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言浓缩千年世事沧桑,短短百字演绎历史精彩瞬间,拈提古今开启过往经典之门,古为今用照亮人生智慧视野。成语,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庭训格言全鉴(典藏诵读版)》精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对其进行全新的智慧解读,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历史与当下间探寻智慧足音,为在繁忙生活中仍渴望提升自我修养的当代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事无大小详之以审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①。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②也。【注释】①遗虑:留下后患。②至言:高明、精深玄妙的言论。【译文】训言说:凡是对于面临的各种事务,无论它是大还是小,我们都一定要反复审查,才不会留下后患。所以,孔子说:“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的确是高明的言论。【解读】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先弄清原因,然后再仔细审查所做的事情有无疏漏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办得尽如人意。小到处理个人的生活琐事,大到处理国家大事,都应当仔细斟酌,以减少过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人们处理事情,不是抓了大事而忽略了小事,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之所以难以做到彼此兼顾,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对所面对的事情进行反复审查,从而造成了办事不力的后果。《左传·庄公十年》载:当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之时,直到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才说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并请求随军出战。由此可见古人处理事情的审慎态度。康熙这种“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的处理事情的审慎态度,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事情,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大小事务必搜本源训曰:朕初次南巡阅河,各样船俱试坐之,皆不甚妥。厥后①,朕亲指示作黄船,尽善尽美②,极其坚固。虽遇大风浪,坐此船毫无可虑也。朕于大小事务,必搜其本原,复谘③于众,然后行之。【注释】①厥后:从那以后。②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任何缺点。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③谘:同“咨”。咨询、商议。孔子像【译文】训言说:我**次南巡视察河流的时候,各种船只都曾经尝试坐过,感觉都不很稳妥。从那以后,我亲自指示制作黄船,这种船可以说尽善尽美,特别坚固,即便遇到大风大浪,坐这种船也可以毫无顾虑。我在大小事务方面,必定搜寻它的本源,再向众人咨询意见,然后才付诸行动。【解读】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向别人征求意见是解决困惑的*好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多问、多听、多思。康熙作为一个英明睿智的皇帝,尚能大小事务必搜其本源,再向人咨询,然后才付诸行动,我们一般人更应如此。人没有生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只有通过凡事多探究其源、多思、多问,才能够使自己在处理诸多事情的过程中变得聪明起来,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做无效或者无益的事情。
王翠菊,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撰稿人与兼职审编,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对古代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深有研究。参与编写过《史记》、《三国志》、《清史稿》等多部著作的译注工作;审校过《诗经》、《黄帝内经》、《左传丧礼研究》、宣纸本《史记》、线装古籍《古文观止》、《千家诗》、《宋词三百首》等书稿。
《中欧班列: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内容简介:中欧班列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成横贯欧亚大陆的重要的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既不比海运的运
中国未解之谜 内容简介 《中国未解之谜》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各种神秘诡异之现象,以探索的眼光研究各种谜题、探究事件真面目,深层次挖掘各个事件或现象背后的真实内幕...
●如今,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养生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90后早已加入了养生的行列。但泡枸杞、上健身房就是对身体好吗?著名中医专家、《黄帝内...
中国文化论战:文化论战丹火录 上下古今谈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
读民谚 长智慧 本书特色 充满智慧、风趣淋漓的俚语俗谚,令人忘倦,令人沉思,令人顿悟。本书精选了流传在民间的俚语俗谚二百余条,涉及时令环保、待人接物、养生审美等...
F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特色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谈话、讲演、发言等场合错用文史常识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公众人物在一些重要场合也犯这样...
飞行梦想家-绘本恐龙 本书特色 由杨杨撰文,赵闯绘图的《绘本恐龙(飞行梦想家)》是对于顾氏小盗龙的一次特写,顾氏小盗龙是一种小型的驰龙科恐龙,是目前发现*小的恐...
中国历代兴衰十六讲 本书特色 中办、国办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
文化相聚: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在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五十位作者是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作为美国文化的使者,来到中国进行美中文化交流。空间跨度:涵盖...
汉语语音史 本书特色 《汉语语音史(精)》是作者王力在《汉语史稿》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一部作品,介绍了研究汉语语音史的一些基础知识,描写了汉语从先秦到现代的音系,...
非常语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文化程度不高的“引车卖浆者流”可以看,看得懂,一看就喜欢,而饱读诗书的高校文科教师也不妨参阅,想必会觉得新颖有趣。这本书的读...
谣言女神 本书特色 谣言和人一样,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也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无论是从外国到中心或是从中心到外国,谣言...
梁陈方案与北京 本书特色 老北京城就好比一个集大成的丛书,另一部《永乐大典》。作为京畿之地,它拥有一个大国首都全部的功能,包括朝仪、礼制、行政、文化教育、宗教、...
山川龙脉-中华龙脉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龙脉文化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其蜿蜒于中华大地,穿行于五千年的历史时空,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经万载沧桑。宋乃秋编著的《山...
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 内容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生存方...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 内容简介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 7806598227 巴蜀书社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 目录 序绪论**章 “太”类**节 太第二节 过第三节...
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中外文学交流史 本书特色 由齐宏伟等著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一书讲述了: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大源头非“双希精神”莫属。所...
秦喜清,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一直从事西方美学、西方女性电影、中国电影研究。1999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和性别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
翻译生态学 本书特色 翻译的隐喻使得我们能用*有成效和*富幻想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建忠的研究在这片沃土上进一步挖掘,并形成一种观点:翻泽有其生态。这种观点提法新颖...
中印文化交流-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不仅重视中印两国文化的研究,还重视两国文化的交流,他再三强调:“我们研究文化交流,决不是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