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卷 套装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经济社会结构的看法。他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第1卷题为“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分别描述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范围的人口、粮食、食品与饮料、居住与衣着、能源与冶金、技术革命、货币、城市。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全景再现资本主义发达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他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对任何杰出史学家来说,要写一部15—18世纪间的资本主义发达史,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如果要达到布罗代尔的“总体史”的目标,恐怕更困难。布罗代尔很令人敬佩地投入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宝贵光阴,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布罗代尔的这部著作出版一个世纪之后必然还会有人参阅,不只是因为其百科全书式内容的吸引力,同时也由于它在架构、概念、理论与论证方面所引发的争辩性。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被改写,布罗代尔的三卷巨著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卷 套装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疾病在出现后,轮番地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有时也销声匿迹。麻风病的情形就是如此,严峻的隔离措施也许从14和15世纪起就在我们的大陆上把它制服了(但令人奇怪的是,一些自由的麻风病人今天从不传染);同样的情形还有霍乱和麻疹,前者19世纪已在欧洲消灭,后者近年来似乎已在世界绝迹。我们亲眼目睹抗菌素奇迹般地控制了结核病和梅毒的蔓延,虽然现在还不能对未来下断言,因为梅毒的传播据说今天又显得相当猛烈。鼠疫在经过13和14世纪的长期间歇后,以黑死病的形式突然爆发,开始了新的传染周期,直到18世纪才终于消失。其实,疾病的这些反复起伏的原因在于,分散在各大洲生活的人们长期隔绝,因而每个大洲对病原体各有其特殊的适应性、抵抗力和弱点,相互感染就会带来意外的灾难。威廉·麦克内尔的近著193已极其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自从人脱离了原始的动物状态,自从人确立了对其他生物的统治,人在宏观上变成其他生物的捕食者。与此同时,人也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纠缠和袭击,他在微观上是各种寄生体的捕食对象。这场巨大的斗争归根到底不正是人的基本历史吗?斗争通过生物链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单独存在的病原体通常从一个机体转移到另一个。人是它们不断袭击的对象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对象,人经过适应而产生抗体,并同寄生的异体达成一种可被接受的平衡。如果病原体离开原来的“生态寄体”,传染给至今未受伤害的、因而毫无抵抗力的另一民族,就会爆发大规模的流行病和灾难。麦克内尔认为,1346年的大瘟疫和几乎把整个欧洲压垮的黑死病是蒙古扩张的后果。他的看法也许是对的,因为随着丝绸之路的重新开放,病原体在整个亚洲大陆畅行无阻。同样,当欧洲人在15世纪末建立了统一的世界贸易网后,美洲也随即遭到来自欧洲的新疾病的杀伤;反过来,梅毒又以新的形式打击了欧洲。它在16世纪初以空前的速度传染到中国,而美洲的玉米和白薯却要等到该世纪末年才引进中国。再往后,1832年,源自印度的霍乱来到欧洲,造成了同样的生态性灾害。但是,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的大小并不是疾病升降起伏的唯一原因。一些医学史专家毫不犹豫地主张,每种病原体各有其独特的、与病害史相平行的历史,疾病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原体本身的变化。我认为他们说得完全正确。由于细菌和病毒的演变,疾病便出现复杂的反复起落,在突然爆发后,有时广泛流行,有时长期处在休眠状态,甚至永远消失。我们可以举出流行性感冒这个今天已人所共知的例子。……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为《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20年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历史,1923年毕业,经过一段在海外中学教书的经历之后,1937年回国时遇上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开始受其影响。1946年,他加入《年鉴》学报的编辑部,其后与费弗尔创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前身)。1956年至1972年间,担任该部主任。1984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翌年逝世。顾良,1937年生,江苏吴江人。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毕业后在中央编译局历任翻译员、译审等职。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一生从事编译工作,参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周恩来文选》、《刘少奇文选》、《朱德文选》、《陈云文选》、《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等书法文版的翻译。另译有《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祖国在危急中》、《保卫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等。 施康强,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系毕业,文学硕士。后为中央编译局译审。除职务翻译外,译有《萨特文论选》、《都兰趣话》、《幸福散论》、《巴黎圣母院》(合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
《阳明学的位相》内容简介:阳明学不仅在明中后期的思想界掀起了巨浪,而且对后世的学术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前日本九州
晋书辞典 内容简介 凡例——一、《晋书辞典》是《晋书》的专书辞典,是“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之一,收词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为依据。二、凡《晋书》中出现的...
《大海,大海》内容简介:本书是197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作品描写的是年已六十的查尔斯‧阿罗比,集导演、剧作家和演员于一身,是英国
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研究 本书特色 高二旺编著的《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研究》是汉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在中国古代的人质历史中,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人质手段广泛应...
(连环画)东周列国志故事(第九辑全6册) 本书特色 ★ 64开平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由王学成、谢福贤、倪春培、张浩、赵长庚绘制插图★ 整套丛书以白描...
李鸿章发迹史(上) 本书特色 ★《李鸿章发迹史》:讲述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
《扬雄传》内容简介:扬雄是一位成长于蜀地的极负盛名的学者,其成就覆盖哲学、文学、语言等多个学科,他又是蜀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茅台工匠力:通往高品质之路》内容简介:茅台酒酿造工艺是真正的极致之工,融天时、地利与人和为一体,具有悠久性、神秘性、独特
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陈鼓应注译 内容简介 本书在撰写当中,试图建构起一个较完整的注译体系。出于这样的思考,因此体例...
本书是托洛茨基一九三六年写的,原为第四国际会议发言稿。一九三九年中国的托派分子曾据英文本释成中文,以《苏联的现状及其前途
史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史集》是中世纪波斯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1247—1318)主编的一部久享盛名的世界史名著,是研究中世纪亚欧各国的历史,特别是蒙古...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 本书特色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功勋已载入史册。毛泽东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办公室轻健身》内容简介:对于办公室久坐人群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健身指南!本书讲解了久坐人群常见的姿势与体态问题,介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 本书特色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
品读中华历史:历史这样说.明朝 本书特色 《历史这样说:明朝(插图珍藏本)》是“品读中华历史”系列之一,由司马袁茵主编。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
同治直隶澧州志 内容简介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特别是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韬武略,叱咤风云,谱写了辉煌...
《风之岬》内容简介:《风之岬》可谓日本式的《鹿鼎记》,菜鸟医生敬介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深得医局长喜爱,承蒙女性庇护在职场也一路
浩劫的抗争(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大土) 内容简介 《浩劫中的抗争: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以作者自己的见闻为主线,把所写的人和事贯穿在爱国统一战线的大范围之内...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 本书特色 余太山所著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上下)》和《两汉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为姊妹篇,共75万字。两书不仅为两汉魏...
《郑孝胥日记(共5册)》内容简介:郑孝胥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驻日使馆书记官以后,一直跻身政界;《郑孝胥日记》自光绪八年壬