛋仔等街坊小吃。每一种食品独立成篇,既有记忆回溯,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附以关于主题食品的好友访谈,饮食、经历与记忆糅为一体,一切都由作者细细道来,不由让一众嘴馋贪吃之人眼福大饱、食欲大增。授人以渔还嫌不过瘾,让读者也能尝到相同的地道美味才是作者所求,故每篇小文之内更添名店推介,好让嘴馋手懒的一众不致无处品尝,因而此书或又可以视为一本游刃于香港的美食地图。
修订版总序好奇再出发
串串爱:鱼蛋鱼蛋我爱你
实不相瞒,*近十年八载都没有在街头小摊档吃那历久不衰、越变越辣的咖喱鱼蛋和几近绝迹、蘸满豉油和海鲜甜酱的滚油现炸小鱼蛋。情形有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某一天,完全没有预告地突然结束了持续五年的疯狂集邮,把那沉甸甸的几本当时认为比生命还重要的邮票簿用厚胶袋封好,狠心放在老家旧居和弟妹共处的睡房书架上*高*隐秘的一角。自此之后的三十多年间,每次回到那已经变作父亲画室杂物房的房间里,抬头看看那已经蒙了厚尘的胶袋,越来越没有胆量拆封这史前珍藏——怕的不是一旦开启曝光,这些邮票都会灰飞烟灭或者化蝶翩跹,只是一时间也不晓得如何面对当年收藏累积的感情回忆和那毅然告别童年的霎时冲动。
说起来我跟咖喱鱼蛋的恩怨爱恨也是这样戛然终止的。虽然说不上是从小极爱这些用廉价鱼肉加粉搅拌成浆唧制成型再经油炸,然后以各种香辣材料煮汁调味的咖喱鱼蛋,但也总是三五七时随手一串的惯性小食。多少是因为后来开始关注街头的恶劣卫生环境,也因为近十数年都只穿白T恤、白衬衫,当街当巷吃那蘸满流动汁液的咖喱鱼蛋是很容易出事的。也许就是经历过那么一两次肠胃不适,也因为手脚笨拙使酱汁四溅从而报销了三数件心爱白T恤、白衬衫,所以就此结束了我跟咖喱鱼蛋的一段长达三十年的关系。
据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并没有恨鱼蛋,所以更能明白报章统计香港人平均每天吃掉三百七十五万粒鱼蛋,重量约五十五吨。这无疑是一种至死不渝的厚爱,量多而且重。谁说街头无真爱,谁说香港人不重感情——如果你是鱼蛋,小辣、中辣、大辣的爱永不止息,有弹性、有口感、有嚼头,一年五季,一天廿八个小时,每小时一至三串。
鱼蛋马拉松——运动健儿何良、何亨
无论是在电视上看转播,还是在现场赛道旁看那些马拉松长跑健儿挥汗如雨、苦乐夹杂的七情上面,我都会摸摸自己日渐“隆重”的腰腹。有那么一刹那的闪念,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做出决定做好准备,认真操练一番,与大伙一同在这个热闹熙攘、充满能量的队伍里出现。但这不够三分钟的热情当然迅速冷却,坐言起行这四个字,于我来说是在计划早午晚三餐和宵夜吃什么的时候才*适用。
所以看见何良和何亨这两位曾经是电台节目拍档的老兄一身运动装束,趋前握手时近距离闻到的不是一身汗臭而是刚洗浴过的清爽气味,十分惊喜、十分佩服。原来两人已经完成早上的铁人赛,稍息过后又继续越野训练,迎接即将来临的义行善举,亦为不久后的公开马拉松长跑做练习准备。两人精神爽利、活力十足,叫我马上变成老弱。
约好在山腰的狮子亭见面,何良和何亨是要让我见识一下运动员的另一面:运动员也是人,也贪食,要补充体能,更要保持一个愉快心境,所以中场休息时餐桌上出现的有山水豆腐花,有咖喱饭,有餐蛋公仔面,还有——竟然还有咖喱鱼蛋!虽然不敢说这里的鱼蛋是全香港*好吃的,但运动途中忽然传来这熟悉的香气味道,怎能不让人手执一串吃不停口——因为有运动有消耗,也不必这么科学、这么严格地计算什么卡什么里。只是大路仍然在前,如何努力不懈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运作正常做仔细规划,何良、何亨两位越跑越年轻的选手,有太多贪食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后现代糖水:杨枝甘露洒遍
世界文明史几千年,哲人学者来来去去提出十万八千种与天与地与人相关或不相关的理论和主义,也就是因为主义太多,往往叫一般路人如我,真的拿不定主意。到了*后也只能问心 ——说得感性一点是感知自己身体的需要,以决定晚餐之后接着下来要去吃的是芝麻糊、杏仁茶还是杨枝甘露。
