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电路设计(下)》是“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之一,共分上下二册。《晶体管电路设计(下)》作为下册主要介绍晶体管/FET电路设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内容包括FET放大电路、源极跟随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压/电流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FET开关电路、模拟开关电路、开关电源、振荡电路等。上册则主要介绍放大电路的工作、增强输出的电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拓宽频率特性等。《晶体管电路设计(下)》面向实际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验,抓住晶体管、FET的工作图像,以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器件设计应用电路的目的。
适读人群 :相关领域与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广大的电子爱好者适读人群 :相关领域与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有广大的电子爱好者没有繁复的数学理论推导,仅需要粗浅的电路知识,以感性认知切入,从理想化模型一步步深入
目录
第1章 晶体管、FET和IC 1
1.1 晶体管和FET的灵活使用 2
1.1.1 使用IC的优缺点 2
1.1.2 使用晶体管和FET的优缺点 3
1.1.3 灵活使用IC以及晶体管、FET 3
1.1.4 灵活使用技术 4
1.2 进入自我设计IC的时代 5
1.2.1 自己设计IC 5
1.2.2 模拟电路今后也将釆用(CMOS)FET器件 6
第2章 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8
2.1 放大电路的波形 8
2.1.1 3倍放大器 8
2.1.2 栅极上加偏压 10
2.1.3 栅极-源极间电压为0.4V 10
2.1.4 FET是电压控制器件 12
2.1.5 输出是源极电流的变化部分 12
2.1.6 漏极的相位相反 13
2.1.7 与双极晶体管电路的差别 14
2.2 FET的工作原理 14
2.2.1 JFET与MOSFET 14
2.2.2 FET的结构 15
2.2.3 FET的电路符号 16
2.2.4 JFET的传输特性 17
2.2.5 放大倍数是跨导gm 17
2.2.6 实际器件的跨导 18
2.2.7 MOSFET的传输特性 19
2.2.8 MOSFET的跨导 20
第3章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23
3.1 设计放大电路前的准备 23
3.1.1 源极接地电路的直流电位 23
3.1.2 求解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25
3.1.3 更换FET器件的品种 25
3.1.4 用晶体管替代FET 27
3.2 放大电路的设计 28
3.2.1 确定电源电压 28
3.2.2 选择FET 28
3.2.3 使用低频低噪声器件2SK184 29
3.2.4 决定漏极电流工作点 30
3.2.5 确定RD和Rs 31
3.2.6 功率损耗的计算 32
3.2.7 栅极偏压电路的设计 32
3.2.8 进行必要的验算 33
3.2.9 确定电容C1、C2的方法 34
3.2.10 FET电路中旁路电容也是重要的 35
3.3 放大电路的性能 36
3.3.1 测定输入阻抗 36
3.3.2 确认输入阻抗的高低 37
3.3.3 输出阻抗 38
3.3.4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40
3.3.5 高频截止频率 40
3.3.6 更换FET时的高频特性 42
3.3.7 使输入电容变大的米勒效应 44
3.3.8 如何提高放大倍数 45
3.3.9 电压增益与频率特性的关系 46
3.3.10 噪声特性 47
3.3.11 总谐波失真 49
3.4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50
3.4.1 使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50
3.4.2 使用零偏置JFET的电路 51
3.4.3 150MHz调谐放大电路 53
3.4.4 高增益、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55
3.4.5 高输入阻抗低噪声放大电路 56
3.4.6 简单的恒流电路 58
第4章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60
4.1 源极跟随器的工作 60
4.1.1 与源极接地电路的不同之处 60
4.1.2 输出与输入的波形是相同的 61
4.1.3 输出阻抗低的原因 62
4.2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63
4.2.1 确定电源电压 63
4.2.2 选择FET 63
4.2.3 对FET的要求 64
4.2.4 偏置电路的设计 64
4.2.5 确定源极电阻Rs的方法 65
4.2.6 FET的发热——计算漏极损耗 65
4.2.7 确认*高使用温度 66
4.2.8 决定电容C1和C2 67
4.2.9 电源的去耦电容器 67
4.3 源极跟随器的性能 67
4.3.1 输入阻抗的测定 67
4.3.2 输出阻抗 68
4.3.3 负载电阻变重时的情况 69
4.3.4 推挽 70
4.3.5 使用功率MOSFET 71
4.3.6 测定振幅频率特性 73
4.3.7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75
4.4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应用电路 76
4.4.1 采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76
4.4.2 采用P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77
4.4.3 源极跟随器+恒流负载 78
4.4.4 采用JFET的推挽源极跟随器 79
4.4.5 FET与晶体管混合的达林顿连接 80
4.4.6 源极跟随器+OP放大器 82
4.4.7 OP放大器+源极跟随器 83
第5章 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85
5.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构成 85
5.1.1 晶体管电路中的基极电流 85
5.1.2 使用MOSFET能够使电路简单化 87
5.1.3 晶体管电路中必须有防热击穿电路 87
5.1.4 MOSFET电路中没有热击穿问题 88
5.1.5 简单的温度补偿电路 89
5.2 MOSFET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90
5.2.1 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90
5.2.2 首先确定电源电压 91
5.2.3 OP放大器的电源电路是3端稳压电源 92
5.2.4 关于源极跟随器级的电源 93
5.2.5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93
