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诗歌总集,原有311篇,现存305篇,古人称之为“诗”或者“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分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等15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内容主要涉及婚恋、农事、战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产生较早的古乐,语言和形式上都显得雍容、典雅。《诗经》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五经”之一,担负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的重任,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端,它在审美追求、抒情方式、句式特点等方面为中国的诗歌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品格影响了中国文学数千年。《诗经之美》一书是“读书会”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是《诗经》选本,入选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全书保持了风、雅、颂的体例,每篇分为原诗、注释、译文、赏析四部分,注释力求准确、简洁,并为生僻字词加注拼音。译文生动流畅,力求做到信、达、雅的完美统一。赏析则透彻分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从字面上切入Ⅸ诗经》时代,从精神层面上贯通古今,拉近读者与《诗经》的距离。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胡适说:《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诗经》是中国**部诗歌总集,原有311篇,现存305篇,古人称之为“诗”或者“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分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郑风》等15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内容主要涉及婚恋、农事、战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产生较早的古乐,语言和形式上都显得雍容、典雅。
《诗经》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五经”之一,担负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的重任,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端,它在审美追求、抒情方式、句式特点等方面为中国的诗歌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品格影响了中国文学数千年。
《诗经之美》一书是“读书会”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是《诗经》选本,入选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全书保持了风、雅、颂的体例,每篇分为原诗、注释、译文、赏析四部分,注释力求准确、简洁,并为生僻字词加注拼音。译文生动流畅,力求做到信、达、雅的完美统一。赏析则透彻分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从字面上切入《诗经》时代,从精神层面上贯通古今,拉近读者与《诗经》的距离。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⑥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⑦。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⑨。
参差荇菜,左右⑩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关:水鸟鸣叫声,象声词。雎(jū)鸠(jiū):一种水鸟名。相传这种鸟雌雄情意专一,一生只有一个配偶。洲:水中的陆地。窈窕(yǎotiǎo):容貌美好,叠韵词。淑:善、好,即品德贤良。君子:《诗经》中男子的通称。逑:配偶。好逑:佳偶。参差(c8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双声词。荇(xìng)菜:一种水中植物,嫩叶可以吃。左右:指采荇菜女子的双手。流:摘取。寤:睡醒;寐:睡着;寤寐在这里的意思为日日夜夜。思:思念。服:思念,“思服”两字为同义复词,都是思念之意。悠哉:思念深长的样子。辗转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安眠。琴瑟:古代乐器名,琴多七弦,瑟多为二十五弦;常用于比喻夫妻恩爱和美。友:亲近。(mào):拔取。“流”“采”“”皆指采取,但动作与感情的程度呈递进。
译文
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栖居在河中小沙岛。
美丽贤淑的姑娘啊,正是我理想的佳偶。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着去采摘。
温柔贤淑的好姑娘啊,醒来做梦都想念着她。
苦苦思慕追求不可得,夜以继日地思念她啊。
思念绵长不尽难断绝,翻来覆去啊难以入眠。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着去摘采。
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啊,我要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着去摘取。
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哟,我要敲钟击鼓取悦她。
赏析
都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看来是不错的。《关雎》作为《国风》的**篇,也是中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篇,便是描写爱情的。古人将其放在三百篇之首,足见对其评价之高。这从一个侧面也确证了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诗经》的开篇之作:
