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集》全书共六册,各分册内容如下:**册,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第二册,短篇小说集《蛤藻集》《火车集》,第三册,短篇小说集《贫血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四册,《老舍幽默诗文集》“1932--1962年幽默文选”第五册,戏剧《龙须沟》《茶馆》《神拳》《宝船》,第六册,文论《老牛破车》《出口成章》“1930--1965年文论选”。本次出版的《老舍文集》,精选了老舍的不同体裁作品,加以精心编排、校注,希望借此能够帮助读者方便、全面地阅读老舍。
★ 32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也是新中国第壹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第壹、二册为短篇小说集,第三册为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四册为幽默诗文集和1932--1962年幽默文选,第五册为戏剧,第六册为文论
★ 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因篇幅较长,故单独另行出版,未收入本集中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一生笔耕不缀,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幽默文(散文)、戏剧、文论等方面著述颇丰。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以及大量的散文、诗歌、文论等。
守望的距离 本书特色 《守望的距离》是作家周国平的**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1983 年至 1995 年 4 月的散文作品。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
夏道平的文字让中国社会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从理想与信念的层次,大大提升到完整与严谨的学术体系。他是胡适的挚友,徐复观的同窗。这是一部发自良心深处的对台湾经济的分析...
莎士比亚全集-(全8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版本权威,以1947年世界书局版的朱生豪译本为底本★ 作品全,收录已发现的莎氏全部作品...
江南花雨·章台柳 本书特色 顾明道著的《江南花雨章台柳》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一,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
刘心武种四棵树 本书特色 1.刘心武先生数十年来倾心于四个领域:小说、散文、红学、建筑评论,虽然分属四个领域,但每一个领域他都做得那么出色,那么轰动,那么引人注...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内容简介:德波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马德里等风
挑战 本书特色 东野圭吾人到中年却突然喜欢上了单板滑雪,痴迷到无法自拔。每逢休息日就疯狂往返于雪山,乐此不疲。他在书中自称“大叔滑手”,用近乎嘲讽的诙谐笔法记录...
后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宋代文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和进展,但从总体水平来看,似乎仍显薄弱。与邻近的唐代
童年趣事 本书特色 《童年趣事》由李哲辉所著,《童年趣事》中的80多篇文章记载的全部是他童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并且图文并茂,每篇文章都配有插图 ,...
西厢记资料汇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伏涤修、付蒙蒙辑校的《西厢记资料汇编(上下)》所收资料即以《莺莺传》创作完成的中唐时期为上限,下限是清末民初,民国以前资...
关于本书央企,两个闪闪发光的字,在无数人眼中意味着神秘森严而光鲜亮丽的世界,更有无数人拼尽全力只为争夺进门的钥匙。但踏入大门的开始也是厮杀的开始。你不但要做个忍...
冰心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一、本套《现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二、入选的作者均是...
《我歌唱的理由》内容简介:本书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作品结集,展现了20世纪世界诗歌版图。本书呈现27位国宝级诗人作品:里尔
旧情复燃-简媜作品 本书特色 怀念旧情,大概是一个人到了某个年龄段之后总会参与的事,未必是情事,却总与情有关。简媜说,世间有许多事不能勉强,思念是其中之一。控制...
海子,男,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生
目录高山的意志,大海的情怀——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诗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年)第七首第十四首第十八首《大地上的
《越不怕死,活的越好》内容简介:中国人向来是很避讳说“死”的,总怕一语成谶。人们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生死问题。恰恰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内容简介:《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是大型书系“丝路百城传”之一。《绍兴传》在书写绍兴城市独特的
燕南园往事 本书特色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是北大未名湖畔的学界双璧,汤一介先生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乐黛云先生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秋,汤...
《小说六讲》内容简介:本书整理自王安忆的六堂公开课讲稿。对写作的兴趣从什么地方源起?如何建设一个小说的世界?为什么要关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