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世界上有九种不同性格色彩的人,不如说它体现了人类*深层次的九种心理需求,只是每个人的相关需求各有不同罢了。本书精选了九个人的性格故事,愿你在这些故事里发现未知的自己,与自己来一次促膝长谈。
一: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作者的身份表现,现身说法!
二:长期专注于创业管理、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企业竞争力、总裁领导力、中层领导力、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领导力等领域的研究:作者的实力展现,强大的说服力!
*个人:完美的“失败者”
完美型人格色彩——白色
一型人格——完美型人格的某些特质,白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白璧无瑕、白面儒冠、白水鉴心。
从表面上看,不管完美型人格的人有多复杂、多深沉,实际上,他们在内心深处有着单纯的追求和简单的幸福。虽然不能说他们是白纸一张,但也足够可以看得通透。
有时候,完美型人格的人捉摸不透,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心机有多深、谋虑有多远,而是他们总在试图将一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每一点不确定性因素都考虑到。
因此,很多在他人眼中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到了完美型人格的人手中总会被重新层层分解,变得复杂起来。正因如此,他们虽然能力强、目标明确、做事有条理,可是往往会被细节所误,陷入平庸者的行列中。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型人格的人,那么请记住四个字:“难得糊涂”。对大部分人来讲,这四个字是失败后的托词,但对完美型人格的人来讲,是通向成功的秘诀。
Z先生,成功学的“黑洞”
Z先生是我的朋友,也是很多人的朋友。这里所说的“朋友”,指的是知交、至交,而非泛泛之交。
Z属于*值得交往的那类人,真诚但不鲁莽,睿智但不狡猾,时常能给人一些启发、建议,但绝没有好为人师、居高临下的姿态。总的来说,作为朋友,他真是太完美了。
即便有这么多优点,Z也从来不缺能力和眼界。事实上,如果以传统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不是一个成功者,但也绝算不上失败者,因为他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拿着不多不少的报酬,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
Z对此不甚在意,他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挺满意的。倒是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周围与Z相识的那些人说:“Z这个人啊,论能力、论德行都不差,绝非池中物,奈何总是缺那么一点点运气,否则会很成功的。”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可我的职业不容许我将一个人的成败归结于命运。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始终平庸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其中有哪些必然和偶然呢?”
之后的三年里,我跟Z的关系与日俱增,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随着认识的加深,我越来越觉得他身上*存在优秀的品质,但他的“平庸”也并非偶然。
也许,很多人尤其是信奉所谓成功学的人对我的这个说法肯定不认同,因为成功学总是将“优秀”和“成功”画上等号,认为优秀的人必然会获得成功——当然,这种观点也并非全无道理。
可到了Z这里,成功学的“定理”失效了,因为他是一个成功学的“黑洞”。如果将他的人生历程以世俗标准加以演绎的话,会吞噬很多希望借助成功学鼓起勇气奋力前行者的希望之光。
大多成功学的观点认为,只要具备了如下品质,即可获得成功:
1.思维细致缜密;
2.做事全力以赴;
3.不轻言放弃;
4.成功具有冲击性;
5.会被强烈的成就感所驱使。
而这些品质,Z都有。
做Z的上司是一件非常省心的事情,因为给他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他就会全力以赴地去达成目标——是的,全力以赴。
更重要的是,Z可以主动去探求各种可能性——自己探路,而不是等待下一个“指示”。他手头总是有事可做,而且是必要的事情——做起事来也是思维缜密,且具开拓性。
遇到困难时,Z总有办法应对,大多时候,他还会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案。
但是,当有些问题不存在*解决方案必须用笨办法去解决的时候,他也会瞬间从智者变成“愚公”,但他仍会以不懈的付出达成预期——不轻言放弃。
做事情的时候,Z的目标不是“完成要求”,而是做到*好——*起码是比上一次好,并且能够进行总结和反思。
有些事情在他人眼里只是平常任务,只要每次都能做到及格就够了,但是,对Z而言,“60分万岁”是不行的。如果*次他做到了60分,那么下次一定会做到70分,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他总会做到100分——成功具有冲击性。
Z是个被成就感驱动的人,而且,不仅实现目标会带给他极大的成就感,就连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制定出的“完美程序”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他会被强烈的成就感所驱使。
你看,成功学认为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品质,Z全部具备。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质疑: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被“埋没”呢?这不科学啊!
关于这个疑问,暂不回答,我想先讲一讲发生在Z身上的一件事情。
Z的大学生活是在国内一所名校中度过的,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图书馆每天早上过了7点钟之后就一座难求了。
Z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看书,为了能占到座,他每天都会在6点钟起床;6点20分去食堂吃早点;6点40分准时来到图书馆,找一个灯光好、通风的座位,摆好书本、文具,先把座占上。
他每天的饮水量一定要达到六杯,因此,占好座之后,他会起身到楼道里的公共饮水机去接开水。大多时候,当他接完开水回到座位上之后,时间正好是7点钟。
Z给我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只有当我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之后,看书才*有效果。如果因为一些突发状况导致我来不及吃早点就去图书馆,或是到了图书馆之后没有找到好的座位,我就会觉得这次自习的效果要打折扣。甚至,有时候我打水回来得晚了,超过了7点整才开始自习,我就会很难受。”
说完这番话,Z问我:“你这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说这是不是强迫症?”
“强迫症”这个概念现在很火,所以,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些行为与它结合到一起来分析。
事实上,当我听了Z的描述之后,*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所谓的强迫症,而是某位导师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完美主义者的致命缺陷,在于忽视逻辑起点的荒谬!”
