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汤丽(Lady Susan Townley)是英国驻北京公使沃尔特·汤丽(walter townley)的妻子。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曾邀请各国驻北京公使女眷去紫禁城做客。苏珊·汤丽因此与慈禧结识,对紫禁城内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并着重记叙了作者在中国游历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了晚清中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作为亲眼目睹过紫禁城内林林总总的西方人,她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了历次受到大清皇室接见的经历,包括与慈禧太后的“亲密接触”。1904年,她依据亲身经历写成这本回忆录,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慈禧太后的座上宾,紫禁城里的外国人★一部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的回忆录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并着重记叙了作者在中国游历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再现了晚清中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作为亲眼目睹过紫禁城内林林总总的西方人,她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了历次受到大清皇室接见的经历,包括与慈禧太后的“亲密接触”。1904年,她依据亲身经历写成这本回忆录,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你可以想象,我来到北京后几乎立刻就被邀请,随同诸位公使女眷进入紫禁城,觐见慈禧太后,那是多美奇妙的经历。这次觐见被安排在慈禧太后位于紫禁城内的冬季住所。当时,我坐在轿子里,穿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大门和庭院,满眼看到的都是精美的龙形图案,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漂亮器物。经过的每处庭院都种植了高大的松树,油漆成红色,屋顶铺着黄色琉璃瓦的建筑就掩映在松荫里,庭院与庭院间还有小桥流水相互联系。我觉得,那些建筑可能就是皇室成员的住所。来到慈禧太后住所附近时,轿子被命令停止前进,我们必须换乘由皇宫内的轿夫抬着的肩舆。太后居住的宫殿矗立在汉白玉的基座上,某位皇室成员正站在基座的台阶上等候欢迎我们,他身后还站着成群的王宫大臣、宫廷贵妇和仆人。告别耀眼的阳光,进入大殿,立刻感觉神清气爽了起来。原来大殿当中放着个巨大的瓷盆,里面盛满了冰块,那是降温用的。正对着大门的地方,端坐着慈禧太后。她的面前摆了张铺着黄色绸子的桌子,桌子上放了两个花瓶,花瓶里插着新鲜的菊花。这两个花瓶中间还放了个玻璃的小瓶子,瓶子里插着价值连城的珊瑚树。为了看清楚我们,隔着桌子跟我们握手,慈禧太后稍稍把插着珊瑚的瓶子往旁边挪了挪。这样一来,我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名声早就如雷贯耳的女士。她坐在一个没有靠背和扶手,类似沙发的座位上,这个座位外面包着接近鸡蛋黄颜色的绸子。由于座位比较低,她的脚放在地上整个被衣服和桌子遮住了,我们只能看见她露在桌子以上的肩膀和脑袋。需要说明的是,满族女性跟汉族女性不一样,她们通常是不缠足的。慈禧穿了件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袍子,袍子很宽松,丝绸质地,上面绣满了精美的刺绣,应该是挂着果实的葡萄藤。慈禧的脖子上围了条蓝缎子饰带,大概1.5英寸宽,缀满了珍珠指满族妇女搭配旗袍穿着的近似围巾的东西,学名“领子”。。她的头上戴着满族的传统头饰,头发非常浓密,可以盖住耳朵。所有头发归拢到脑后,再向上梳,盘成个发髻,发髻里插了个绿色玉石质地的裁纸刀似的东西学名“扁方儿”。,玉石裁纸刀露在头发外边的末端还装饰了红色丝绸做的假花和蝴蝶,像流苏一样垂在那里。由于居孀的身份,按照中国习俗,慈禧的脸上没有抹太多脂粉。她的目光异常敏锐,特别是当她定气凝神,不向周围乱看的时候,据慈禧自己介绍,她今年已经68岁了,不过她的头发还完全都是黑的,这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慈禧的手指纤细修长,就像很多中国妇女一样,每个指甲都做了繁复的装饰。跟普通中国妇女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慈禧的指甲留得非常长,长得令人匪夷所思。为了保护过长的指甲,她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戴了两个金质的指甲套。通过这两个指甲套的长度判断,她的指甲至少有3到4英寸长。向太后表达过敬意后,我们转向她左侧稍稍矮些的座位,光绪帝就坐在那里。光绪帝的名字叫“载湉(tsai tien)”,不过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直呼别人的名字是不礼貌的,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知道光绪帝的名字是什么。身为皇帝,光绪帝受到了臣民们的无限恭敬。他每次离开紫禁城上街的时候,老百姓要全部回避,临街的门窗也要关起来,因为就连偷偷看皇帝一眼也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臣民们见到光绪帝时要磕头行礼,标准的程式被称为“三跪九叩”,而且整个行礼过程中,他们的眼睛绝对不能偷瞄皇帝。专属皇帝的东西都有特别的颜色或标志。例如,他吃饭用的瓷盘子、瓷碗都是明黄色的,仅供他一人使用。他的衣服和器具上经常可以看到龙的图案,而且是5个爪的龙,其他王公大臣身上的龙形图案则只能有4个爪4个爪的龙形图案一般被称为蟒。。皇帝的座位别人绝对不能坐,哪怕它刚好空着也不行。大清帝国的每个城镇都设有类似皇帝居所的房间,里面的装饰全部采用明黄颜色,还象征性地设有皇帝的宝座。每年皇帝生日的前3天和后3天,当地的文武官员都要来到这个房间,对着那张空椅子行三跪九叩礼,就好像皇帝真的坐在那里一样。皇帝无比威严,然而光绪帝在慈禧太后面前却永远矮上一截子。事实上,我们刚进大殿的时候,要不是有人特意指引,大家几乎就没注意到这位皇帝的存在。光绪帝今年据说已经36岁了,不过在我看来,他那样子似乎连26岁也不到。光绪帝的眼睛非常漂亮,又黑又大,只是眼神始终透着忧郁。光绪帝的脸基本属于四方形的,额头突出,颧骨很低,脸上的表情非常和蔼。光绪帝身上穿了件深蓝色的丝绸袍子,袍子下摆直达脚面,袖子宽得盖住了双手。这件袍子跟大清官员们常穿的那套官服款式基本一样,只不过衣服上象征官阶的方形图案在皇帝身上变成了圆形的指团龙图案,清代制度规定,只有皇族的正式服装上才能使用团龙图案,普通官员则依照官阶使用图案不同的方形补子。。