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身体

空间与身体

作者:胡滨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10

评分:9.1

ISBN:978756088097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涉及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的编撰,其核心在于阐释这三者背后的逻辑关联,希望借此强调研究与教学相互关联的重要性。同时,本书也是想引发对建筑一些基本问题更广泛的探讨,并对自己十余年的基础教学进行总结。

十余年的建筑基础教学始于2006年在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进行的“从大地开始,到天空之下”的设计教学改革1。2012年,教学改革转向了本科一年级设计课程,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教案。

对于建筑基础教学而言,一年级的教学难于二年级,这是因为在教学准备和进行中,“入门”这两个字的分量让人敬畏——让人不得不反复思考如何确立建筑的基本问题,并将它与设计练习相互关联;不得不反复审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方向的评估和判断,以及这些判断如何与教案和教学实施相互结合;更不得不回答一些基本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教案改动,教学过程中需要...

()

作品目录

上册
前言
建筑
建筑的意义
空间与身体
教案设计
面向身体的教案设计
练习1身体的表演
设计任务
身体的表演
门、窗、楼梯
练习2网络中居住
设计任务
网络中居住
院(园)子
练习3自然中栖居
设计任务
自然的故事
分离与中介
光与空间的回响
教学
附录
下册
教学实施
教学进程
身体的表演
网络中居住
自然中栖居
附录
致谢
· · · · · ·

作者简介

本书的内容涉及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的编撰,其核心在于阐释这三者背后的逻辑关联,希望借此强调研究与教学相互关联的重要性。同时,本书也是想引发对建筑一些基本问题更广泛的探讨,并对自己十余年的基础教学进行总结。

十余年的建筑基础教学始于2006年在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进行的“从大地开始,到天空之下”的设计教学改革1。2012年,教学改革转向了本科一年级设计课程,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教案。

对于建筑基础教学而言,一年级的教学难于二年级,这是因为在教学准备和进行中,“入门”这两个字的分量让人敬畏——让人不得不反复思考如何确立建筑的基本问题,并将它与设计练习相互关联;不得不反复审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方向的评估和判断,以及这些判断如何与教案和教学实施相互结合;更不得不回答一些基本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教案改动,教学过程中需要...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纪念碑和纪念馆......通常此类建筑设计都有一种倾向,即习惯以场景再现或形式重现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事件的记忆......以重现替代消失,以重现替代记忆。这种建筑承载记忆的方式,一方面因其简化了建筑形式的内在含义,使形式的外在表现与内部空间塑造相互脱离;另一方面,因为它将记忆简化成形式的再现而无法真正激发人的情感,因而受到质疑。林璎设计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恰恰相反,她的形式介入没有以重现为主题,而是用以表达对事件的思考,以身体的感知来唤醒个体记忆。

——引自章节:建筑的意义


当下的城市和乡村更新,多以建筑形式为原型,把重现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唤醒人们集体记忆的主要途径。......有必要重新审视简单重复过去的形式是不是建筑唤起集体记忆的唯一途径,以及重新认识传统建筑形式的意义。坂本一成早期曾提出“家型”概念,试图从屋顶形式、人与空间的相对尺度关系以及身体体验的角度去解读传统住屋,审视家作为私人领域的记忆原型。筱原一男早期对日本传统空间的转译,无论是“传统空间的二分”“传统住屋的土间”,还是对大梁(结构)的体验,也是试图在历史和当下之间建立关联,以呼唤对传统住屋的记忆。栗生明的平等院凤翔堂中,庭院与檐下空间的关系、檐下空间的尺度、其屋檐底面材料对自然环境的反射将人包裹进自然的体验、对风、声音、身体动作的规划,以及对传统屋檐落水方式的回应......无不令人联想起日本寺庙的檐下空间。在这里,空间的平面形制、空间尺度和空间体验被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

——引自章节:建筑的意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