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经学史论》较为全面地梳理北宋经学演变的历程,揭示其变迁的内外成因,并凸显其取得的成就与特色。以文献考据为基础,在充分掌握经学著述的基础上,将北宋经学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庆历以前的过渡期,继承中有新变;二是庆历以来至熙宁前的变革期,主要功绩是破“汉学”;三是熙宁至靖康间属自立期,主要功绩是立“宋学”,出现了荆公新学、苏氏蜀学、二程洛学等鼎足而立的学派。同时,深入剖析出各阶段经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成就和特色,展示了宋代经学“变古”的表现与成因。
《北宋经学史论》:一、关于经学“新风”的出现,不能仅仅看作是反拨《五经正义》定于一尊的产物,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到儒学复兴的大环境中去理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科举制度的弊端日趋严重,选拔出来的人才或不通事务,或不修德行,或不求理道,当时人如杨绾等已有所论,而科举制的弊端更导致了教育的衰败、师道的不尊、学风、士风的浇薄。人才可以说是国家的支柱,如果无从培养和选拔人才,那么国家的振兴乃至维持都是相当吃力的。于是,重振儒学,以之来修正科举、教育中的种种弊端,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了统治者和士人的一致要求。从上文所引马宗霍先生所述大历以来的经学发展实际来看,啖、赵《春秋》学派在舍经求传方面是有代表性的,也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并非只是对《五经正义》独尊地位的一种反动,其轻章句而重义理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场①,也在于教育以及现实政治等方面,可以看作是复兴儒学的一种表现。吕温曾有这样一种求学思想:“儒风不振久矣!某生于百代之下,不顾昧劣,凛然有志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而臻乎极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资道丧八百年矣……夫学者岂徒受章句而已,盖必求所以化人,日日新,又日新,以至乎终身。夫教者岂徒博文字而已,盖必本之以忠孝,申之以礼义,敦之以信让,激之以廉耻,过则匡之,失则更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乎无瑕。”(《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从他后来受学于陆质(淳)并被陆氏寄予厚望、视作传人以发扬其学来看,吕温对啖、赵《春秋》学复兴儒学的一面是颇有认识的。其二,从思想领域来说,儒佛道“三教争衡”贯穿始终、愈演愈烈,尽管儒家经学仍然是统治者认定的正统思想,但佛道也都得到了大力发展,甚嚣尘上,而儒学的影响则日见衰微,如韩愈在《原道》中即指出:“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人于彼,必出于此。人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而佛学尤具影响,以至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推为隋唐之时代思潮。①因此,轻章句注疏而重义理阐发、倡扬儒家道统与佛道对抗、挖掘儒家经典中有关心性的理论与佛道一较短长等,逐渐成为经学领域的新动向。其三,就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来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问题日趋严重,迫切需要重新阐扬儒家思想来挽回世道人心,以巩固封建统治。于是,在经学领域,在训释经典以及依经立义的著作中,尊王攘夷、君臣之分、忠君守礼等观念得到了突出的强调,而《春秋》学于此兴起也就势所必然了。二、中晚唐经学的“新风”具体表现为舍传求经、以己意解经和原经求道、依经立义两大方面。②在这里,我们可以举啖、赵《春秋》学派和韩愈、李翱等人的经学为例。关于啖、赵学派,其现存著述为啖助弟子陆质(淳)撰著的《春秋集传纂例》十卷、《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辨疑》十卷,此三种书乃陆氏在纂录啖助、赵匡二人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整理,因此可以视为此一学派及其学说的代表性著述。对于啖、赵学派的学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风上舍传求经、会通三传;二是在内容上关于《春秋》的主旨以及三传的得失的阐释。关于前者,啖氏说得极为清楚,他在评论《春秋》经、传、注疏时指出:“微言久绝,通儒不作,遗文所存,三传而已。传已互失经指,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唯圣作则譬如泉源,苟涉其流,无不善利。在人贤者得其深者,其次得其浅者。若文义隐密,是虚设大训,谁能通之?故《春秋》之文简易如天地焉,其理著明如日月焉。但先儒各守一传,不肯相通,互相弹射,仇雠不若,诡辞迂说,附会本学,鳞杂米聚,难见易滞,益令后人不识宗本,因注迷经,因疏迷注,党于所习,其俗若此”……
高明峰,1977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学术、《文选》学、清代学术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独立出版《北宋经学与文学》《江藩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多次荣获省市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
孔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全书共分11章,文字风格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讲诉林语堂先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
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 本书特色 爱“宣传自由的萨特”的人爱之入骨。赞他热爱“正义和权利”、“自...
理想国许国璋一生盛赞之译著 本书特色 《理想国》:柏拉图把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个阶层:治国者、兵士和平民。吴师,近代中国英语界、教学界之大师,毕生著译甚勤,……...
國朝漢學師承記,共八卷,清江藩(西元一七六一~一八三一年)撰,為列傳體之清代學術史,闡述清代漢學者家法之承受,經學之源流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精品典藏-03 本书特色 胡适“新瓶装旧酒”演绎出的中国古代哲学,堪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媲美。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精品典藏-03 内容简...
荀子化读本-全本 本书特色 《荀子》为战国末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所著,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精髓,对传统所...
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园焦虑 本书特色 《人伦的“解体”》一书的写作缘于作者对近代以来社会人伦关系发生深刻变迁的的长期关注与思考,...
清代学术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梁启超的经典著作。本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本书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
本传记由曾任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的苏慧廉教授撰写。他作为李提摩太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从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出发,写出了这位
傅佩荣-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哲学所谓的爱好智慧,就是以理性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由此获得启发,指导一般人的现实生活,并且评估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文...
当代东方儒学 内容简介 本书所研究的当代东方儒学,主要指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儒学;新加坡等以华裔为主要构成民族国家的儒学;以及泰国、印度尼西...
国学经典系列丛书:墨子精解 本书特色 一位*早宣扬民权的平民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著作。读国学·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读国学·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读国学·可...
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史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生动全面地介绍、总结并讨论了现代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新科学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
正义论 内容简介 功利主义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其它理论,如直觉主义,没有提供能德观,应当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替代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
庄子精解-插图本 内容简介 读《庄子》,将有助于我们舒解生活压力,保持精神的宁静,以追求一种真实而自由的人生。因为庄子是推崇率性与真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回...
画说道德经 本书特色 《画说道德经》作者张乐群细心研读道德经五千文,用国画的形式精心绘制成80多幅图画,配以原文和相应的解释文字,图文并茂。简洁生动的语言,配以...
风生水起好运来-旺人.旺家.旺业-2013年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2013年全新修订 郑博士独门风水经 命由天定 运由己调 富贵不必在天 365天好运不间断 整...
巴赫金全集(全七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2版2印★ 巴赫金为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苏联结构主...
《40堂哲学公开课》是一部生动的西方哲学小史。作者选取了50多位重要的思想家,从“提问的人”苏格拉底到“现代牛虻”彼得•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