从全诗来看,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应该是一位纯情的少年。一次偶然的邂逅,看到了一位美丽贤淑的乡村少女,从此动了情思,一发而不可收。由于种种原因主人公无法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白,只好把思念藏在心里,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诗歌以雎鸠鸟的和鸣声起兴,听着一对两情相悦的鸟儿的和鸣,使主人公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诗歌没有正面描写姑娘生得如何漂亮温柔,只是主人公一次次地称之为“窈窕淑女”,能让一位少年如此动情的必定是一位美丽漂亮而又温柔贤淑的好姑娘。心中的思念就像水中的荇菜一样不绝如缕,难以排遣。在痛苦的相思中主人公又想到了自己应当主动向梦中情人表白,甚至想到有朝一日应当与自己的心上人结成恩爱的夫妻。
孔子对《关雎》评价颇高,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正是儒家所肯定的一种艺术风格,所以孔子在删定《诗经》时将其放在**篇。全诗始于兴,由雎鸠鸟的和鸣而促发了对那位“窈窕淑女”的思念,接着写了思念的情状。未言其如何痛苦,只以“寤寐思服”和“辗转反侧”的细节来描绘,可谓是“哀而不伤”了。诗末言主人公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琴瑟”暗喻男主人公想与女主人公结为夫妻,钟鼓又暗喻婚礼之喜庆。与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流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全诗表情极为含蓄,含蓄中又有深意。
《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比”和“兴”在古代是不同的,但是在有的作品中它们又是混合的,“比”中有“兴”,“兴”中有“比”。《关雎》中以兴为主,但“兴”中带“比”。如此诗起兴,但兴中又以雎鸠之“挚而有别”来“比”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起兴,兴中又暗指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含蓄隽永,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富有音乐美,诗中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联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同时还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用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读之铿锵有力,歌之音韵和谐。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 声情并茂;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活泼逼真。为了加强这种音乐效果,本诗还采用了叠章的艺术手法。本诗的**、二句和四、五句都采用了叠章的手法,句式都极为相近,只有个别词不同。这样反复咏唱就产生了一唱三叹的效果,在层层反复中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感情渲染效果。
葛覃
葛之覃兮①,施于中谷②,维叶萋萋③。黄鸟于飞,集于灌木④,其鸣喈喈⑤。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⑥。是刈是⑦,为为⑧,服之无斁?⑨。
言告师氏⑩,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葛:葛藤,一种蔓生纤维科植物,可用来织布,今称为夏布。覃(tán):延,长也。施(yì):指葛藤蔓延、爬满。中谷:谷中,山谷之中。维:句首语气词。萋萋:茂盛的样子。于:语气助词。集:聚集,停靠。灌木:矮小丛生的树木。喈喈(jiējiē):象声词,形容鸟鸣婉转动听。莫莫:极其茂盛的样子。是:乃,于是。刈(yì):割。(huò):煮。为:动词,此处指织成。(chī):细葛布。(xì):粗葛布。斁(yì):厌恶,即久穿不厌倦。言: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师氏:古代教导女子学习女工的人。薄:句首语气助词,含有勉励之意。污:去污,洗净。私:内衣,贴身衣服。害(hé):“曷”的假借字,同“何”。浣(huàn):洗涤。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问安。宁:安宁,用为动词,问候安宁。
译文
葛藤长得长又长,满山遍谷都生长,嫩绿叶子水汪汪。黄鹂来回飞啊飞,纷纷停落灌木上,唧唧啾啾把歌唱。
葛藤长得长又长,满山遍谷都生长,嫩绿叶子多繁茂。割藤蒸煮多繁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成衣裳穿不厌。
告诉女师心中语,说我心想回娘家。内衣勤洗要勤换,外衣勤洗好常穿。洗与不洗要分清,干干净净见爹娘。
赏析
结婚不久的少妇都会想回娘家,把婚后的生活感受告诉自己的母亲或者姐妹,同时由于**次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生活,肯定非常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父母。这首诗就描写了已婚女子回娘家探亲前的劳作、准备的情景,充满着急切、盼望的喜悦。
全诗**章采用了“兴”的手法。写到了生长茂盛的葛藤和歌声婉转的黄鹂。女主人公见到枝枝蔓蔓,生长繁盛的葛藤,激起了思乡的情绪。这种不绝如缕的愁思也正像葛藤的生命力一样强烈,一样绵长;婉转动听的黄鹂鸣叫声,使女主人公想象到它们一定是在亲切欢快地交谈着什么开心的事情,大概就和自己回到娘家见到母亲和姐妹们的情状差不多吧。原来,这葛覃不仅是女主人公眼中所睹之物,而且还是她的劳动对象,她每天的劳作都与这葛覃有关。接下来的第二章写了女主人公辛勤劳作的场面。割藤、蒸煮,织布、做衣,以及想象着穿上之后的喜悦心情。诗人如此细致地描写制作衣服的工序显然不是为了简单地介绍制作葛衣的工艺,而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女主人公急于干完手中的活儿好回娘家的急切心情。正是因为女主人公急切地想回到娘家,所以平常很自然的工序在她的主观感觉中好像十分漫长,做完一道,还有一道。
