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她是“小资文化”的祖奶奶,是海派都市文化的象征,是“孤岛”上海绽放的文学之花;她的语言表现力,几乎只有鲁迅能媲美。她时而不被“正史”所接纳,却一直是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心目中的关键词;对我们来说,张爱玲永远是神秘的……
★ 本书运用认同理论,辅以文本细读和女性主义观点,探讨了中国近代社会与历史进程中“张爱玲是谁”“张爱玲文学是什么”,以及张爱玲文学在台湾和大陆的接受历程等议题,带我们重回90年代“张爱玲热”的现场。
★ 本书吸收了日本学界注重资料文献的特点,融合了大量来自日本和中国两岸三地的史料,其中不少老报刊、老照片如今难能一见;重现了太平洋战争时期动荡中国、十里洋场的社会风貌,以及乱世中文坛的沉浮和文人的际遇。
★ 严谨翔实的文献梳理、细致入微的作品分析和生平考索,让本书既可作为文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又是“张迷”及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书!本书底本《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是为研究张爱玲专著的先声,98年三联初版后,先后在港台及日本出版,均获好评。
★ 此次再版,作者在初版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增删修订,并纳入了近年来发表的7篇相关作品:细读《色,戒》、追溯张爱玲与许地山的师承关系、张爱玲老照片钩沉,解读“林奕含事件”与文学少女的命运……议题或着意于考证“被遗忘的细节”,或侧重比较研究,引发对“史实”和文学现场的新思考。
★ 附录“寻张爱玲”(系作者亲访上海考察张爱玲故居、拜访张子静先生实录)和张爱玲“作品•活动年表”满足“张迷”们的好奇心,亦是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注脚!
【媒体推荐】
青春期体验了民族大动荡,三十多岁出国移居,从这点看,可以说,邵迎建半生的经历与张爱玲有相似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本书可以与李欧梵的《浪漫一代》一样,作为“摸索文化认同”的中国移民知识分子的自我省视的记录来阅读吧。
——藤井省三(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
邵迎建所著的《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史料非常详尽,考察也相当客观。该书站在人格、历史、社会、文化的交叉点来研究张爱玲,且通过“认同”理论的支撑,构建了一个张爱玲与国家、阶级、家庭、性别关系网络的话语场,远远超出了“通俗”与“现代”的视角,应是张爱玲研究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杨清泉《张爱玲研究的“关键词”——张爱玲研究回顾》
【内容简介】
张爱玲文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尽沧桑。回顾张爱玲文学的诞生、传承、沉寂、再生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每当张爱玲文学出场时,中国的历史都在一个结节点上,即国家或地区的认同发生着重大危机之时。本书基于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将张爱玲的生平与生活背景纳入以《传奇》和《流言》为代表的作品系统中加以研究,同时反映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文坛与时势背景。书中亦收录了作者亲访上海考察张爱玲故居的记录及张爱玲作品与活动年表,是一部独辟蹊径的“张爱玲文传”。
邵迎建,籍贯江苏,出生、成长于四川。于1987年留学日本,199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教授,现为东洋文库研究员。出版专著有《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中文简体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日文版,御茶水书房,2002年;繁体中文版,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2年)、《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话剧人访谈录》(繁体中文版,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1年;中文简体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书为其博士论文修订增补本,有日本学者认为,此著作潜藏着作者寻寻觅觅、寻找自我认同的心迹。
战乱中的1943年,在日本占领区上海,张爱玲如同彗星般出现,用女性不高的视线描写了由于世界大战,中华文明与西欧文明的混血都市上海、香港崩溃的时代。张爱玲揭露了传统家族制度中对女性的歧视,并启发性地告诉人们,新的自由恋爱也只是用女性与货币交换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环节,从而成为现代女性文学的先驱。
——引自章节:序
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 本书特色 “观照,是返观自照,它使万事不离平常心,使繁华不碍转身,使祖师语皆如家常饭。有观照,你才真能会通世出世间,道器得兼;有观照,...
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本书特色 把关系中断是一种姿态。 *艰难的,是把[心]也抽出来。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八十八...
《国学教育家唐文治》内容简介:唐文治(1865—1954),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国学大师,曾主掌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14年、
你我皆有来历 本书特色 《你我皆有来历》这本散文集包括了高建群近三年新创作的散文以及其少数经典散文,分为四辑“向北方三叩首”、“有书真富贵”、“化大千世界为掌中...
《荒原狼》内容简介:《荒原狼》是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哈里·哈勒——一个心中藏着荒原狼的人,
在苍凉 本书特色 《在苍凉》一书是作者几十年人生感悟的沉淀,“苍凉”既是作者对过去几十年的回味感受,亦是对人生阅历的记录主旨。一切都说不出来,一切又感觉到了的感...
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会大众它不止网文本身,还有简介,有推荐词,有鲜活的粉丝态度,这就让单篇动辄数百万字体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了以...
斋夫自由谈 本书特色 “大家书斋”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
我想对你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19位著名诗人的真爱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对19位诗人的代表作进行了独特而唯美的品鉴。聂鲁达、辛波丝卡、、艾米莉狄金森、兰波、黑...
醉里挑灯看剑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自一九八一年设立迄今,已三十余载。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获奖作品所涉作家近四十位,影响甚巨。这些作家大多在文...
浮生六记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系清人沈复自传体的生活纪实之作。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卒年无考,当在嘉庆十二年(一八○七)以后。年...
战时札记:1939-1944 本书特色 这位作家、行动主义者、伦理学家和生活在反英雄时代里的英雄,在《战时札记》中,有留给我们的启示——在*越了个人维度的概念之...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诗词赏析著作,而是一位当代词人对唐宋两代词人的心灵探索之旅。用词人之心感悟词人,用词人之眼观照词作,得出
一读三叹:朽木杂文随笔选 本书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这种生物,生来就是“读者”读人,读事,读物,读历史,读社会,读人生,无一天不在“读”着。正缘如此,我们把人...
曾国潘家书 本书特色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国藩《与...
八十天环游地球-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书目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经典之作 ★世界上被翻译次数极多的文学作品 ★一次大胆离奇的...
多多在创作上有着苦行至严酷的自我要求,对于诗歌,他坚持锤炼、锤炼再锤炼,而对于诗歌之外,他则保持沉默,坚持“让作品说话”
永远新生 本书特色 苦难人生的性情花朵,一笔一画都是生命到老的智慧,一点一滴都是灵魂深处的菁华。永远新生 内容简介 吴冠中的散文,是在自己苦难人生的底色上绘画,...
《人工智能时代移动学习服务》内容简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学习的应用普及,移动学习服务研究不断深入。本书以人工智
邵丽,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等刊物,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刊物选载,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曾获《人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