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美术史

“空间”的美术史

作者:[美] 巫鸿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1-1

评分:9.0

ISBN:978720814526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我用这三场讲座做了一件我一般不太做的事,就是直接地讨论美术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感到,美术史在中国是个有活力、吸引年轻学子的领域,因此希望将这个系列讲座想象成一个短期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一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听课者思考问题、寻找新的题目、做新的研究。——巫鸿

--------------------------------------

《“空间”的美术史》是巫鸿教授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22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的系列讲座的整理出版。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图像”和“形式”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而“空间”及与之有关的概念不断出现在作者的美术史写作中,开始形成观察、描述和解释美术作品中的一个框架。

本书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图,讲解自身的治学经验。

讲座部分中英文共同呈现,同时收录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精彩对谈,带来对“空间”主题的多角度思考。

作品目录

自序
引言 美术史中的“空间转向”—— 一个被忽略的学术潮流
第一讲 空间与图像
讨论
第二讲 空间与物
讨论
第三讲 空间与总体艺术
讨论
英译
· · · · · ·

作者简介

巫鸿

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他是许多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参议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余德耀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等。

钱文逸,艺术史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晚期至早期现代的欧洲视觉文化及艺术史学史,在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于2016至2017年任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副主任。...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第二讲讨论-141沈:…也就是说,并不是世界在空间里面,而是空间在世界之中。…我国古代对“礼器”的重视…什么是媒介?通过它让你看到它之外的东西,这个“它”就是媒介。但是极简主义的作品已经变成了物本身,变成了物性而不是媒介性。迈克尔·弗雷德用“objecthood”这个词来称呼极简主义作品的物性。…而中国人似乎就没有这种走极端的冲动,中国人好像更喜欢综合,把更多的东西合在一起,例如一扇屏风既可以承担媒介的功能,又可以承担物的功能。作为媒介,人们可以在上面作画;作为物,它是建筑的一部分,是一种区隔。巫:布赖森做的这一套在理论上的衔接是非常清楚的。西的理论方法论往往是一环套一环,就是贡布里希这么做了,别人反对他,做出的是另外个环节。包括美术创作也是这样,这个是什么派,那个是什么派,一个是另一个的回音。大卫·萨默斯有点儿突如其来,孤军奋战,缺乏回应。他要批判的东西太大,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理论,而是整个的西方美术史视角,用英文说是非常英雄式的(heroic)。…把中国美术的丰富性、深刻性、人文性、思想性细腻地展示出来。卷轴画含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含有媒介的问题,观看方法的问题,视线和身体的问题。卷轴画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引自章节:讨论


“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与在现场实行的当代艺术项目不同,古代美术材料顾名思义是历史的遗迹,一般不容许我们在第二和第三个层次上进行对“知觉空间”和“经验空间”的重构。举个例子说,虽然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商周青铜器,但我们对使用这些器物的宗教活动的理解多限于书本上得来的有限知识。古代墓葬在地下封存了千百年后仍然保存了它们原始的结构和内涵。……最能反映出宗教思想和文化特质的东西,因此也是最应该被注意的东西,是一个墓葬的整体存在,包含建筑、器物、图像、陈设以及祭祀等礼仪活动等内涵。由于墓葬艺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在地下的持续艺术传统,因此为研究美术史中的“总体空间”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一)墓葬中的“总体空间”-164再靠近一些观察,构成这些象征性空间的许多材料是器物组成的“群”和“列”。每个“群”和“列”营造出自身的聚合空间,提供了从单独器物到建筑空间的过渡。*赖德霖曾把从椁墓到这种墓室的变化称作是从“以器物为中心的设计”到“以建筑为中心的设计”的转移。*…希望凸显的是五种上面没有提到过的建构墓葬中“总体空间”的方式,大部分是在满城汉墓以后产生和发展出来的。这些是①对常规建筑空间的“反转”;②使用绘画和器物共同建构象征空间③空间的时间化;④使用文字构造神圣空间;⑤系统性地将空间“微型化”。…墓葬对常规建筑空间的“反转”。(二)扩展意义上的“总体空间”*-189…“原境”这个词,意在强调context是历史性的,需要在研究中与text一起被重构。诺曼・布赖森和米克・保尔把作品看作是“符号”(sign),强调符号的发送者(senders)和接受者(receivers)……符号学中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上下文”或原境”的概念…我早期在这个层次上做的研究以《从...

——引自章节:第三讲 空间与总体艺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