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作者:朱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08-01

评分:5分

ISBN:9787567577688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朱煜老师从教以来对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的思考、评论,以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典课例,每个课例附有作者的教学设想和详细的教学流程,部分课例附有同行的评析。整本书贯穿提高教学技艺、点燃教育思想、启蒙人文精神的基调。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本书特色

走进朱煜老师的阅读教学, 领略师生共同成长的迷人课堂朱煜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课随人意”,既朴实又扎实,设计中处处可见思维力,但自然淡远,耐人回味。 本书所精选的阅读教学课例篇篇堪称典范之作,课例前收录的思考、评析文章是朱老师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以所思、所评、所做,倾情相授使教学有设计感的技巧。推荐文章: 《代序:让课堂说话》001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单元设计策略》039 《课堂实录》189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目录

001 / 代序:让课堂说话
上编 如是我思
003 / 内容还是形式,这不是问题
008 / 关于文章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发言
015 / 关注表达形式,指导言语实践
019 / 关注表达,提高语言素养
025 /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030 /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原则与操作
039 /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单元设计策略
046 / 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055 / 《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导读
中编 如是我评
061 / 水滴与大海
064 / 一堂扎实灵动的好课
066 / “不放松文字”的三个层面
068 / 全在言语实践中
070 / 纲举才能目张
074 / 从“小贩”到“导购员”
083 / 《天鹅的故事》课堂实录
下编 如是我教
091 /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100 / 《雾凇》课堂实录
109 / 《**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课堂实录
119 / 《神奇的机器人》《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堂实录
126 / 《长城》《颐和园》课堂实录
139 / 《母鸡》课堂实录
147 / 《绿毛龟》课堂实录
155 / 《将相和》课堂实录
165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180 /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课堂实录
189 / 《冬天》课堂实录
204 /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案例
210 /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教学设计
215 / 读懂比喻句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节选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单元设计策略小 引 某次,我参加一个教学展示活动,上的是沪教版五年级阅读课《半截蜡烛》。因为苏教版中也有这一课,放在六年级中,于是我就对两者作了一番比较。课文内容基本一致,但课后习题却相差甚远。 沪教版的习题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各想出了什么办法?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称赞他们? 2.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先逐个概括出母子三人各自想出的办法,再连起来说一说。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这些词语能不能去掉? (1)“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 (2)在斗争的*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3)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苏教版的习题如下: 1.用钢笔描红。(八个生字略)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在危急关头他们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演一演。 沪教版在单元导语中针对语文学习,还提出如下要求: 仔细阅读课文,学习品味语句,在字里行间体会那深深的爱国情怀。 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而言,沪教版的课后习题可以直接转化成教学环节,更易操作。其难易度也更加符合年段特征。由上述比较,我们可以明白,解读好的课后习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当然,解读课后习题只是解读教材的一个方面。下面就先来谈谈解读教材的问题。 一、教材解读前的准备 要解读好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必须先研读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上为语文课程下了如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定义简明扼要,但值得语文教师反复琢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了解语言表达形式对作者表情达意的作用。在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表达方法后,将其迁移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中,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实践性”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充分的口头、书面语言的练习。在练习中,提升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落实途径是教表达形式。 教表达形式,不是说学了一个以先概括后具体为形式的段落,就立刻要写出一个“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这样的读写结合是机械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这种段落形式的优点,仿写出来的段落也只是徒有其表。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 “几株”却要“斗雪”,“老梅”却能开出“满树的繁花”,而且还“不以深冬为意”。独特的构词造句方式,让语言充满了张力,富含着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要教给学生的。 课程标准中还列出多项语文课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使用语言;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获得阅读能力培养语感;学会使用工具书及媒体。在这些任务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常被教师忽略的。通常,大家都认为数学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学科。但实际上,由于一些孩子的数感不佳,数学未必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语言学习却能提升所有孩子的思维能力。如何做呢?让孩子从小养成通顺规范地说话的习惯。如果说不通,就慢慢教,示范,训练。让孩子养成规范说话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有效*简便的方法。 上述这些任务,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向和途径。只有真正理解这些任务,才能将语文课上得有效。 二、教材解读的策略 语文教材以单元的方式编写,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有的以课文内容或思想情感为主线,有的以语文知识能力为主线。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应该以单元整体的视角去解读。不然就无法实施指向单元目标的教学。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策略通常有以下这些: 1.