也正是Z所讲述的小故事和导师曾经教导我的话,让我突然间找到了一个破解“成功学黑洞之谜”的线索。而顺着这个线索,*终我也对Z这类人的命运轨迹有了一些心理学上的认知。
这个认知过程比较复杂,接下来我会尽量简单明了地加以阐述,在此之前,我先把结论说出来——某些完美主义者之所以难以获得成功,是因为:
一、完美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僭越,因为这个世界的“细节”是无限的,而完美主义者希望以有限的人力改造无限的细节,*终一定会招致失败;
二、完美主义者总是在进行过度评价和自我评价,而这分散了他们对核心目标的专注力——虽然他们不缺乏毅力和执行力,但是缺少了一些“不忘初心”的定力。
你所认识的完美型人格
亚里士多德说:“天才都有完美主义者的特点。”诚如其所言,有天赋的艺术家往往都具备这一性格特征,他们会坚持己见,关注对错,希望自己可以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就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
16世纪初,年仅26岁的米开朗琪罗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杰作《大卫》。他之所以能一鸣惊人,与自己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他坚持将每件作品做到极致,所以每个细节都要保证完美无缺,这才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艺术作品。
在创作《大卫》前,米开朗琪罗为了能深入了解人体结构,甚至亲自到太平间解剖过尸体。
对于任何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解剖尸体是一项难以完成的挑战,但是米开朗琪罗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对人类的骨骼、肌肉和筋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果米开朗琪罗不是完美型人格,只怕他也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完美型人格十分注重周围的环境及细节,比如,参观展厅时从第几号门进去,递给对方物品时伸出哪只手,保管好购物后的发票等。有的人还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既然决定去做这件事,那就要做好。”
所以,在职场中,领导很是信赖完美型人格的人,会让他们做一些重要的工作。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由于完美型人格的人对自己要求苛刻,常常会将问题或工作私人化,因此总是自寻烦恼。
比如,你正在跟甲聊天,无意中提到乙的名字,并被他听到了。一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如果乙是完美型人格的话,他就会暗想:你们是在说我的坏话吗?
完美型人格的人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这些要求强加到他人身上,就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关系了。
蔡万刚 ,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东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沪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专注于创业管理、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企业竞争力、总裁领导力、中层领导力、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领导力等领域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专著和学术论文,曾出版《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表达心理学》等多部书籍
社交心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为一体,面面俱到地讲解了洞察内心、赢得喜爱、结交朋友、收获支持、消除敌意、说服他人等多方面的技巧策略,对生活中...
《情商》内容简介:《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
是什么让我们这么“坏”,又对“坏”充满热爱?我们内心的坏东西/(英)蒂凡尼.瓦特.史密斯万洁 译 本书特色 《我们内心的“坏东西”》是一...
医学博士漫话糖尿病(医学博士信箱) 内容简介 本书融会中西,对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介绍。内容包括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的一般知识,诊...
心脏病食疗与用药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介绍了心脏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心脏病的病因,心脏病的临床分类,心脏病相关检查、心脏病患者的保健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
抗癌必修课.肠癌(第2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患者及其家属,也可作为非本专业医务人员了解肠癌相关知识的速查手册。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
慢性胃炎自我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慢性胃炎的自我防治知识,包括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方法、饮食调养及预防措施。内容全面,科学实用,通...
《轻松吃出苹果肌肤》,本书中推荐了可以天天吃的食物,让每天忙碌的女人越吃越美丽;并且透露让古代美女吃出美丽容颜的花膳养颜
《心理学通识》内容简介:这是中国SHOU部系统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通俗读本。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很
本书由绪论、消费者个体与消费心理、消费者群体与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因素、营销策略与消费心理等知识模块构成,共17章。为了便于教
有病不要乱求医 本书特色 打破中西医藩篱,给你指点一条通往健康长寿的捷径!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的礼物。按照“男八女七”来养生,活到1...
《说谎心理学》内容简介:经众多学者研究发现,撒谎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且在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内都比较常见。
儿童经络穴位使用图册-附赠40种儿童常见病按摩方法 本书特色 孩子身上的每个穴位都是灵丹妙药,本书系贴心为儿童打造的专属经穴使用图册; 多角度展示每条经穴,详...
3分钟学点心理学 本书特色 每天3分钟,学会洞察和掌控人心,超有趣!每天3分钟,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超轻松! 每天3分钟,激发沉睡已久的潜能,超实用!...
《万物美好,我在其中》内容简介:本书为钱红丽最细随笔集,分四辑,分别为草木本本、枕书记、屐痕处处、人物谱。作者以一贯的温婉
《出类拔萃的IQ:一门可习得智力的新兴科学》主要讲述的是帕金斯分别从神经的、经验的和反省的智力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其真智力理论。
理解生命 本书特色 1. 现代人不可多得的生活指南为什么总是活得那么辛苦?为什么自卑感总是挥之不去?为什么不管怎样努力,还是改变不了眼前的生活?如何寻求生活的意...
身体语言是一种在体验中存在的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本书通过深入分析人类的身体语言,揭示了人际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部分
首席专家赵霖谈平衡膳食健康忠告 本书特色 书中讲解了营养不良易感传染病,饮食误区导致“文明病”的问题;介绍了“洋快餐”的由来,解释了其被称为“能量炸弹”和“垃圾...
涅槃还未到 本书特色 一个怀疑论者的修心之旅,当代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隆重推荐。★一个怀疑论者的修心之旅,当代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隆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