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大家还原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
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的关键历史节点
拆解辛亥政坛政治博弈,孙中山袁世凯间的政坛斗法
【内容介绍】
本书是桑兵教授多年来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共计八篇。晚清的政权鼎革是近代史上一场大戏,本书以“旭日残阳”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的半年左右时间里,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势力的博弈角逐,也就是严格意义上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此间孙 中山与袁世凯的政坛过招,可谓棋逢对手。
本书梳理比勘各类史料,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辛亥时局动荡之际,杨度、汪精卫等人牵头组织国事共济会,主张以国民大会公决的形式解决重大国事纷争,对以后中国政制架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武力对峙为背景的南北和谈,谈判的主要内容不是共和与君宪孰取孰舍,而是以何种形式实现共和;其间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日本的态度至关重要。各种政治势力的相互角力最终导致南北和谈破裂,改由直接迫使清帝退位;通过清帝退位,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在实现帝制到共和的跨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同时也留下重大隐患。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摇身变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接收清朝旧署与创建民国新阁之际,精心导演了一场南北新旧之争的开国大戏,最终坐收渔人之利,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
【编辑推荐 】
1.理解晚清民国关键时期的近代史力作——本书是近代史研究大家桑兵教授继《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之后又一力作,以“旭日残阳”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这一关键历史节点,探究历史进程的脉络走向。
2.还原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武昌起事后的半年时间内,中国的政治舞台风云变幻,中国往何处去,并不是一个已知的命题。关于清朝如何结束,民国如何建立,既有认识还存在不少盲点误区。本书通过梳理比勘各类史料,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澄清关于此段历史的诸多误解。
3.解析辛亥政局各方势力的消长与博弈——辛亥政坛局势瞬息万变,清政府、革命党、以英国日本为主的外国各方势力,都在因应时势变化调整方略、提出诉求。两千年帝制结束最终走向共和,谈判桌上与桌下的密谋斗法和交易妥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方势力角力的结果,是南北和谈由停滞走向破裂,直接迫使清帝退位成为破局之选。
4.展现辛亥鼎革之际重要人物的枢纽作用——袁世凯、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杨度等辛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对晚清民国转折时期时局的发展、历史的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本书尤为细致地展示了袁世凯、孙中山两位政治博弈高手之间的政坛过招。以袁、孙为主的这些辛亥重要人物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共和”在中国的命运。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独树一帜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解开中国经济发展症结转变大国经济治理思路,打开中国发展新的想象空间○实现全国平衡发展,为什么“动人”比“动钱”更有效?○东部劳动力...
如何策划有爆炸性的公关新闻?如何打造一篇出彩的新闻公关稿?如何建立新闻媒体网络?如何策划组织新闻公关活动?如何让新闻公关驱动品牌?如何进行传播危机公关管理?如何...
劳拉· E. 伯克 (Laura E. Berk) 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的杰出教授,她在该校讲授儿童、青少年和毕生发展课程达30多年之久。她于加利福尼亚...
月经病中医诊治-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调经必须结合调周。调周才能从根本上调经” 的观点,并在阴阳、八卦学说的基础上,...
凯瑟琳•伍德沃德•托马斯(Katherine Woodward Thomas)精神治疗师、作家,她与教育家克莱尔•扎米米特共同创办和推动了女权转化课程和女权共同...
1940年,这群德国孩子只有4岁、5岁、10岁。他们在战争中备受优待,因为他们拥有身居高位的父亲。这些孩子分别是纳粹要员希姆莱、戈林、赫斯、法郎克、鲍曼、霍斯、...
路行己,游戏用户体验设计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讲师。从业十余年,曾在Funplus、CD PROJEKT RED、盖娅互娱、玩蟹科技等多家知名游戏公司从事用户体验...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喜剧天才海克特•曼是二十年代好莱坞光彩夺目的新星,却在某天突然离家出走,从此音信杳无。六十年来,他的离奇失踪始终是个不解之谜。文学教授戴维•...
顾城,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
《混音指南》简介:混音的质量可以决定一个录音作品的成败。对于不够出名的艺术家和家庭录音人员来说,混音制作是让他们的录音作品出彩的最基本的催化剂;对于专业录音师而...
作品目录序言第1章蒙古人中的喇嘛教和民间宗教第2章蒙古人中的萨满教第3章喇嘛教的传播第4章喇嘛教对萨满教的镇压第5章蒙古人的
作者秋竹サラダ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九日生。琦玉縣鴻巢市出身,目前仍居住於該地。東洋大學理工學部電氣電子情報工學科畢業。二〇一八年以〈魔物・ドライブ・Xデー〉一舉拿...
精彩摘录濂傅太子先后十馀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日:“当如是,不当如彼。”—
我们的未来,是人和机器一起仰望星空的时代。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例子,介绍了有关“未来算法”的新知识,重点拆解了排序、分类、搜索、递归几大基本的未来...
作者 | 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教授。他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世界观》...
傅高义,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精通中文和日文。1930年7月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利大学。1958年获哈佛...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本书特色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由蒋克彬、彭松、刘宏杰、张小海编著,其中**章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基本知识。第二章汇总了相关品牌浸...
沧月,网络文学女作家。2001年底开始在网络发表作品,先以武侠成名,后转入奇幻领域,受到读者喜爱。后开始为《今古传奇·武侠版》等杂志写文;2004年获《今古传奇...
“我和朋友们曾置身于90年代的热带风暴。我用自行车带着朋友,笔直冲进水泊,奋力踩着踏板。而后,我们共同来到了干燥的下世纪。”——周嘉宁※ 暌隔四年,周嘉宁《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