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当代学人论丛)

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当代学人论丛)

作者:王珂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4-09-01

评分:5分

ISBN:7542619063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 目录

目录
自序
导论
**章 破坏大于重建:新诗诗体建设的曲折之路
**节 生不逢时:偏激的新诗革命埋下诗体定型难的隐患
一 功能决定文化:白话诗的生成背景
二 时势造就新诗:新诗革命的演变轨迹
第二节 生于乱世:新诗诗体在不良生态中的艰难建设
一 自由化与律化始终多对抗少和解的诗体建设之路
二 在艰难中建设的三种准定型诗体:长诗、小诗和新格律法
第二章 非诗多于诗:新诗诗体建设难的主要原因
**节 扭曲引进:外国诗歌及现代诗潮对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 西方现代诗歌运动及自由诗革命诱发了新诗诗体的自由化
二 被“中国化”了解的浪漫主义诗潮加剧了新诗诗体的自由化
三 外国诗歌的律化与自由化翻译方式促进了新诗诗体建设化与自由化的对抗
第二节 新旧对抗:对古典诗歌的片面理解导致诗体自由与规范的极端对抗
第三节 扬俗抑雅:民间诗歌及大众文学运动妨碍了文人唯美诗体的建设
第四节 职能单一:诗的职能被简单化和世俗化
第五节 青春激情:20世纪青年诗人“横行”诗坛
第三章 有常体好于无常体:新诗是否应该适度定型的诗学思考
**节 诗为何无常体又有常体
第二节 诗应相对定型,诗体应该渐进
第三节 新诗诗体建设的构建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在中西方诗歌创作史上,诗都有一个内容被赋予形式的过程。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能要求打破形式的羁绊,艺术的自主性要求诗人必须遵循特定艺术的形式,使诗一直在对形式的“破”与“立”的矛盾中运动,使诗*终成为“文质彬彬”式的内容与形式的混合体成为理想。然而实现这个理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优秀的形式都有一个产生、繁荣、萧条的过程。文言类古代汉诗的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定型和准定型的诗、词和曲。准定型的古体诗平仄、句数不定,形体大致确定,代表诗体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杂言古诗;定型体的近体诗的平仄、句数一定,形体完全确定,代表诗体有四句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句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十句以上的五言排律,还有少量的六言绝句、七言排律等诗体。不管这些形式多么完备,*后都会受到诗人的厌倦和新兴诗体的挑战。虽然从元代起就在民间出现了与古典格律诗体不同的散曲,内容更大众化,一些民间语言成为诗家语,但是诗的形体,特别是以音乐美为代表的格律形式并无多少改变。元明清时代的正统诗坛的诗体变化并不大。到了晚清,一些诗人已经忍无可忍,不仅出现了“汉魏六朝诗派”、“晚唐诗派”、“宋诗运动”的支流“同光体”等想以古救新的诗体改良运动,还出现了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的“诗界革命”,倡导写既要有古人风格,也要有新意境、新诗句的汉诗,一些口语及外来音译新名词也可以入诗,可是汉诗形体并未有大的破坏,实质上只是改良汉诗。真正的诗界革命是继之而起的“新诗运动”。白话类汉诗虽然也有准定型诗体,如民歌、儿歌和如十四行诗的欧化诗,但近百年流行的新诗大都是非定型体。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