我从来不是一个随口主义、满口理论的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记性差(听说多吃核桃露可以补脑)。所以当我身边那一群学院教授友人和社会运动健将年复一年长篇大论,一本又一本地推出他们的《后殖民理论与香港文化身份认同》《后资本主义消费理论探索》等专著,并赠书一本希望我有空细读,我赶紧很用心、很认真、很努力地都一一读过,而且还在书页内文画线做笔记,觉得行文段落条理分明,字字珠玑很有道理——但问题是看完了也就忘记了,怎样也说不出人家研究的逻辑纲领和中心思想,不巧隔天碰上了著作者,只得笑吟吟请她去吃芝麻汤圆,拼进姜味浓辣的番薯糖水中也不错。
没法阐明任何一种主义、讲解任何一种理论的我本来还没问题,但有一回在一个演讲场合要谈后现代主义,就只得赶快请教我那位当年是幼儿园同班同学、现在是大学里年年当选*受欢迎教授的老友。老友无可置疑是高大英俊、以貌诱人,但想不到在学院里也训练出口甜舌滑的功架,一开口就说要请我去吃全城*好的杨枝甘露。
哪一家的杨枝甘露*好吃实在是见仁见智,但为什么要吃杨枝甘露他却有一套说法 — 在他的理论分析下,杨枝甘露是此地*凸显后现代精神、*有后现代风格的创作。据说由当年香港著名餐馆的师傅在新加坡发明创制的杨枝甘露,是一种混有杧果汁、杧果肉、柚子肉、椰汁或者花奶,再加上少许西米的有东南亚风味的甜品,回流香港后竟成流行大热,当中有传统的变异,风格的撞击,文化的融合……无一不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对口单位——传媒人叶孝忠
因为曾经向发明当事人亲口求证,所以我敢向身边这位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说,杨枝甘露这个广受大众接受欢迎的甜品,是本地著名餐馆的大厨们在新加坡分店驻守时灵机一动研制出来的。这个入口冰冻香甜的“冷知识”看来叫他有点惊讶,良久良久才自言自语:“唉,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孝忠是我在香港认识的新加坡朋友。当年他在香港念书,也一天到晚在城里的各种文化活动场合出现——当中当然包括饮食文化活动。所以本来就爱吃能吃会吃的他,以过江龙般的敏感直觉,对在港九新界街头巷尾可以吃到什么好的,说不定比我们这些所谓“本地姜”
还要清楚。
每次在不同的报章杂志看到孝忠写的文化旅游特稿,就叫我又羡又妒,这些年来他也真的是天南地北到处跑,还把家安在上海。可是走了这么多地方,究竟他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有没有变化?
就以甜品来说,从小就喜欢杧果的他,一提起杧果简直声音提高八度然后眼睛发亮,所以很明白为什么他会把“许留山”的所有跟杧果有关的“捞”都吃过,有杧果汁、杧果肉,甚至杧果雪糕作为灵魂的杨枝甘露当然也欣然接受。可是他对广式甜点如芝麻糊、核桃糊、马蹄露却是兴趣不大,更认为上海没有甜品,顶多只有那些在甜汤中浮浮沉沉的桂花酒酿丸子。
可见这位其实很开放拥抱新生事物的朋友,还是离不开从小吃到大的东南亚口味的甜品——还未等我开口问,孝忠就以新加坡特派饮食大使的口吻向我推介一种要用福建话发音的“清汤”。那是一种内有桂圆、银耳、白果的可冷可热的糖水,然后当然有加了榴梿肉的珍多冰,有七色八彩的娘惹糕点,有潮汕传统的芋泥……我对疯狂爱吃的朋友常常都特有好感,也庆幸有杨枝甘露作为星港交流的对口单位。
相信旅行,钟情漫画,
关注设计,沉迷杂志,
狂恋影音,爱恨美食……
一路放肆贪玩,自然跨界破例。
自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获取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以来,
长期对现代家居生活、建筑设计潮流以及饮食文化趋势观察研究,
大量撰写相关评论推介文章,
发表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报章杂志,
出版生活写作系列,旁涉漫画创作。
近年积极参与饮食文化视频的拍摄制作,
创办“味道图书馆”及“半饱厨房”,
策划艺术主题餐宴活动,
活跃于自媒体平台,
进一步实践理想生活的全方位体验分享,
继续以“贪威识食,练精学懒”为原则宗旨。
烘焙新手一次就成功 本书特色 本书可帮助每位零基础的烘培爱好者随心所欲DIY。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聚集了20款面包私人秀、32款美味蛋糕、26款西式点心、14款爱...
