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第二版)

民法总论(第二版)

作者:费安玲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8-09-01

评分:5分

ISBN:9787040505610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民法总论(第二版) 目录

**编 绪论**章 民法与民法典**节 公法与私法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起源二、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制度价值与局限性三、公法与私法的比较第二节 民法的意义一、民法的语源二、民法的文化源三、对民法概念的解读四、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定位第三节 民法的体系一、民法体系化的基础及价值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法律体系化路径三、我国的民法体系四、民法的基本内容第四节 民法的法源一、民法法源的一般分析二、我国民法的法源第五节 民法的效力一、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二、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三、民法的对人效力第六节 民法典编纂一、法典探源二、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编纂三、我国民法典的编纂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节 演进中的民法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二、近代民法基本原则三、近现代民法基本原则的修正第二节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二、平等原则三、自愿原则四、公平原则五、诚实信用原则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价值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主体二、客体三、内容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一、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和人身民事法律关系二、单务民事法律关系和双务民事法律关系三、绝对权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权民事法律关系第二编 权利主体第四章 自然人**节 民法上的“人一、“人”在法典中的位置二、民法观念中的“人第二节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二、权利能力的开始三、权利能力的终止四、死亡宣告第三节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二、行为能力的概念三、行为能力的分级四、行为能力欠缺者的制度保护第四节 人格的保护一、人格的法律意义二、人格权三、具体人格权四、死者人格问题第五节 户籍与住所的民法意义一、户籍二、住所三、失踪宣告制度第五章 自然人的团体构造:法人**节 法人概说一、法人与民法上的“人二、作为法律构造物的法人三、法人的分类四、法人的内部结构五、法人的变更第二节 法人的权利能力一、法人权利能力的根据二、法人权利能力的开始三、法人权利能力的消灭四、法人限制权利能力第三节 法人的行为能力一、法人本质学说与法人行为能力二、法人行为能力的范围三、法人不法行为能力第六章 自然人的其他团体构造**节 家庭一、家庭的法律意义二、农户三、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二节 非法人团体一、概述二、独资企业三、合伙四、无权利能力团体第三编 法律行为第七章 法律行为的一般原理**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一、对法律行为的基本理解二、法律行为概念的辨析三、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与多方法律行为二、诺成法律行为与实践法律行为三、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四、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五、财产法律行为与身份法律行为六、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七、独立法律行为与辅助法律行为八:负担法律行为与处分法律行为九、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十、生前法律行为与死因法律行为第三节 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的概念二、意思表示的要素三、意思表示的形式四、意思表示的类型五、意思表示的效力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效与生效一、法律行为的成立二、法律行为的有效三、法律行为的生效第五节 法律行为的附款一、法律行为的附款概述二、条件三、期限第六节 法律行为解释一、法律行为解释概述二、法律行为解释的原则三、法律行为解释的方法第八章 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节 法律行为效力瑕疵概说一、法律行为效力瑕疵的概念二、法律行为效力瑕疵与法律行为成立、有效、生效的关系三、法律行为效力瑕疵的原因第二节 法律行为效力瑕疵分述一、法律行为的无效二、法律行为的可撤销三、法律行为的效力待定四、法律行为归于无效的法律后果第九章 代理**节 代理概述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二、代理的适用范围三、代理的种类第二节 代理权一、代理权与代理权限二、代理权的产生三、代理权的行使四、代理权的消灭第三节 无权代理一、无权代理的概念二、狭义无权代理三、表见代理第四编 权利第十章 权利的一般原理**节 权利的概念与本质一、权利的概念二、权利的本质第二节 权利的分类一、财产权与非财产权二、绝对权与相对权三、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四、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五、主权利与从权利六、既得权与期待权七、原权与救济权第三节 权利的行使一、权利行使的含义二、权利行使的原则:自由原则三、权利行使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四、权利行使的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第十一章 权利救济**节 请求权基础理论一、权利救济概述二、历史方法与请求权方法三、请求权基础四、请求权基础的类型五、请求权基础体系的运用六、请求权并存七、请求权竞合第二节 权利的自力救济一、自卫行为二、自助行为第十二章 权利的时间属性**节 法律关系与时间一、时间与权利二、期日三、期间四、除斥期间五、取得时效第二节 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与效果二、诉讼时效客体的范围三、诉讼时效的起算四、诉讼时效的类型五、诉讼时效的中止六、诉讼时效的中断七、诉讼时效的延长

民法总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统编教材之一种,全书分为绪论、权利主体、法律行为、权利四编,共十二章,结合*新颁布的《民法总则》,对民法总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本书在内容上突出理论与实务并重,强调突出法律硕士培养的根本目标——实务性和应用性;在思路上突出法律应用与实务技能的培养,以实务问题的提炼和解决作为贯穿教材的写作思路;在方法上充分发挥案例的重要作用,以短小精炼的案例作为辅助工具和分析素材,培养学生的案例意识;在体系上将理论介析、案例剖析、法律规则链接、深层次问题思考、知识扩展了解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使法硕学生夯实法律知识基本功,而且有利于其开阔知识视野并培养其敏锐的问题观察能力、逻辑严密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力。

民法总论(第二版) 作者简介

费安玲,满族,北京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和教学领域为民法、著作权法、罗马法、保险法。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67篇,在国外发表学术论文13篇。出版《罗马继承法研究》《著作权权利体系之研究——以原始性利益人为主线的理论探讨》《中国物权法教程》《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罗马私法学》《著作权法教程》等30多部著作、教材以及3部译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