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景看不尽》是有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昔日风景看不尽》:
我所认识的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又名谢冰心。福建长乐人,1900年生,1999年卒。是一位完整走过20世纪的“世纪同龄人”,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坛的“老祖母”。我当然也是读着冰心的《寄小读者》成长和走上文学道路的,但是真正认识冰心,并同她有些往来,却是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1984年岁末至1985年初,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我作为大会简报组的工作人员被派去对寓居于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里的冰心进行采访。记得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出席作协“四大”的江苏代表、《冰心评传》的作者之一、我的师兄范伯群先生与我同往冰心家里。见到多年想见却一直见不到的冰心,当然很高兴;而冰心见到我这个福建小同乡,也很高兴,她认了我这个小同乡,并表示我随时可以去见她。就这样,我同冰心有了断断续续长达十多年的往来。
记得**次见到冰心先生的时候,她已85岁高龄。我和范伯群在那简朴的客厅坐定之后,她即告诉我们,这些年她已谢绝一切社会活动,足不出户,连她的母校贝满女中的校庆也不去参加了。只是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乘车到医院看看住院的老伴吴文藻先生。她说,谢绝一切活动,幽居家中,也许可以多活几年。
寒暄之中,她又问及范伯群小女儿紫江的近况。原来,紫江也是她的朋友,是她的小读者之一,曾到北京看望过冰心奶奶。紫江小时候我也见过,不过到了1984年年底,她已长成大姑娘了。老范告诉冰心先生紫江已出国留学了,她才放心。记得临告别时,她还签了一《昔日风景看不尽》让范伯群带回转送他的女儿紫江。
接下来,我对冰心先生进行采访,请她谈谈对作协四大召开的感想与期待。她简要地谈了一些,后来由我整理并刊登在一期“简报”之中。
我还向冰心先生报告说,前些年我同几位文友编成一册《现代散文百篇赏析》,是为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编的,其中收录了现代、当代名家的百篇散文与杂文,每篇之后均有一段一千多字的赏析文字。冰心的三篇散文也在其中,即《笑》《通讯十七》和《每逢佳节》,文后的赏析均是我撰写的。此书由我去请叶圣陶先生题写书签,已于1981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就印了56000册,此后又重印了几次,累计印数过十万册。她听了很高兴,希望我带一册给她看看。可惜我身边已无此书,仅有的一册也被人借走了,故一直没带给她。记得后来见面她还催问过一次,实在对不起她老人家。
自1984、1985年之交初次拜访冰心先生以后,一直想再次拜访,苦于没有机缘,也不想轻易去打扰她的平静生活。但对关于她的各种信息,还是十分留意的。
首先听到的消息是,吴文藻先生逝世了,冰心先生得此噩耗十分淡定,大概是有充分思想准备之故。不过,从此她就要孤身奋斗于世了。回想从20年代在赴美留学的轮船上与吴文藻先生定情,直至相守已逾半个多世纪,现在却孤身一人,这种大悲能从容相对,实在称得上是不凡了。
然后在刊物上读到她老人家的系列散文《关于男人》。**篇是写她的老伴吴文藻,还有一篇是写国民党名将孙立人,读了颇有兴味,好像还给先生打了电话表示祝贺,并表示喜欢这一组文字。先生以近九秩之高龄仍笔耕不辍,实在令人感佩。
然后又听到她由于赶译一篇重要文章而患小中风的消息。她身体虽然无大碍,但行动不便,只能困守她那书房兼卧室里,继续会客、继续笔耕。但厅里已有女儿吴青、女婿陈恕把守,要见冰心先生,需得到他们同意才能进入冰心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后来还听到一则消息,先生九十寿辰时,中央某些大员携牡丹花致贺,老人笑着对前来贺寿者说:“我不是国色天香,担当不起;我喜欢玫瑰,我喜欢浑身长满刺的玫瑰。”此言一出,让他们好不尴尬啊!