大概是由于很久没有回娘家与家人团聚了,女主人公太想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姐妹们中间,于是一完工她马上就跑去向自己的女师请假回家。得到女师的同意后,她又忙着洗涤衣裳,贴身的内衣、穿在外的衣服,分得清清楚楚,洗好、整理好了,这些具体而看似烦琐的动作描写,实际上都是为了诗歌的*后一句做铺垫,即“归宁父母”。原来我们的女主人公是想回娘家看望父母了,所以一定要打扮得得体些,穿得干净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女主人公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学习女工中的制衣,看来这项工作很辛苦,所以她感到制作的过程是如此的漫长,好容易终于学完了这套工艺,此时*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回娘家去见见父母和姐妹们,去告诉他们自己终于学会了如此烦琐的工艺,去给家人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一个鲜活动人、淳朴可爱具有勤、俭、敬、孝品德的思念娘家人,盼望与家人团聚的新嫁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歌采用了兴、赋的艺术手法。从描写景物,到叙写劳动场景,到*后的抒情,层层铺开,表情自然。既有对当时女性辛勤劳作的肯定与赞美,又有对初嫁少妇盼望回家看望父母的人间真情的讴歌。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切!诗歌从山中的葛藤以及飞翔其间的黄鹂写起,再写到制作葛衣的工序,*后写到如何浣洗衣物。层层递进,从自然到人事,显示出诗人极强的叙事技巧。我们读前面的诗句时不禁会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烦琐的笔墨来描写葛藤和制作葛衣的工序呢?到*后一章我们才顿然明白,哦,原来这是在写一个急切想回娘家的少妇的心情。诗人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所有的迷雾都在*后一章揭开。
吴锋,男,陕西商州人,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美学硕士。曾在多家刊物发表多篇关于《诗经》美学研究的论文,已出版《诗经译解》《诗经选读》《白话诗经》《楚辞选读》等图书。
《不愿活下去的人》内容简介:事实证明,自杀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资深记者凯蒂·恩格尔哈特历时四年,跟踪访谈数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
歌者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本书特色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这部新作的许多篇章,都从良知与美善...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 本书特色 这本《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是作者马力近年散文的一部分。作者行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国外著名景点,触景生情,对人生多有...
荷塘月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圃冷斜阳文丛中的《荷塘月色》分册,书中收录了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大量作品,有散文、诗歌等等。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所收作品较全面地反...
鲁迅还在 本书特色 ★以“日常鲁迅”为写作切入点:本书选取烟酒、居住、纪念逝者、友谊、疾病、推荐新人等角度,往往为一般论者所忽略、或一带而过,但对于还原鲁迅的思...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德国哲学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大饭碗:一部中国农村发展进程的浮世绘 本书特色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
《憶雲詞》内容包括:点绛唇、浪淘沙、东风北一枝、百字令、东坡引、南歌子、天香等内容。项鸿祚(1798-1835)撰。鸿祚改名廷纪,
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
《旧制度与大革命》内容简介:托克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下问题:究竟是出于什么事件、哪些错误与何等失策,使这样一群法国人抛弃了
作品目录鲁迅日记1壬子日记[一九一二年] 壬子北行以后书帐癸丑日记[一九一三年] 癸丑书帐甲寅日记[一九一四年] 甲寅书帐乙卯日记
红日-朝鲜文 本书特色 1946年深秋,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向华东解放区疯狂进攻,我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奋起抗击。经过一番苦战,涟水失守,我军被迫撤退,北上山...
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2013年度 本书特色 《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2013年度)》是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发起的“文艺评论工程项目”丛书之一。为了切实加强文艺评论...
叶嘉莹教授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
《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1897-1927)》内容简介: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批评中的人性话语为研究对象。这一
谁主沉浮-长征中的生死抉择 本书特色 文显堂著的这本《谁主沉浮(长征中的生死抉择)》以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为主线,从全局和战略视角着力展示了长征之前及其途中,以毛...
《陶渊明集笺注》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鼻祖晋陶渊明全部诗文辞赋作品的笺注本。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
呐喊-手绘插画本 本书特色《呐喊》为鲁迅先生的**部小说集,收录小说十四篇,是其著名的“铁屋中的呐喊”的发端。正是从《呐喊》开始,鲁迅先生跳出了沉闷的故纸堆,抛...
《昨夜星路》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入72篇记述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珍贵轶文,折射出中国电影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真实细节和当时语境
作品目录·第一辑 文学史图景·002洪子诚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存目)002陈思和 我们的抽屉——试论当代文学史(1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