韩之味 本书特色 韩国料理选材天然,素荤搭配合理,追求少而精,有“五色无味”之称,即红、白、黑、绿、黄五色及甜、酸、苦、辣、咸五味。《韩之味》一书中收录了泡菜、...
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文化名家话茶缘 插图本) 内容简介 《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以“文化名家话茶缘”为主线,精选了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众多名家谈...
食美浙江-中国浙菜.乡土美食 本书特色 浙江是一个饮食文化极其丰富的地方,几乎每个农村都有本地的传统菜式。在快速城市化的社会进程中,很多农村传统的美好不可避免地...
川味好安逸 本书特色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巴山蜀水的锦绣山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开创了兼收并蓄的美味佳肴。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吃一口就忘不掉的川味,...
对“无辣不欢”的辣椒迷们来说,辣椒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妙滋味:火热或温和,刺激或甘甜、醇厚或灼烧……。圣菲市山狗咖啡屋的
這裡的食物閃耀著螢光色澤,好像隨時都會醒來……在這裡,你無法明確判斷眼前的東西能不能食用。你可以津津有味地嚼一頂帽子,或
入选“SUPOR苏泊尔|CCTV舌尖上的中国II合作伙伴美食达人秀”最佳川菜入门书在大多数川外人看来,川味就是个麻辣鲜香,诱人却又神
淡水鱼菜典-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烹饪大师是传承和创新中国烹饪技艺的翘楚。《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
《便当时间》是一部便当物语。阿部夫妇历经十几年间走遍日本各地,去拍摄手工便当的照片,记录了遍布日本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回忆与
《贝太厨房至爱小炒》将为你把如何炒出好滋味的秘密一一揭示,从如何选锅到食材切割,调味乃至火候无一不细,更有85道极富代表性
林迪•史密斯有着20多年的糖艺经验,在糖艺界享有盛名,具有很高的声望。林蒂是一位设计师,喜欢通过写作和授课来分享她对糖艺的热
经典家常小炒分步图解 本书特色 热爱厨房的人,一定也非常热爱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自下厨烹制菜肴,为爱人、为儿女、为父母、为好友,但对于新手来说这可能不是...
中华趣味饮食 本书特色 流派纷呈的风味名吃,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茶余饭后的谈资雅趣,口耳相传的饕餮盛宴! 本书以历史年代为主线,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准确简洁...
自从一九八五年开业以来,佐久间俊雄先生已经在硅谷经营了二十六年的寿司宴席料理店。虽然店面几经变换,可十七年来,总有一个人
女人的食指 本书特色 食物里*美的是人情,冷暖的记忆所系皆在餐桌。 “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 “阴错阳差之下,我...
喜欢辣椒的色泽,无论黄红紫绿,都亮闪闪的,像女人配饰,拿在手上嚼在嘴里,添了许多妩媚。喜欢辣椒的多变,甜中带麻,麻中带针
亲爱的西餐-薇薇小厨 本书特色 文化的交融是多层面的,饮食文化是其中*具渗透性的一支。西餐来到中国,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被中国人接受并喜爱。而“西餐”这寥...
家常主食100例-营养百味No.2 目录 家常面类牛奶馒头南瓜馒头开花馒头枣花卷椒盐花卷双色花卷乡村玉米饼手抓饼千丝螺旋饼奶香火腿烙饼番茄炝锅面骨汤刀削面香炒猫...
米果說: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薑燒醬油、台式蛋包飯、老派沙拉、番茄蛋花湯……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