5.2.6 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与电容器 94
5.2.7 选择源极跟随器用的FET 94
5.2.8 需要有散热片和限流电阻 96
5.2.9 源极跟随器偏置电路的构成 97
5.2.10 偏置用恒流源的讨论 98
5.2.11 选择温度补偿用晶体管 98
5.2.12 确定偏置电压VB 599
5.2.13 OP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放大级 100
5.2.14 输入电路外围使用的器件 100
5.2.15 为使电路正常工作所加入的各元件 101
5.2.16 对于扬声器负载的措施 101
5.3 功率放大器的调整及性能评价 102
5.3.1 电路的工作波形 102
5.3.2 温度补偿电路的工作 103
5.3.3 低频放大器的性能——频率特性和噪声特性 104
5.3.4 与晶体管放大器的失真率特性比较 105
5.4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106
5.4.1 并联推挽源极跟随器 106
5.4.2 100 W低频功率放大器 108
第6章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110
6.1 栅极接地的波形 110
6.1.1 实验电路的结构 110
6.1.2 非反转3倍放大器 111
6.1.3 源极波形与漏极波形同相 112
6.2 栅极接地电路的设计 114
6.2.1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114
6.2.2 求交流放大倍数 114
6.2.3 确定Rs、R3、RD的方法 115
6.2.4 求*大输出电压 115
6.2.5 偏置电路的设计 116
6.2.6 确定电容C1~C5的方法 116
6.3 栅极接地电路的性能 116
6.3.1 输入输出阻抗的测定 116
6.3.2 针对高输出阻抗的措施 117
6.3.3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118
6.3.4 高频范围的特性 118
6.3.5 频率特性好的原因 119
6.3.6 输入电容Ci不影响特性的证据 120
6.3.7 使用2SK241时为什么没有变好? 121
6.3.8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122
6.4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123
6.4.1 视频放大器 123
6.4.2 栅-阴放大连接 125
6.4.3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电路 126
6.4.4 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128
第7章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131
7.1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 131
7.1.1 过去的OP放大器——电压反馈型 131
7.1.2 新型的OP放大器——电流反馈型 132
7.1.3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与电压反馈型OP放大器的比较 133
7.2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基本构成 135
7.2.1 输入缓冲与跨阻抗 135
7.2.2 输出级的构成——射极跟随器 136
7.3 电流反馈型视频放大器的设计、制作 136
7.3.1 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136
7.3.2 电源电压和晶体管的选定 137
7.3.3 由发射极电流决定各电阻值 138
7.3.4 源极跟随器的设计 138
7.4 视频放大器的性能 139
7.4.1 电路的检验 139
7.4.2 输出阻抗的测定 139
7.4.3 增益及频率特性的测量 140
7.4.4 与电压反馈型OP放大器比较 141
7.4.5 频率特性的改善 141
7.4.6 方波的响应 143
7.4.7 视频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144
7.4.8 跨阻抗的测定 145
7.4.9 输出偏移的原因是什么 145
7.5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146
7.5.1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化的视频放大器 146
7.5.2 输入级采用晶体管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147
7.5.3 使用电流反射镜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148
第8章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设计 150
8.1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150
8.1.1 晶体管的开关 150
8.1.2 从放大电路到开关电路 151
8.1.3 观测开关波形 152
8.1.4 如果集电极开路 153
8.2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154
8.2.1 开关晶体管的选择 154
8.2.2 当需要大的负载电流时 155
8.2.3 确定偏置电路R1、R2 157
8.2.4 开关速度慢——μs量级 158
8.3 如何提高开关速度 159
8.3.1 使用加速电容 159
8.3.2 肖特基箍位 160
8.3.3 如何提高输出波形的上升速度 161
8.4 射极跟随器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162
8.4.1 给射极跟随器输入大振幅 162
8.4.2 开关速度 164
8.4.3 设计开关电路的指标 165
8.4.4 晶体管的选择 165
8.4.5 偏置电阻兄的确定 166
8.5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应用 166
8.5.1 继电器驱动电路 166
8.5.2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发射极接地) 168
8.5.3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射极跟随器) 170
8.5.4 光耦合器的传输电路 171
第9章 FET开关电路的设计 174
9.1 使用JFET的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174
9.1.1 给N沟JFET输入正弦波 174
9.1.2 给P沟JFET输入正弦波 175
9.1.3 JFET的传输特性 176
9.1.4 正弦波输入波形被限幅的原因 176
9.1.5 开关波形——正常导通与正常截止 177
9.1.6 FET用于高速开关的可能性 178
9.1.7 设计JFET开关
木内胜,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回到日本后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工作。曾在东京的少年儿童馆等地指导手工活动,现在任职于NHK孩子绘画教室栏目组...
