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作者:周立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09-01

评分:5分

ISBN:9787020144600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内容简介

《暴风骤雨》是中国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它在*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作为解放区的优秀作品获得表彰,并且在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由此该作以及作者周立波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本书特色

《暴风骤雨》是中国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它在**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作为解放区的优秀作品获得表彰,并且在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由此该作以及作者周立波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一本好书。这书不仅动人的表现了那燃烧起来的复仇的火,也雄浑的表现了那火的伟大气魄,把几千年来阻碍中国进步的封建烧毁了。不仅深入的挖出了农民们成年溜辈的冤屈的根,也生动的绘出了那在这火里产生的新的社会的面貌,新的人物的生长。生活的真实,场面的活泼,故事的紧凑,语言之精练,农村风土的生动描写,人物形象之具有丰富的生命力,说明作者在选择和组织他的素材时,达到了真正的艺术的境界。他没有为他的素材所拘束,他有力的创作了他的典型的人物与典型的环境。——芝《推荐〈暴风骤雨〉》,《生活报》1948年5月11日《暴风骤雨》也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样,是新中国*初出现的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长篇小说。虽然这两部小说的特点和成就并不相同,但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出现之前,中国还没有过象这两部作品一样的、从整个过程来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的出现无疑地是我们文学上的新的现象。但这两部作品的所以有很大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们是*初出现的、而且也因为它们至今仍然是中国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的人物是比较单纯的,整个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也是比较单纯的,也因为这样,它比较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把握。作者的语言也是比较单纯的。这里没有太过复杂,太不合中国习惯的语法,也很少有由于缺少洗练和修饰而留下的语言的杂质以及过分累赘的痕迹。正如对于群众生活一样,作者对于群众语言也是热爱、敏感的。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吸收了不少群众的语汇和群众语言的长处,而脱离了知识分子语言的干瘪和贫乏。——陈涌,《暴风骤雨》,《文艺报》1952年6月25日土地改革,作为解放区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成了当时一些中、长篇小说共同的题材。这类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突出。《暴风骤雨》的写作时间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体相同,也同时获得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暴风骤雨》的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单纯,但反映土改斗争的规模比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作品从工作组进村掀起土改斗争写起,除了写斗争恶霸地主外,还写了土改复查,分土地,挖浮财,起枪支,打土匪,一直到*后掀起参军热潮。小说的结构单纯,故事突出,线索清楚。全书以土改斗争发展的过程为主线,写了一场场斗争,让所有人物在斗争中活动;同时,在斗争中也插有一些很生动的情节或细节,增加读者兴味。有些场面描写如“分马”一节,写得层次分明,人物活动形象具体,有声有色。另外,作者善于向群众语言学习,作品中运用东北农民的口语,词汇丰富,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及地方色彩。特别是很多对话,都是个性化的语言,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相关资料

名人推荐(专业书评): 这是一本好书。这书不仅动人的表现了那燃烧起来的复仇的火,也雄浑的表现了那火的伟大气魄,把几千年来阻碍中国进步的封建烧毁了。不仅深入的挖出了农民们成年溜辈的冤屈的根,也生动的绘出了那在这火里产生的新的社会的面貌,新的人物的生长。生活的真实,场面的活泼,故事的紧凑,语言之精练,农村风土的生动描写,人物形象之具有丰富的生命力,说明作者在选择和组织他的素材时,达到了真正的艺术的境界。他没有为他的素材所拘束,他有力的创作了他的典型的人物与典型的环境。——芝《推荐〈暴风骤雨〉》,《生活报》1948年5月11日 《暴风骤雨》也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样,是新中国*初出现的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长篇小说。虽然这两部小说的特点和成就并不相同,但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出现之前,中国还没有过象这两部作品一样的、从整个过程来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的出现无疑地是我们文学上的新的现象。但这两部作品的所以有很大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们是*初出现的、而且也因为它们至今仍然是中国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的人物是比较单纯的,整个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也是比较单纯的,也因为这样,它比较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把握。作者的语言也是比较单纯的。这里没有太过复杂,太不合中国习惯的语法,也很少有由于缺少洗练和修饰而留下的语言的杂质以及过分累赘的痕迹。正如对于群众生活一样,作者对于群众语言也是热爱、敏感的。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吸收了不少群众的语汇和群众语言的长处,而脱离了知识分子语言的干瘪和贫乏。——陈涌,《暴风骤雨》,《文艺报》1952年6月25日 土地改革,作为解放区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成了当时一些中、长篇小说共同的题材。这类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突出。《暴风骤雨》的写作时间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体相同,也同时获得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暴风骤雨》的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单纯,但反映土改斗争的规模比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作品从工作组进村掀起土改斗争写起,除了写斗争恶霸地主外,还写了土改复查,分土地,挖浮财,起枪支,打土匪,一直到*后掀起参军热潮。小说的结构单纯,故事突出,线索清楚。全书以土改斗争发展的过程为主线,写了一场场斗争,让所有人物在斗争中活动;同时,在斗争中也插有一些很生动的情节或细节,增加读者兴味。有些场面描写如“分马”一节,写得层次分明,人物活动形象具体,有声有色。另外,作者善于向群众语言学习,作品中运用东北农民的口语,词汇丰富,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及地方色彩。特别是很多对话,都是个性化的语言,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周立波文选:暴风骤雨(精装)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大学肄业。1934年参加左联,历任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战地记者,延安鲁艺教师,《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副主编,《中原日报》副社长,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翻译,中共松江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沈阳鲁艺研究室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协主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著有长篇小说《铁水奔流》《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南下记》,译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秘密的中国》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