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作者:李杨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10

评分:9.1

ISBN:9787301295441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杨,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光晕——文化政治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即出)等。编著有《读电影——经典艺术电影》《读电影——最新艺术电影》《深圳新文学大系》等。

作品目录

导论“知识考古/谱系学”视阈中的文学史问题 1
第一节从“重写文学史”到“知识考古学”与“知识谱系学” 2
第二节“知识”与“文学性” 14
第三节“知识化”与“价值评判” 23
第一章“文学史”与“历史” 31
第一节“历史”之建构 33
第二节“历史”宰制下的“中国文学史”写作 45
第三节“历史”宰制下的“中国新(现代)文学史”写作 69
第二章“文学史”与“制度” 106
第一节制度转换:从“天下中国”到“民族国家” 112
第二节“文学史”的功能 125
第三节制度规约下的“文学史”写作 137
第三章“反文学史”命题 150
第一节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151
第二节没有“现代文学”,何来“古代文学”? 170
第三节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 179
第四章“左翼文学”的“现代性” 191
第一节没有“五四文学”,何来“左翼文学”? 198
第二节道德批判与知识反省——以巴金《随想录》为例 219
第五章几个“关键词” 267
第一节“文学性” 268
第二节“个人性” 281
第三节“日常生活” 295
第六章“中国问题”、“中国方法”与“中国性” 315
第一节民族国家框架中的文化认同 318
第二节“国学”即“西学” 333
第三节“普遍性”与“特殊性” 347
第四节“中国性”及其“中国的现代性” 362
结语文学的“内”与“外” 374
2006年版后记 393
2018年版后记 395
· · · · · ·

作者简介

李杨,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光晕——文化政治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即出)等。编著有《读电影——经典艺术电影》《读电影——最新艺术电影》《深圳新文学大系》等。

精彩摘录

换言之,并不是文化传统创造了民族国家,而是民族国家创造了文化传统。或者说,是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创造出“传统”。民族国家认同需要传统的支持,因此,必须把“传统”创造出来。政治需要有文化的依据并得到文化的支援,但文化并不能随时随地创造,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因此民族国家总要回到历史中去寻根。现代国家政治的民族性、文化性依据只能通过学术活动到历史中去发掘,才能制造出个同一的,从远古进化到现代并且通向未来的共同体。但散落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并不天然地就是这种能符合现代需要的“传统”,它需要学者们根据现代的要求重新发掘、阐释、整理和转换,并最终能够将“传统”同一化和本质化,才能真正为建构现代民族的象征符号提供重要文本。

——引自章节:第六章“中国问题”、“中国方法”与“中国性”315


当文学史推出自己的经典之后,通过教育的手段,这些经典反过来也规定和制约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而文学史对经典的解读,也通过教育体制而被一再复制,变成对经典的“经典性阐释”。结果是,文学史在确立经典的过程中,同时也制造了一套特殊的对经典的诠释话语。而对经典的阐释,其重要性决不在经典的确立之下。这就是经典的权威,也是文学史和文学史家的“权力”,经典的建立也就成为一个充满权力争斗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柯把“文学史”视魏知识和权力联盟的一种形式。

——引自章节:第二章“文学史”与“制度”106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