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后,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前后之清华》是梅贻琦作为当时清华大学校长,在非常时期审时度势,思考教育发展出路,制定教育计划并采取教育措施的纪实性文集。具有重要教育史学参考意义。抗战实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于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来主持校务,是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抗战前后,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前后之清华》是梅贻琦作为当时清华大学校长,在**时期审时度势,思考教育发展出路,制定教育计划并采取教育措施的纪实性文集。具有重要教育史学参考意义。抗战实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于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来主持校务,是中国教育**光辉的一页。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1914年自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自此后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得以在十年之内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吏上“四大哲人”。
民生问题-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5卷 本书特色 2005年重要事件与人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
唐宋八大家散文赏析 内容简介 《唐宋八大家散文赏析:图文本 (全四册)》内容包括:韩愈简介、柳宗元简介、欧阳修简介、苏洵/曾巩简介、王安石简介、苏轼简介、苏辙简...
聚经典:人文阅读(全十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汇聚中外文学、思想大家的经典作品★ 题材多样,门类齐全,能接触到多样的文学经典★...
《皮影》内容简介: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它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不仅历史悠久、种
雪或者春雪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了诗人陈应松创作的100多首诗,按主题纳入5个专辑中。作者是“珞珈诗派”的一员,以诗人的方式对许多问题展开...
201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本书特色 排行榜活动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评论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文学》杂志社联合发丐并主办,就每一季度发表的*新文学...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内容简介:十年又十年,严明数度转行,几易人生,他站过乡镇高中的讲台,也曾跻身摇滚教父的乐队,在纸媒
1984-2015-酒中的窗户-李亚伟集 本书特色 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广义而言,包括所谓当代文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代汉语诗歌在...
同时代人高尔基回忆托尔斯泰的扛鼎之作★单行本绝版近7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精彩呈现。★两位作家的对话,一场思考者的盛宴:关于文学、历史、艺术、宗教、人生,他们...
任之 本书特色 大卫的诗,是他音乐或他歌词的变体,其全部秘密,全在他的行囊中。他在中西间获取滋养,西方的人文。他爱诗人和思想家。还有政客。他的诗偏哲理,而且信息...
《爱的进化论》内容简介:《爱的进化论》一书可以看做是《爱情笔记》、《爱上浪漫》的出版20周年延续版,本书以文学描写的手法,描
人间至味/汪曾祺散文集 本书特色 "资深生活家"汪曾祺经典美食美文,精选46篇流传数十年的美食佳作,吃八方美食,品百味人生。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人间...
红楼梦诗词鉴赏-行书 本书特色 《红楼梦诗词鉴赏:行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诗词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
刘三吾集 本书特色 《刘三吾集》收《书传会选》和《刘坦斋先生文集》两种,这是刘三吾传世的主要著作。前者是刘三吾研究《尚书》的著作,后者是其诗文集。刘三吾在文学上...
《元和中兴》内容简介:风云三百年大唐王朝乱世开局,看开国皇帝李渊如何命运逆袭!湖南卫视历史主讲人——曲昌春的扛鼎之作。全书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本书特色叶嘉莹先生在书中详列出中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韦应物、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品评诗作,细数人生,在宏阔的历史...
细笔新悟-红楼梦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体裁,有些像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作者侯宇燕轻采毛发,深入骨髓,调动一切手段,诸如人、地...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诗人邱华栋主编,诗人周瑟瑟编选的有声诗集,编者精心编选数十位中外优秀诗人的近百首经典诗作:北岛、舒婷、芒克、...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内容简介 孙犁的作品从许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