明晰课程的年段要求 年段要求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明确了年段目标再去解读具体年级的单元目标,就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低年级的教学应以字词句为主,在模仿中学习基本与规范的短语和句式;中年级应以段的教学为抓手,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的段落形式,初步建立篇的概念;高年级则要从整体入手,探寻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选材组材和遣词造句的匠心。 2.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解读教材,首先要解读单元学习目标,然后才是解读具体的课文内容。以沪教版四年级**学期语文教材为例,该册书中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要学习要求如下: **单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第二单元,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第四单元,继续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断总结方法。 第五单元,继续学习复述课文。 第六单元,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第七单元,默读课文,分清课文主次。 第八单元,继续默读课文,学会抓住课文的重点,分清内容主次。 通过这样的信息提取,教材编者的意图一目了然。教师以课文为例子,围绕单元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学习效果一定是扎实有效的。 3.理清课文与单元目标的关系 掌握了整册教材的单元要求序列,再研究一个单元的课文与单元目标的关系,就能分出不同的课型。以沪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学期**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该单元有五篇课文:《老师领进门》是经典文本,讲述作家刘绍棠回忆自己的小学老师将自己领进文学之门的情况,可以将其定位为精读课文。《孔子和学生》文字浅显,将其作为略读课文,用来巩固单元学习目标。《父亲的叮嘱》以对话描写作为文本主体,是训练学生朗读对话的好材料,作为精读课文。《餐桌上的大学》也以对话描写为文本主体,正好可以当作前文训练的巩固之用,作为略读课文。《我的第二次生命》用来练习朗读,作为略读课文。 不同的课型任务、功能都不同。精读课旨在讲授单元知识能力点,略读课旨在巩固单元知识能力点,练习课旨在操练单元知识能力点。不同的课型形成合力,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帮助学生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4.关注课后习题的设计 前文已经提到,设计得较好的课后练习能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因此解读教材时对课后习题也应该作细致的解读。课后习题通常由字词理解、句子辨析、段落形式、篇章理解等内容构成。透过课后练习可以了解到本课重点的学习内容。如果对课后练习的解读有了经验,还能自己设计好的课后练习。 5.兼顾课程与儿童的细读文本 打开一篇课文,教师需要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读者是谁,可以学到什么等五个角度来解读。解读得越是透彻,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就越多。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教师读出来的信息都可以教给学生。教师需要具备儿童意识。基于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自己学生的学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点。 解读课文时,教师还必须有课程意识。教师解读课文是一种职业化阅读,这与一般读者的阅读是很不相同的。所谓职业化阅读就是指教师要将解读出来的信息自觉地放在课程标准前一一比照,然后确定教学内容。 三、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以单元为单位解读教材,确定了教学单元教学目标,就可以单元为单位设计教学环节了。仍然以沪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学期**单元为例。我针对**课《老师领进门》和第二课《孔子和学生》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课《老师领进门》,精读。 **课时: 1.读课题,引导学生提问:老师是谁?领谁?进了什么门? 2.自学词语:娓娓动听,炊烟袅袅,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红摹纸写字(戛、摹、袅) 3.读课后习题1中的两句话,讨论先前问题,以课题扩说句子。指导学生运用注释。(这个环节是说话练习,也是文章大意的概括,更是思维训练。) 4.指导朗读“讲故事”。 (1)齐读。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点评。 (3)齐读。 (4)比较故事与古诗,你喜欢哪个,说明理由。 (5)小结:想象力的重要。 5.指名读倒数第三节。齐读。 第二课时: 1.朗读古诗和故事。请学生逐句说明田老师是怎么想象的。(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如何合理想象。) 2.读*后两个小节。同桌商量,作者与田老师见面时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连接起来说话。(这个环节是给理解文中重点句子作铺垫。) 3.背诵*后两节。 4.理解“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完成课后造句。 6.回答:田老师是怎样领着作者走进文学之门的? 第二节课《孔子和学生》,略读。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1.简介孔子。 2.与两个学生合作读第二小节。请学生评价。 3.齐读第二节。分角色读。 4.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的作用。指名读第三节,互评,齐读,分角色读。 5.提取课文中的信息,完成表格(孔子学生们的优点与不足)。 讨论:看了表格有什么想法? 再讨论:用上黑板上的提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表格等),说说孔子给你留下的印象。(这个问题是化用了课后习题) 上述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比较清晰地呈现了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语言学习经历。以单元为单位实施教学,*大的好处就是集中用力—— 一个单元五篇课文,全都服务于相同的单元教学目标。上述案例中,《老师领进门》是精读课,用两课时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充分的练习朗读的时间。而《孔子和学生》是略读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互相评点,巩固朗读技能。这只是一个单元中的两篇课文。试想,围绕共同的单元教学目标,两三个单元系统地教下来,学生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一定是牢固的。 第二,处理好教与学的平衡关系。课堂上,教要有过程,学要有经历。确定了一个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设计出与之匹配的一系列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课中的指导朗读“讲故事”环节。课文中写田老师很善于讲故事,教一首小诗时就将其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学生们听。作者的想象力由此被激发出来,也就走进了文学之门。为了朗读好这个部分的内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齐读。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点评。 (3)齐读。 (4)比较故事与古诗,你喜欢哪个,说明理由。 (5)小结:想象力的重要。 学生通过朗读、互评将相关内容读好。然后再通过讨论,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实现从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 第三,目标集中,内容丰富。以单元的形式实施教学,教学目标集中,但不等于课堂上只能教授单元目标。如果是那样,语文课就会沦为单项技能训练课。语文学习是讲究综合的。比如《孔子和学生》的教学中,朗读指导是重点,但在多形式的朗读练习之后,我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提取信息的练习。然后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并表达出来。朗读为信息提取作了铺垫,信息提取为个人观点的形成提供了支撑。个人观点的表达又可以提升朗读的质量。可见,教学目标是集中的,相关小环节既为实现目标服务,又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立体丰富。 基于单元的解读教材和教学设计并不是新事物,但值得花大力气研究、实践。因为时代对于大众语文学习的要求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学习方式与途径也在变。 2017年10月24日

大夏书系让课堂说话:朱煜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 作者简介

朱煜,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出版专著《阅读,让教育变好》《讲台上下的启蒙》《教书记》《赵清遥的作文故事》,主编出版《迷人的阅读》《语文新参考》(古诗文卷),编写出版《古诗全脑学习法》《小学生朱自清读本》等,整理出版《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