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卫艺术的兴起

中国前卫艺术的兴起

作者:汪民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10

评分:8.2

ISBN:9787301286616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著有《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尼采与身体》等。

宋晓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等。

作品目录

绪论 1 两张绘画
绪论 2 欲望与历史
一 开端
二 高潮:’85新潮美术
三 总结:现代艺术大展
· · · · · ·

作者简介

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著有《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尼采与身体》等。

宋晓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女性书写和欲望的场域》等。

精彩摘录

而这,或许是贯穿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另外一个真理:一个艺术家必须以对真理的绝对忠诚才能获得主体性。而且他务必在一个具体的事件中展示一个普遍的真理—我们要说,他务必要展示革命的普遍真理。第16页·2019-12-22-这也是六七十年代艺术实践的一个根本性原则:每个个体都被政治的目光所打量、所窥探、所定义:人们要么是革命派,要么是反革命派;要么是资产阶级,要么是无产阶级—总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中间派甚至令人惊讶地被剔除了。所有的人被推向了对抗的极端:他不是一个正义的天使,就是一个邪恶的魔鬼。所有人都镶嵌在由毛泽东所领导的伟大中国革命这一事件的框架之中:他们要么有助于这场革命,要么就是这场革命的反动障碍。每个人也由此得以重新评估。每个人也因此获得了不同的意义,也因此获得了不同的再现形象。在这场尖锐的革命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第19页·2019-12-22-很明显,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阶级斗争不再作为纲领存在于绝对的历史地平线上。尽管人们不能迅速而彻底地根除阶级意识,但是也不再在社会中四处寻找敌人一一也就是说,不再用政治的目光去看切了——政治的取向还在,但是,它的氛围已经减弱了。人开始从政治中抽身而出,不再从政治认同的角度被定义,不再被植入到对立性的阶级范畴中来对待。也就是说,他不再被视作政治动物或者政治工具,现在,他开始摆脱他的工具论和目的论而获得他完全的自主性。一种新的目光,将人看作一个自主的存在者。将人还原为人的目光一一我们将它称为人道主义的目光——围绕着人逡巡。第22页·2019-12-22-从《血衣》到《父亲》预示着三个转变:人从历史和政治范畴中解放出来,而变成了一种抽象的人性存在;人从集体的范畴中解脱出来,而信奉一种个体化...

——引自章节:二高潮:’85新潮美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