厚大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厚大讲义行政法真题卷,由作者精心撰写,收录了 2009~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依据近期新法律文件全新解析历年真题,不是简单地依据法条...
乔治R·R·马丁:美国著名奇幻文学作家,出于生于1948年,二十七岁以小说《莱安娜之歌》摘下象征幻想小说最高成就的雨果奖。此后他不仅在文学上获奖连连,更曾在好莱...
精彩摘录马蒂尔德:可是你二十五年没见他了。你甚至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纪尧姆:我要再见他,因为认识他比热拉尔早。他名正言顺
承门中医推拿宝典-(赠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为著名针灸学家承谈安弟子亲授并整理的。内容分两部分,*部分为承门针灸疗法概述,包括经脉与经筋的合参应用、易经筋针刺理...
《读书与写作》内容简介:《读书与写作》收入了季羡林关于读书、写作两个话题的经典文章,读书篇部分通过季老对开卷有益的阐述,对
罗伯特•罗素(1892—1957 年),美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是一位能写又能画的全才。他一生中共为其他作家的四十多部作品画过插画,自己撰写并自己配...
鏖战英文合同-英文合同的翻译与起草-最新增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英文合同的翻译、起草总体原则,英文合同的阅读,封面与目录,英文合同的前言,英文合同的通用条款,英...
◆他是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他以80多部戏剧作品颠覆了人们思考戏剧的方式◆“英语世界最伟大的导演”彼得·布鲁克畅谈其深邃动人的戏剧世界,用...
今日说法故事精选-3-2010年版 本书特色 谁取走了我的钱未完成的千字检讨砖头挡汽车伤心的肺摄像头下的意外*后的葬礼深圳福彩诈骗案全记录“股”惑今日说法故事精...
周锡保(1910-1984),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中国服饰历史的教学、研究奠基人、创始人。建国初期,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的关于填補中国服饰史教学、研究...
倪建伟,曾就职于日本荏原机械、德国西门子、美国Tuthill等世界著名企业,任办事处经理、销售总监等职。现任香港BSM特材阀门公司总经理。
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 本书特色 本套书以“城乡发展基本规律和绿色发展基本原则”为总论,围绕人与自然、指标体系、支撑体系、区域一体化、城乡...
主编: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
【编辑推荐】把当下的工作,变成梦想最坚实的赞助者积跬步至千里,让才华配得上你的雄心★ 为“如何理智地追求梦想”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视角。很多追寻梦想的励志类书籍通常...
中药饮片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药须知-2010年版 本书特色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0年版)》的...
肺动脉高压康复指南(第3版) 内容简介 肺动脉高压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危害性强的特征,第三次世界肺动脉高压专家会议把肺动脉高压分为30余种类型。本...
本套书由《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和《<清明上河图>面面观》两本书构成。立体书《大宋风华:立体<清明上河图>》以五米的巨幅、原作比例、精准还原《清明上河图...
汉娜·霍姆斯(Hannah Holmes),生于1963年,1988年毕业于美国南缅因州大学。科普作家、记者、评论家,作品常发表于《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国...
陆彦(网名阿伦特),小说作者、专栏作家、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先后在《东方早报》《外滩画报》担任记者10多年,有大量艺文人物专访以及书评、影评和专栏发表于《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