他头上的帽子带有上卷的帽檐,帽顶上装饰了红色的流苏,帽子后面的玉石翎管里插着花翎,这种帽子同样是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光绪帝的脖子上挂了串漂亮的项链指朝珠。,是用绿色的玉石和红色的珊瑚串成的。今天这次会面其实压根儿就没皇帝什么事情,他的任务就是陪着太后坐在那里。如果太后打算去别的宫殿走走,他就也跟在后面走,等太后坐下了,再跟着坐下,座位永远都要摆在低于太后的位置。觐见过程中,光绪帝一言未发。慈禧太后的身边站了一圈儿宫廷贵妇,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年轻的叶赫那拉皇后the young empress yehonala,指光绪皇后,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这位皇后不像她的婆婆那么果决而有威严,见了外人,她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红。出现在觐见场合的,还有受慈禧宠爱的庆亲王prince Chin,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乾隆皇帝曾孙。的女儿。这些宫廷贵妇身穿颜色、图案各异的袍子,还带着众多仆人,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作者简介】苏珊·汤丽(Lady Susan Townley ,1868年-1953年),英国财政大臣威廉·库茨·凯普(William Coutts Keppel)的女儿,1896年与沃尔特·汤丽爵士(Sir Walter Townley)结婚。1902-1903年,沃尔特·汤丽爵士被任命为英国驻北京公使,汤丽夫人随同来华,结识慈禧等皇室贵族,游历中国多地。1904年,她依据这段经历写成的回忆录出版发行,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译者简介】曹磊:文学硕士,历史、军事、民俗作家,累计发表译、著500万字以上。已完成和进行中项目包括:“对话历史名人系列丛书”策划和撰稿,“铁血文库系列丛书”策划和翻译,《老舍全集》英文部分翻译,植物战争系列图书策划、撰稿和翻译等。《北京纪事》月刊专栏作家。
《大明兴衰三百年》内容简介:明太祖为什么建都南京?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是如何形成的? 明代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是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 内容简介 我国高等院校(包括师专和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在高年级课程中开设有《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讲授《文学史》...
《昆虫记》内容简介:《昆虫记》是生物学家法布尔以毕生时间精力、详细观察各种昆虫生活的笔记。在法布尔生动活泼的拟人化描述中,
北洋海军官兵回忆录 本书特色 甲午海战时,卢毓英任广东水师“广丙”舰管轮。他的回忆手稿,系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金云铭先生发现并收藏于馆内,原稿无题,叙述了...
《2018—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
中国通史:精校版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于抗战期间创作的。为适应当时历史教学的需要,本书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出版后,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大的中...
美洲精神-房龙 本书特色 《美洲精神》:高贵的慈悲,无私的牺牲,勇敢的爱……只为了心底的渴望!美洲精神-房龙 内容简介 奋斗的人在这里找到平等和自由的楷模,畅销...
大多数通史,都以王朝为纲线;大多数人读史,也以王朝为话题。而本书所写的中国,不是王朝中国,而是文化中国。全书用哲学的思辨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内容简介:★哲学家陈嘉映先生新近思考力作。陈老师精研现象学、语言哲学,善于从小词的辨析入手去分析哲
中国油灯 内容简介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
《诸神的黄昏》内容简介: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
一代枭雄韩复榘 本书特色 韩复榘是旧中国封建军阀的一个典型,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北伐战争中**个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后投奔蒋介石,官至国民党陆军上将。在抗日...
2006中国文史精华年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周氏兄弟的里与外》、《人生败笔:学者章士钊从政困局》、《1鲁迅为何不去苏联》、《1949:旧政权知识分子的人生选...
华文全球史013: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 本书特色 《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讲述了奴隶贸易四百多年的罪恶史。*艘贩奴船何时在美洲登陆?美洲奴...
1799-1900-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时间跨度为整个19世纪(1799—1900)。拿破仑·波拿巴的横空出世,拉开了1...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从政治斗争角度讲述明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
绝对真相:日本侵华期间档案史料选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九一八——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侵华罪行、战争损失调查以及华北汉奸审判三部...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内容简介: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
春秋列国地理图志 本书特色 吸收现代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新的地图绘制技术,以及遥感科技成果,来对春秋时代的历史地理状况进行梳理,以图志形式呈现于读者面...
耶路撒冷史 本书特色 《耶路撒冷史》,由亚琛的阿尔伯特著成,共12卷,记述了*次十字军战争及拉丁东方*初20年的历史。所谓*次十字军战争,始于乌尔班二世克勒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