……
何镇邦,出生于福建云霄一个中医世家,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东润、蒋天枢丶蒋孔阳、伍蠡甫等名家。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教育家、散文家,曾兼任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云南红河学院、安阳师大等院校教授,曾被聘为黑龙江省阿城市文化发展顾问和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协顾问。多次出访北美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讲学。晚年自号“云山野叟”,游弋于文坛与社会之间。有《长篇小说的奥密》《当代小说艺术流变》《文学的潮汐》《九十年代文坛扫描》《文体的自觉与抉择》《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文学的新世纪》等七部文学评论集及《笔墨春秋》《文坛杂俎》《文化屐痕》《边走边吃》《来自天堂的药方》等五部散文集行于世。主编《当代名家随笔丛书》《当代女作家情感世界散文丛书》《当代文坛点将录》等大型书系。
爱眉小札 本书特色 徐志摩先生是一个多情的诗人,他把恋爱生活看做生命中*重要的部分,而他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女士的恋爱事件,更是文坛上所熟知的韵事。他们在未...
《独抒己见》内容简介:★小说大师纳博科夫妙语连珠的访谈录 ★洛丽塔、蝴蝶、创作卡片、记忆、死亡、灵感、俄罗斯……关于纳博科夫
《汽车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汽车电路与磁路、传感器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单片机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还
普希金散文选 目录 译序/1 **辑 断想录断想录/3 第二辑 人物漫记杰尔查文/19 卡拉姆辛/21 亚历山大·拉季舍夫/25 罗蒙诺索夫/36 巴拉丁斯基/...
猎人笔记-经典译文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如一幅幅逼真的油画,不仅给读者展现了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的...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1881年12月28日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父亲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与大多数的同行相比,父亲要体...
读在大好时光-在读-01 本书特色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还需要书吗?在那些大好时光,清晨、午后、深夜、旅途,以及美好的青春中,是否有书相伴?其实回头想想,可能我们...
远去的回响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
伊本.白图泰中国纪行考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人公伊本白图泰在风华正茂、才思敏捷的22岁便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开始了亚、非、欧近30个国家的约30年的旅游生涯。认真...
《草木染:与二十四节气对话》内容简介:草木染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生活中很多植物的根、茎、叶都能染色,它是大自然的恩赐。本书
书人乐缘 本书特色 作者顾犇投身图书馆事业30余年,堪为图书馆业的专家。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读书所写书评、因书与诸友人的巧妙结缘、走访各地时的书业见闻,以及从业...
李洁非 学者,作家。1960年生于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新华社《瞭望》编辑部工作。1985年调《文艺研究》编辑部。1987年调入文学研...
忧伤而坚韧的曹禺 本书特色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生,只是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戏剧事业。他,是曹禺。忧伤而坚韧的曹禺 内容简介 这本书要极力展示的是曹禺先生忧伤和坚韧...
四朝闻见录/历代名家小品文集 内容简介 这部史料笔记,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记载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所记多为作者亲历或耳闻,...
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 本书特色 “观照,是返观自照,它使万事不离平常心,使繁华不碍转身,使祖师语皆如家常饭。有观照,你才真能会通世出世间,道器得兼;有观照,...
作品目录目录与内容前言钱塘江怀古琵琶亭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别常宁黄鹤楼题柳毅祠汉江遇风黄金台举京兆释褐入翰林陇
隐秘的乡村 内容简介 阿贝尔的记忆成就了一幅岷山乡村的“清明上河图”,他所描绘的不是诗意的田园生活,而是田园风光下乡村的痛疼和沉沦。在他的记忆里,乡村的一切,如...
西北的剖面 本书特色 本书写作于1929-1931年间,涉及四次大规模的旅行考察,合计路程两万里,足迹至今,占中国北方的大部,而大半又是边荒偏僻的地方。书中所记...
春花的葬礼 本书特色 作者弗朗西斯·耶麦,法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同为法国诗人的皮埃尔·斯埃皮尔曾说过,耶麦的诗是“灵魂的浩叹”、“不息的心跳”,足见耶...
当代散文-唐弢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唐弢散文选集》:百花散文书系·当代部分当代散文-唐弢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